建设用卵石碎石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建设用卵石碎石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 业 指 导 书建设用卵石碎石编号:HBHC-WI-2014-03第五版2014-12-1发布 2014-12-1实施湖北华诚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发布修 订 表修订序号对应的章节号修 订 内 容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目 录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GB/T 14685-2011)1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GB/T 14685-2011)2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GB/T 14685-2011)-广口瓶法3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GB/T 14685-2011)4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GB/T 14685-2011)5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GB/T 14685-2011

2、)6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GB/T 14685-2011)7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GB/T 14685-2011)8卵石的有机物含量(GB/T 14685-2011)9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GB/T 14685-2011)10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GB/T 14685-2011)11碎石或卵石中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GB/T 14685-2011)13岩石抗压强度(GB/T 14685-2011)14碎石或卵石的氯离子含量(TB 10424-2010)15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砂浆长度法)(GB/T 14685-2011)17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砂浆长度法-快速碱-硅酸反应)(GB/T

3、 14685-2011)18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GB/T 14685-2011)2.试验原理:通过筛分来确定卵石、碎石的颗粒级配。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台秤:称量10kg,感量1g;方孔筛:孔径为2.36 mm、4.75 mm、9.50 mm、16.0 mm、19.0 mm、26.5 mm、31.5 mm、37.5mm、53.0mm、63.0mm、75.0mm及9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

4、内径为300mm);摇筛机;搪瓷盘、毛刷等。4.试验过程:(1)将试样缩分到略大于下表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1.93.23.85.06.37.512.616.0(2)将称好的试样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

5、用手指拨动颗粒)(3)称取各筛筛余质量,精确至试样总质量的1g。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的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到0.1%。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1%。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相比,相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5.试验结果处理:1)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2)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

6、I-2014-03第2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台秤(5kg,感量5g)、吊篮、容器(有溢水孔)、方孔筛3.试验过程:(1)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按下表称取试样最大粒径(mm)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3.04.06.06.0(2)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侵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至少高出试样50mm。(3)浸水24h后,移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在水中升降吊篮,尽量排出汽泡,每秒一次,高差30-50mm。(4)

7、测定水温,称取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m1),水面的高度由溢水孔控制。(5)从水中取出,将试样烘至恒重(m0)。(6)称取吊篮在同水温的水中质量(m2),水面的高度由溢水孔控制。(7)计算表观密度:0=()水 精确至10kg/m3式中: 0表观密度,kg/m3;G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G1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g; G2吊篮在水中质量g; 水 1000kg/m3 。 t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4.试验结果处理: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若大于20kg/m3,应重做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

8、定值。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3页 共19页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GB/T 14685-2011)-广口瓶法2. 试验要求:本方法不宜用于测定最大粒径大于37.5mm的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2kg,感量1 g;广口瓶:1000mL,磨口,带玻璃片;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玻璃片、温度计、搪瓷盘、毛巾等。4.试验过程:a)按规定取样,并缩分至略大于表15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

9、然后洗刷干净,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b)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c)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精确至1g。d)将瓶中试样倒人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1g。e)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精确至1g。注:试验时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止的2h

10、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 2。6.4.2.3 结果计算与评定a) 表观密度按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0=()水 精确至10kg/m3式中:0 - 表观密度,kg/m3; Go -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G1 - 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g; G2 - 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g; 水 - 1000kg/m3。 t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5.试验结果处理: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若大于20kg/m3,应重做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

11、HBHC-WI-2014-03第4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天平(10kg感量10g);磅秤(50kg感量50g);容量筒、垫棒(直径16mm,长600mm的圆钢);直尺,小铲等。3.试验过程:(1)按下表称取试样最大公称粒径(mm)10.016.020.025.031.540.063.080.0试样最少质量(kg)404040408080120120(2)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小铲将试样在距容量筒口中心上方50mm处徐徐倒入,使试样自由落体落下,

12、装满后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位,使表面凹凸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筒加试样的质量。(3)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三层装筒。装完一层,在筒底垫一根直径为16mm圆钢,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再装第二层,用同样的方法装完三层。用钢尺沿筒口边缘刮去高出的试样,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面凹凸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筒加试样的质量。(4)计算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1(kg/m3):1= 式中:G1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g; G2容量筒质量,g; V容量筒体积,L; 空隙率:0 =(1-1 /2)100 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kg/m3

