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复习资料_第1页
多媒体通信复习资料_第2页
多媒体通信复习资料_第3页
多媒体通信复习资料_第4页
多媒体通信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媒体的分类?(填空)答:媒体共有五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2. 多媒体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的不同及重要区别?答:多媒体系统中的媒体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是以时空同步的方式存在的;而多种媒体技术中媒体与媒体之间可以是毫无关系的。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媒体间同步性。3. 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 最底层模式是什么?答: 最底层模式是传输网络。4. 多媒体通信的集成性?(名词解释)答:多媒体通信系统的集成性是指能对不同类别的内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传输、处理、显现的能力。 5. 内容数据信息?(名词解释)答:内容数据(Content Data)信息:在多媒体通信系统中, 信息是以

2、某一种结构structure的形式存在的。 6. 多媒体通信的交互性?(名词解释)答:交互性指的是在通信中人与系统之间的相互控制能力。7.多媒体通信的同步性?(名词解释)答:同步性指的是在多媒体通信终端上显现的图像、 声音和文字是以同步方式工作的。8.同步的三个层面?(填空)答:这三个层面是: 链路层级同步、 表示层级同步和应用层级同步。9.多媒体通信的3个特征及3个组织?(填空)答:对多媒体通信系统来说, 集成性、 交互性和同步性三个特征必须是并存的。 3个组织主要为ITU-T(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子技术委员会)。10. 实时多媒体业务传输协议

3、可以分为哪两类?答:(1)传输层协议:为流媒体应用提供端到端的网络传输功能。传输层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用户数据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 RTP)和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RTCP)。TCP和UDP是底层协议,RTP和RTCP是架构在TCP和UDP上的高层协议。(2)会话控制协议:在一个会话期间定义消息和进度来控制多媒体数据的传送。会话控制协议有实时流协议(

4、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和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11.RTP分组固定头部格式?(图)答:(1)V:2个比特,指示RTP的版本号。 (2)P:1个比特,填充指示位。P为1表示分组结尾有填充字节,最后一个填充字节指示填充字节数。 (3)X:1个比特,扩展指示位。若X为“1”,则固定头部后还有一个扩展头部。 (4)CC:4个比特,CSRC计数。指示固定头部后的CSRC标识的个数。 (5)M:1个比特,标志位。标志位的功能取决于净荷类型。(6)PT:7个比特,净荷类型。(7)SeqNumber:16个

5、比特,序列号。(8)TimeStamp:32个比特,时间戳。例如对于MPEG-1来说,时间戳的时钟频率为90kHz。(9)SSRC:32个比特,同步源标识。(10)CSRC:32个比特,分信源标识。12.RTCP的主要功能?RTP的主要功能?(简答)答:RTCP的主要功能是为应用程序提供会话质量或者广播性能质量的信息。RTP它为音频、视频等实时数据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可以向接收端传输恢复实时信号必需的定时和序号信息。13.RTCP的5种分组类型?(填空或简答)答:RTCP定义了如下几种分组类型:(1)SR:发送报告。由数据发送端传送的发送统计数据。(2)RR:接收报告。由非数据发送端传送的接

6、收统计数据。(3)SDES:源描述项。由头部和零个或多个描述数据块组成。(4)BYE:指示一个或多个信源不再工作,退出会话。(5)APP:供新应用或新功能作试验时使用,在试验期间不必申请分组类型值。若试验表明某分组确实需要,则向因特网号码分配署申请正式的分组类型编码。14.RTSP的两类控制对话?答:它定义了两类控制会话,即全局控制会话(Global Control Session,GCS)和流控制会话(Stream Control Session,SCS)。15.SIP是什么结构?答:SIP协议是一个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该协议消息分为两类:请求和响应。16. SIP的核心机制是什么?响应分为

7、哪两种?答:“邀请”是SIP的核心机制。响应分为两种:一种是中间响应,报告呼叫进展情况;另一种是最终响应,包括成功响应和异常失败响应。17. IETF多媒体数据和控制结构协议包括?答:该结构包含如下协议:RTP、RTSP、RSVP、SDP和会话通告协议(Session Announcement Protocol,SAP)。18.SIP的五个功能?答:SIP支持以下5个方面的功能:·用户定位:确定通信所用的端系统位置。·用户能力交换:确定所用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参数。·用户可用性判定:确定被叫方是否空闲和是否愿意加入通信。·呼叫建立:邀请和提示被叫,在主、被叫

