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题复习_第1页
实验探究题复习_第2页
实验探究题复习_第3页
实验探究题复习_第4页
实验探究题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探究应用题:1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2.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叔叔!”我大声喊道. “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我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约有多远?”,“这很简单.”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实验所需的器材 ; 应测的物理量: ;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 . 计算式 3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由表1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表1表2(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

2、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如图3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5)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2中此时水的沸点是_,由此说明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 水的温度将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6)小明还发现移开酒精灯后,烧杯中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7)如果用硬纸片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_(填“升高”、 “不 变”或“降低”

3、),这是因为_ _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的,其中F可绕接缝ON转动。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5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如图甲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虽然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棋子,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的目的是为了 。(3) 晓雯在实验

4、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她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4) 选用棋子做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请你设计一种改进的方法: (5) 实验中看到棋子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棋子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6) 当棋子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棋

5、子正好与A的像重合;移去B处的棋子,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棋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B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ABOO甲 乙(7) 如图乙是该小组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它们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该小组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四5题四4题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

6、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4)类比光的反射,你认为利用该装置还能研究的问题时 (1)(2)(3)(5)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四7题四6题7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

7、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进一步探究 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 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 = cm; 小明按图(2)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橡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w W w .x K b 1.c o M 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 、 、 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移动距离s s甲乙8.【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2)如图甲所示,从左到右分

8、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m14013.3230153202041530510光屏上没有像68光屏上没有像【分析与论证】(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 。(2)如图乙所示,光屏应移至 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3)在成像已清晰的情况下,如果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

9、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4)实验时,他将点燃的蜡烛移到物距为5cm处,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只有光斑(图中未画出)下列关于光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或“C”)。A.光斑是烛焰所成的实像B.光斑是烛焰所成的虚像C.光斑是烛焰发出的光折射到光屏上形成的为了观察物距等于5cm时烛焰的成像特点,请你写出接下来的操作步骤: 。(5)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

10、折射”)。(6)若将光源“F”放在26cm刻度处,其大小如图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图丁中的( )丙丁四9题四8题9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

11、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此镜片对光有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10.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 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 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http:/ w ww.xkb1 . com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11国庆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甲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泰州18km”的含义为_ _;“40”的含义为_ _.甲(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的爸爸驾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