13、(5)容量筒的体积校验:称取容量筒和玻璃板,用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外壁水分,称取质量。容量筒的容积为: V= G1G2 G1容量筒、玻璃板和水的总质量,g; G2容量筒和玻璃板质量,g4.试验结果处理: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5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吸水率(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台秤(10

14、kg感量10g)、天平(1kg感量1g)、方孔筛、烘箱、容器3.试验过程:(1)按下表称取试样,分两份备用。石子最大粒径(mm)9.50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2.04.04.04.06.06.08.0(2)取一份置于盛水容器中,水面高出试样表面5mm左右,浸泡24h后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将颗粒表面的水分擦干,即为饱和面干,立即称取质量。(3)将饱和面干试样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4)计算吸水率(%): 式中:W - 吸水率,; G1 - 饱和面干试样的质量,g; G2 -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4

15、.试验结果处理:吸水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采用修约比值法进行评定。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6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天平(10kg、感量1g)、小铲、搪瓷盘、刷子等。3.试验过程:(1)按下表称取试样,分两份备用。最大粒径(mm)9.50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2.04.04.04.06.06.08.0(2)称取试样一份,在1055

16、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冷却后称取试样质量, (3)计算含水率: 精确至0.1%式中:Z含水率,% G1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G2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4.试验结果处理: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7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天平(10kg、感量1g)、方孔筛(75m、1.18mm)、容器。3.试验过程:(1)按下表称取试样(注意防止细粉丢失),烘至恒重,冷却后分两份

17、备用。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2.06.06.010.010.020.020.0(2)取一份试样装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上表面150mm;浸泡2h后,用手充分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石子颗粒分离,缓缓将浊液倒入1.18mm及75m mm的方孔套筛上(1.18mm在上),滤去小于75m颗粒。(3)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液清澈。(4)冲洗留在筛上的细粒,将75m的方孔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充分洗去小于75m的颗粒。将洗净的颗粒放入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然后称重。

18、(5)计算含泥量:精确至0.1% 式中:QS含泥量,%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4.试验结果处理: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8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kg,感量1g;方孔筛:孔径为2.36mm及4.75mm筛各一只;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搪瓷盘,毛刷等3.试验过程:(

19、1)按下表称取试样,烘至恒重,冷却后至室温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分两份备用。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2.02.06.06.010.010.020.020.0(2)称取规定数量的的试样一份。加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上表面,浸泡24h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然后将试样放在2.36mm筛上摇动淘洗至水清澈为止。(3)保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从筛里取出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量;(4)计算含泥块量:Qb=(G1-G2)/G1100 精确至0.1%式中:Qb泥块含量,% G14.75mm筛筛余试样的质量,g; G2试验后烘干试

20、样的质量g。5.试验结果处理: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9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卵石的有机物含量(GB/T 14685-2011)2.试验原理:通过样品溶液颜色与标准溶液颜色对比来判断有机物含量的合格与否。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3.1 试剂和材料a)试剂:氢氧化钠、鞣酸、乙醇,蒸馏水;b)标准溶液:取2g鞣酸溶解于98mL浓度为10乙醇溶液中(无水乙醇10mL加蒸馏水90mL 即得所需的鞣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25mL注入975mL浓度为

2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g氢氧化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塞后剧烈摇动,静置24h即得标准溶液。3.2 仪器设备: 台秤:称量10kg,感量10g;天平:称量1kg,感量1g及称量100g,感量0.01g各一台;量筒:100mL及1000mL;方孔筛:孔径为19.0mm的筛一只;烧杯、玻璃棒、移液管等。4.试验过程:(1)筛除19.0mm以上的颗粒,缩分至1kg,风干后备用。(2) 向1000ml量筒中倒入试样至600ml刻度处,再注入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溶液至800ml刻度处,剧烈摇动后静置24h。(3)比较试样上部溶液和标准溶液的颜色。盛装标准溶液与盛装试样的量筒大小应一致。5.试验结果

22、处理:A试样上部的溶液颜色浅于标准溶液颜色时,则表示试样有机物含量合格;B若两种溶液的颜色接近,应把试样连同上部溶液一起倒人烧杯中,放在6070的水浴中,加热2h3h,然后再与标准溶液比较,如浅于标准溶液,认为有机物含量合格;C如深于标准溶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作进一步试验。即将一份原试样用3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质,再用清水淋洗干净,与另一份原试样分别按相同的配合比制成混凝土,测定28d的抗压强度。当原试样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不低于淘洗试样制成的混凝土强度的95时,则认为有机物含量合格。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0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