8、之间传送呼叫参数。·呼叫处理:包括呼叫终结和呼叫转发等。19.多媒体数据内部约束关系的3种?答:内容的约束关系,空域约束关系,时域约束关系20.多媒体数据内部基于内容约束关系的定义?(名词解释)答:基于内容的约束关系是指在用不同的媒体对象代表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形式时,内容与表现形式之间所具有的约束关系。21.基于空域约束关系的定义?(名词解释)答:空域约束关系是指在多媒体数据播映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不同媒体对象在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纸张等)上的空间位置关系。22. .基于时域约束关系的定义?(名词解释)答:时域约束关系(或称时间关系)反映媒体对象在时间上的相对关系,它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

9、方面:(1)连续媒体对象内部的相对时间关系。(2)各媒体对象(包括连续媒体对象和非连续媒体对象)之间的相对时间关系。 按照确定时域约束关系的类型来区分,可以将多媒体同步分为实况(Live)同步和合成(Synthetic)同步。23.媒体同步包括哪些?答:媒体同步包括媒体内同步、媒体间同步和组同步。24.媒体同步参考模型?(填图)答:25.同步描述的方法?答:同步描述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基于间隔的描述、基于时间轴的描述、基于控制流的描述和基于事件的描述。26.基于时间轴的两类描述?答:(1)基于一个全局时钟的同步。 (2)基于虚拟时间轴的同步。27.同步描述数据的5种传送方法?答:1).多路复用同

10、步法2).同步信道法3).先传同步描述数据法4).同步标记法5).时间标签法28.影响同步描述的因素?答:1.媒体间的时延偏移2.时延抖动3.时钟漂移4.不同的采集起始时间5.不同的播放起始时间6.网络条件的变化29.媒体同步控制技术分为2类,及两类下的分类?(简答)答:(1)面向时间的播放控制算法. A. 采用全局时钟的播放控制算法 B. 不需要全局时钟的播放控制算法 C. 具有近似时钟同步的播放控制算法 D. 不维护时延的播放控制算法 (2)面向缓冲区的播放控制算法 A. 没有初始化缓冲的播放控制算法 B. 跳过/暂停发送或者跳过/重复播放媒体单元的播放控制算法 C. 改变媒体流的播放帧率

11、或者发送帧率的播放控制算法30. 速率控制技术的分类?答:根据控制源分:a. 后向控制方法 b. 前向控制方法 c. 前向和后向联合控制方法 速率控制算法分类:a.基于率失真模型b .基于图像内容与人眼视觉特性c.基于无线信道中顽健性d.基于精细颗粒可伸缩编码31.基于率失真模型通常假定性源服从什么分部?答:通常假定信源服从高斯分布、拉普拉斯分布或各态历经平稳过程。32. MPEG-2测试模型5(TM5)基本概念?(大段)答:TM5首先估测出当前图像帧(I、P或B)的全局复杂度(Global Complexity,GC),而后根据GC对该帧进行目标码率分配;在宏块层量化步长选取时,要考虑图像的

12、局部视觉活动特性,以宏块中4个亮度块方差的最小值作为该宏块的空间活动性测度,通过与同类型的前一编码帧平均空间活动性相比得出归一化活动性测度,将其作为宏块自适应视觉量化因子,最后综合缓冲区状态来确定该宏块的量化步长。33.在多层可伸缩编码中,视频码流由什么组成?(填空)答:在多层可伸缩编码中,视频码流由基本层和一个或多个增强层组成。34.速率控制的两个步骤?(填空)答:速率控制分成两个步骤:(1)目标比特的分配,即根据可用信道带宽、缓冲大小等条件确定当前编码单元(如宏块和帧)的目标比特数。(2)调节编码参数以满足目标码率,即目标比特分配的实现。例如,确定量化系数的大小,使编码后的比特数准确达到(

13、或者尽量接近)为其分配的比特数。35.差错控制技术分为哪四类?答:差错控制技术可以分为四类:传输层差错控制 编码端差错控制 解码端差错控制 交互式差错控制36. H.26X和MPEG-4中采用的差错隔离方法?答:H.26X和MPEG-4中采用的差错隔离方法有插入重同步标记和数据分割措施。37. H.263中数据分割的实现?答 :在该模式下,宏块层的数据重新排列,将宏块头信息、运动矢量和DCT系数三部分由标识符分割开来,所以在发生误码时可以确定是哪部分出错并将其丢弃。38.可逆变长编码的优缺点?答:可逆变长编码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多地利用正确码流,使得丢弃的码流数据最小,这同时也是一种误码检测方法。