23、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台秤:称量10kg,感量1g;方孔筛,孔径为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及37.5mm的筛各一个;3.试验过程:(1) 将试样风干至表面干燥,按下表取样:最大粒径(mm)9.516.019.026.531.537.563.075.0最少试样质量(kg)0.31.02.03.05.010.010.010.0按下表规定的粒级进行筛分:石子粒级(mm)片状规准仪相对应孔宽(mm)2.85.

24、17.09.111.613.8针状规准仪相对应的间距(mm)17.130.642.054.669.682.8(2)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3)大于37.5mm颗粒针、片状颗粒含量可用卡尺检验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见下表:石子粒级8片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孔宽(mm)18.123.227.633.0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间宽(mm)108.6139.2165.6198.0(4)挑出各粒级的针状和片状颗粒,并称出其总质量。(5)针、片状颗粒含量计算: (9)式中:Qc针、片状颗粒含量,%; G

25、l试样的质量,g; G2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g)。采用修约比值法进行评定。4.试验结果处理:以测定值为准,精确至1%。采用修约比值法进行评定。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1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GB/T 14685-2011)2.试验原理:通过硫酸钠饱和溶液渗入碎石或卵石中形成结晶时的裂胀力对碎石或卵石的破坏程度,来间接地判断。3.试验主要仪器设备:3.1试剂和材料a)10氯化钡溶液;b)硫酸钠溶液:在1L水中(水温30左右),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O4)3

26、50g,或结晶硫酸钠(Na2SO4H20)750g,边加入边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48h,即为试验溶液,其密度应为1.1511.174gcm3。3.2 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kg,感量1g;三脚网篮:用金属丝制成,网篮直径为100mm,高为150mm,网的孔径2mm3mm;方孔筛;容器:瓷缸,容积不小于50L;密度计;玻璃棒、搪瓷盘、毛刷等。4.试验过程:将试样淋洗干净,放入1055烘箱内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按下表进行筛分后备用:石子粒级(mm)19.0-37.5试样量(g)50010

27、00150030003000(2)将所称取的不同粒级的试样分别装入三脚网篮后浸入盛有硫酸钠3)溶液(20-25)中(溶液体积应不小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上下升降25次,排出气泡,液面至少高出试样表面30mm。(3)浸泡20h后,将试样提起,在烘箱(1055)中烘4h,至此完成了第一次试验循环。待试样冷却至20-25。从第二循环起,浸泡和烘干均为4h。(4)第五次循环后,用清洁的温水淋洗试样,再烘至恒重,冷却后用下限筛过筛,称取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筛余量(m,i)。5.试验结果计算:5.1 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按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Pi - 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G1 - 各粒级试

28、样试验前的质量,g;G2 - 各粒级试样试验后的筛余量,g。5.2 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百分率按式(6)计算,精确至1: 式中: P - 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率,; - 分别为各粒级质量占试样(原试样中筛除了小于4.75mm颗粒)总质量的百分率,;P1、P2、P3、P4、P5 - 分别为各粒级试样质量损失百分率,。采用修约比值法进行评定。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3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中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2.1 试剂和材料a)浓

29、度为10氯化钡溶液(将5g氯化钡溶于50mL蒸馏水中);b)稀盐酸(将浓盐酸与同体积的蒸馏水混合);c)1硝酸银溶液(将1g硝酸银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5mL10mL硝酸,存于棕色瓶中)。d)中速滤纸。2.2 仪器设备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kg,感量为1g及称量100g,感量为0.001g各一台;c)高温炉:最高温度1000;d)方孔筛:孔径为75m的筛一只;e)烧杯:300mL;f)量筒:20mL及100mL; g)粉磨钵或破碎机;h)干燥器、瓷坩埚、搪瓷盘、毛刷等。3.试验过程:3.1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37.5mm的颗粒,然后缩分至约1.0k

30、g。烘干或风干后粉磨,筛除大于75m的颗粒。将小于75m的粉状试样再按四分法缩分至30g4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备用。3.2称取粉状试样1g,精确至0.001g。将粉状试样倒人300mL烧杯中,加入20mL30mL蒸馏水及10mL稀盐酸,然后放在电炉上加热至微沸,并保持微沸5min,使试样充分分解后取下,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10次12次。3.3加入蒸馏水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后,搅拌滴加10mL浓度为10的氯化钡溶液,并将溶液煮沸数分钟,取下静置至少4h(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200mL),用慢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至氯离子反应消失(用1硝酸银

31、溶液检验)。3.4将沉淀物及滤纸一并移人已恒量的瓷坩埚内,灰化后在800高温炉内灼烧30min。取出瓷坩埚,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出试样质量,精确至0.001 g。如此反复灼烧,直至恒量。4.结果计算与评定4.1水溶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SO3计)按式计算,精确至0.1: 式中:Qd - 水溶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C1 - 粉磨试样质量,gG2 - 灼烧后沉淀物的质量,g; 0.343 - 硫酸钡(BaSO4)换算成SO3的系数。4.2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若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2时,须重新试验。采用修约比值法进行评定。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

32、号:HBHC-WI-2014-03第14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岩石抗压强度(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a)压力试验机:量程1000kN;示值相对误差2;b)钻石机或锯石机;c)岩石磨光机;d)游标卡尺和角尺。3.试件a)立方体试件尺寸:50mm50mm50mm;b)圆柱体试件尺寸:50mm50mm;c)试件与压力机压头接触的两个面要磨光并保持平行,6个试件为一组。对有明显层理的岩石,应制作二组,一组保持层理与受力方向平行,另一组保持层理与受力方面垂直,分别测试。4.试验过程:4.1 用游标卡尺测

33、定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并计算顶面和底面的面积。取顶面和底面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将试件浸没于水中浸泡48h。4.2 从水中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强度试验,加荷速度为0.5MPa/s1MPa/s。5.结果计算与评定5.1 试件抗压强度按式(10)计算,精确至0.1MPa: 式中:R - 抗压强度,MPa; F - 破坏荷载,N; A - 试件的截面积,mm2。5.2 岩石抗压强度取6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并给出最小值,精确至1MPa。5.3 对存在明显层理的岩石,应分别给出受力方向平行层理的岩石抗压强度与受力方向垂直层理的岩石抗压强度。 注:仲裁检

34、验时,以50mm50mm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为准。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5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氯离子含量(TB 10424-2010 附录C)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2.1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天平:称量2kg,感量2g;称量100g,感量0.01g;2)带塞磨口瓶:1000mL,烧杯1000mL;3)三角瓶:300mL;4)移液管:50mL,2mL;5)滴定管:10mL,或25mL;6)容量瓶:500mL。2.2 试剂应符合下列规定:1)5%铬酸钾指示剂溶液;2)

35、0.01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3)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 以上三种溶液配制及标定方法按GB 601、GB 602规定进行。3. 试验过程:3.1用四分法缩分到约15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至恒量,冷却至室温,用天平准确称取500g,共两份,分别装入容量1000mL的带塞磨口瓶中,加入500mL蒸馏水,加上盖子,摇动一次后,放置24h,然后每隔5min摇动一次,共摇动3次,便于氯盐充分溢出。将磨口瓶上部已澄清的溶液用滤纸经漏斗流入到烧杯中,然后用移液管吸取50mL滤液,注入到三角瓶中。再加入5%铬酸钾指示剂1mL,用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现砖红色为终点。记

36、录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毫升数(A)。3.2 空白试验:用移液管准确吸取50mL蒸馏水到三角瓶内,加入5%铬酸钾指示剂1mL,并用0.01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砖红色为止,记录此点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毫升数(B)。4.结果计算与评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Cl-含量(以NaCl)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01%:式中:Q4氯化物含量(%); N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A样品滴定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B空白试验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G9式样质量(g); 0.0585换算成NaCl系数; 10全部试样溶液与所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比。5.试验结

37、果处理: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若两次试验测定值相差大于0.01%,须重新试验。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6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压碎值指标(GB/T 14685-2011)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a)压力试验机:量程300kN,示值相对误差2;b)天平:称量10kg,感量1g;c)受压试模(压碎值测定仪,见图3);d)方孔筛:孔径分别为2.36mm、9.50mm及19.0mm的筛各一只;e)垫棒:10mm,长500mm圆钢。3.试验过程:3.1按6.1规定取样