14、缺点是解码复杂度增加。39.视频编码容错中常用的2种方法?(填空)答:周期刷新帧内编码块或帧的方法以及限定预测区域的方法。40.分层编码中冗余的两个来源?答:第一,为了避免误码扩散,增强层只用基本层的视频帧作为参考帧。第二,在每个层中必须传输相同的附加信息,如头信息、编码模式和运动矢量等。41.视频解码上检测的两个步骤?答:在视频解码层上检测误码分两个步骤,即基于语法的检测和基于内容的检测。42.差错掩盖?(名词解释)答:差错掩盖技术是指在检测到误码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尽量削弱误码对人的视觉影响。差错掩盖技术分为时域误码掩盖和空域误码掩盖。43.交互式差错控制4种方法?答:编码器和解码器交互式

15、差错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编码参数自适应调整(Coding Parameter Adaptation based on Channel Conditions)、基于反馈信息的参考图像选择(Reference Picture Selection based on Feedback Information)、基于反馈的差错跟踪(Error Tracking basedon Feedback Information)、无等待重传(Retransmission without Waiting)等。44.H.32X系列协议具体包含的协议与对应的网络?答:H.320(窄带可视电话终端)N-ISDN;H.321

16、(B-ISDN环境下H.320终端设备的适配)B-ISDN/ATM;H.322(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局域网的多媒体通信终端)LAN;H.323(基于分组交换的多媒体通信终端)LAN/MAN/Intranet/Internet;H.324(低比特率多媒体通信终端)PSTN;H.310(宽带多媒体通信终端)B-ISDN/ATM。45.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定义?答:多媒体通信系统是指完成多媒体通信业务的系统,包括网关(Gateway)、服务器和多媒体通信终端,它们由网络连接在一起,共同构成多媒体通信系统。46.什么是网关?具有的基本功能?答:网关是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或者工作站,它承担着电路交换网络和分组

17、交换网络之间的实时双向通信,提供异构网络之间的连通性,是电路交换网络和IP网络之间的桥梁。网关的基本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三种:1.转换协议。网关作为一个解释器,能够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建立联系,例如允许PSTN和IP网络相互对话并建立和清除呼叫。2.转换信息格式。不同的网络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法,网关可以对不同的信息格式进行转换,使得异构网络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换信息。3.传输信息。网关负责在不同网络之间传输信息。47.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定义,及五个模块,三个协议?答:多媒体通信终端是指接收、处理和集成各种媒体信息,并通过同步机制将多媒体数据同步地呈现给用户,同时具有交互式功能的通信终端。多媒体通信终端由搜索、

18、编/解码、同步、准备和执行等5个模块以及接口、同步和应用3种协议组成。48.H323协议结构图?(图)答:49.音视频编码与封装?(填空)答:n 音频编码采用G.7XX系列协议,其中G.711为必选编码方式,其余为任选方式。目前IP电话中最常用的是G.729A和G.723.1。n 视频编码采用H.261和H.263。n 音频和视频的分组都采用RTP协议进行封装,以提供时间戳和数据报文序列号,供接收端重组信号。n RTCP协议提供QoS监视功能,定期将包含QoS信息的控制分组分发给所有参与者,一旦带宽发生变化,接收端立即通知发送端,改变识别码和编码参数。50.控制部分?答:H.225.0和H.2

19、45是H.323中的核心协议。前者主要用于呼叫控制,后者主要用于媒体信道控制。51. H323系统包括的4个组成部分?(填空/简答)答:H.323系统包括四个主要的组成部分:H.323终端、网关、MCU和网守52.H323终端的构成图?(图)答: 53.NGN与软交换中的基本概念?答:为了能够实现在同一个网络上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产生了基于软交换(Softswitch)的下一代网络NGN。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软交换其核心思想是硬件软件化。54,软交换系统网络分层?(填空)答:软交换系统网络分为四个层面: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55.软交换呼叫控制协议有哪些?答:软