38、,风干后筛除大于19.0mm及小于9.50mm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三份备用。当试样中粒径在9.50mm19.0mm之间的颗粒不足时,允许将粒径大于19.0mm的颗粒破碎成粒径在9.50mm19.0mm之间的颗粒用作压碎指标值试验。3.2 称取试样3000g,精确至1g。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置于底盘上)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当圆模装不下3000g试样时,以装至距圆模上口10mm为准。3.3 把装有试样的模子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试验机,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至

39、200kN并稳荷5s,然后卸荷。取下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精确至1g。4结果计算与评定4.1 压碎指标值按式计算,精确至0.1; C1 - 试样的质量,g; G2 -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4.2 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采用修约比值法进行评定。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7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砂浆长度法)(GB/T 14685-2011)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验硅质集料与

40、混凝土中的碱发生潜在碱硅酸反应的危害性。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方孔筛、水泥胶砂搅拌机、跳桌、试模及测头、比长仪、养护室、养护筒、天平4.试验过程:(1)试件所用材料要求:水泥:应使用碱含量为1.2%的高碱水泥,如低于此值则掺浓度为10%的Na2O溶液,将碱含量调至水泥用量的1.2%。石料:样品约5kg,破碎筛分后,用水冲净骨料上的淤泥和细粉烘干,按下表所示级配配成试验用料。筛孔尺寸1.18-600m600-300m300-150m质量(g)99.0247.5247.5247.5148.5(2)试件的砂浆配合比:水泥与集料的质量比为1:2.25,每组三个试件,共需水泥440g,石料990g,砂浆

41、用水量按国家标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确定,跳桌次数改为6s跳动10次,以流动度在105-120mm为准。(3)试件制作:成型前24h将所用材料放入(202)的恒温室内.将称好的水泥、集料倒入搅拌锅内,开机拌合5s后徐徐加水,20-30s加完,自开机起搅拌120s停机。砂浆分两层装入试模内,每层捣40次;测头周围应填实,抹平表面并标明方向和编号。(4)成型后带模放入养护室,养护(242)h后脱模,在(202)的恒温室内立刻测量试件的基长,待测的试件用湿布覆盖。(5)测量后将试件放入养护筒内,盖严后放入(402)养护室内养护14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四个龄期,每到龄期的前一天,应把养

42、护筒从(402)养护室内取出,放入(202)的恒温室,分别测量其长度,试件的测长方法与测基长相同,测完后应将试件调头放入养护筒内,放回(402)养护室继续养护至下个龄期。(6)在测量时应观察试件的变形、裂缝和渗出物,特别应观察有无胶体物质,并做详细记录。(7)试件膨胀率计算:(精确至0.001%) t=( Lt- L0)/( L0-2)100Lt -试件在t天龄期的长度,mm;Lt -试件的基准长度,mm;-膨胀端头长度,mm5.试验结果处理:5.1以三个试样膨胀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某一龄期的测定值。一组试件中任何一个试件的膨胀率与平均值相差不大于0.01%,则结果有效,而膨胀率平均值大于0.0

43、5%时,每个试件的测定值与平均值均之差小于平均值的20%,也认为结果有效。5.2当6个月膨胀率小于0.10%时,判定为无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反之,则判定为有潜在碱-硅酸反应危害。结果有效 作 业 指 导 书文件编号:HBHC-WI-2014-03第18页 共19页建设用卵石、碎石试验第五版 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试验项目:碎石或卵石的碱活性(砂浆长度法-快速碱-硅酸反应)(GB/T 14685-2011)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检验硅质集料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潜在碱硅酸反应的危害性。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材料:2.1试剂和材料a)氢氧化钠:分析纯;b)蒸馏水或去离子水;c)氢氧化钠溶液:40gNaOH溶于900mL水中,然后加水到1L,所需氢氧化钠溶液总体积为试件总体积的(40.5)倍(每一个试件的体积约为184mL)。2.2仪器设备a)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 g;c)方孔筛:4.75mm、2.36mm、1.18mm、600m、300m及150m的筛各一只;d)比长仪:由百分表和支架组成。百分表的量程10mm,精度0.01mm;e)水泥胶砂搅拌机;(符合GB/T 17671要求)f)高温恒温养护箱或水浴:温度保持在(802);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