20、交换呼叫控制协议有H.323协议、SIP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和H.248/Megaco协议。56.协议之间的关系?答:从呼叫控制机制和处理方式上看,SIP和H.323属于对等协议,MGCP和Megaco属于主从协议。57.SIP系统包括?答:SIP系统包括SIP终端、注册服务器、代理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和定位服务器等。58.SIP终端的结构框架图?答:59.IMS的基本概念?3G网被分为3个不同的部分?答:IMS 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 3G网络被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是电路交换域、分组交换域和IMS。60.IMS的特点?答:IMS的显著

21、特点是采用SIP体系,使得通信与接入方式无关、多种媒体业务控制功能与承载能力分离、呼叫与会话分离、应用与服务分离、业务与网络分离以及移动网与因特网业务融合等。61.音频数字化中的小概念?答: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即实现音频数字化。它涉及到音频的抽样、量化和编码。在数字音频中,用数字来表示音频幅度时,只能把无穷多个电压幅度用有限个数字表示。即把某一幅度范围内的电压用一个数字表示,这称之为量化。当把模拟声音变成数字声音时,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摸拟声音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这称之为抽样。该时间间隔称为抽样周期(其倒数称为采样频率)。62.波形编码分类?答:63.APCM基本定义?

22、答: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adaptive pulse code modulation,APCM)是根据输入信号幅度大小来改变量化阶大小的一种波形编码技术。64.改变量化阶的两种方法?答:改变量化阶大小的方法有两种: 1.前向自适应(forward adaptation):根据未量化的样本值的均方根值来估算输入信号的电平,以此来确定量化阶的大小,并对其电平进行编码作为边信息(side information)传送到接收端。2.后向自适应(backward adaptation):从量化器刚输出的过去样本中来提取量化阶信息。由于后向自适应能在发收两端自动生成量化阶,所以它不需要传送边信息。 65.

23、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答:定义: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 (differential pulse code modulation)是利用样本与样本之间存在的信息冗余度来进行编码的一种数据压缩技术。原理:根据过去的样本去估算(estimate)下一个样本信号的幅度大小,这个值称为预测值,然后对实际信号值与预测值之差进行量化编码,从而就减少了表示每个样本信号的位数。特点:它与脉冲编码调制(PCM)不同的是,PCM是直接对采样信号进行量化编码,而DPCM是对实际信号值与预测值之差进行量化编码,存储或者传送的是差值而不是幅度绝对值,这就降低了传送或存储的数据量。此外,它还能适应大范围变化的输入信号。 66

24、.子带的定义?答:使用一组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BPF)把输入音频信号的频带分成若干个连续的频段,每个频段称为子带。67.增量调制编码?答:DM是对实际的采样信号与预测的采样信号之差的极性进行编码68.ITU?答:G.711:话音的PCM编码建议Ø 给出了话音信号编码的推荐特性Ø 话音的抽样率为8000HzØ 每个样值采用8位二进制编码Ø 推荐使用A律和律量化。分别给出A律和律的定义, 将13位PCM码按A律、14位PCM码按律转换8位编码G.721:自适应差值脉冲编码调制Ø 1986年作了进一步修订Ø 它用于

25、64kbit/s的A律或律PCM到32kbit/s ADPCM之间的转换,实现了对PCM信道的扩容G.722 子带-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SB-ADPCM)69. MPEG-1 ?答:是世界上第一个高保真声音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分为3层:层1的编码器最为简单,编码器的输出数据率为384 kb/s 层2的编码器的复杂程度属中等,编码器的输出数据率为256 kb/s192 kb/s 层3的编码器最为复杂,编码器的输出数据率为64 kb/s70. Layer I?答:对一个子带中的一个样本组(由12个样本组成)进行编码 数据流帧包装 *按规定的帧格式进行包装,实际上就是一个多路复合器MUX*帧结构如下图所示,每帧都包含:71.用小波变换进行图像分解?(图)答:72.分级编码?答:空间可分级:多分辨率表示的获得和处理;时间可分级:不同帧频,时间采样的变化信噪比可分级:DCT变换系数的选择,数据分割;或者不同的量化参数73.各标准名称?答:标准及其名称压缩比与比特率主要应用JPEG连续色调静止图像编码压缩比2-30因特网,数字媒体,图像/视频编缉JPEG2000下一代静止图像编码压缩比2-50因特网,移动通信,打印扫描,数字照相,遥感,传真,医学图像,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H.261,pX64kbps音视频业务编解码比特率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