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山中访友1.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2.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语段,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细腻的描写)并学习运用。2.学习巧换人称的独特写法。2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走入山林,到山林中去游玩的经历,可以说说你走进
2、山林时有些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收获吗? 和我们的同学一样,作家李汉荣也非常喜欢爬山,而且对他来说,爬山还有另一种乐趣,那就是可以拜访山中的众多朋友。这些好朋友让他忘却疲乏,带回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 。在山里他究竟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这些朋友又各有什么魅力呢?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开始我们难忘的山中之旅。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大家通过欣赏课文配乐朗读来进行这次特殊的山中旅行。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作者有许许多多藏在山中的好朋友,那么这些好朋友都有谁呢?请大家在山中之旅的过程中把这些好朋友找出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山中好友。(1)学生欣赏课文配乐朗读,明确文章写作内容、表现对象。(让学生
3、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阅读期待走入课文所营造的意境中。优美的配乐朗读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产生了独特的阅读体会,为下文交流个人阅读体会作准备。)(2)全班交流:作者在山里见到了哪些朋友?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石头、雷阵雨、归鸟。 (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3)这些“朋友”我们平时也常常见到,我们通常称之为什么?景物。2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自主解决。学生交流,自主提问。老师根据学生提问相机解释词语。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这么多的景物,作者是怎样将它们有条理地介绍给我们的呢?作者介绍的景
4、物有3个要点:古桥、树林和山中的一切。三、精读课文,贯通认知1轻声读第1、2自然段,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心情好;高兴。2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很好?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1)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时候去访友的?从“露水”和“栀子花”可以看出是初夏的早晨。(2)“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那种舒畅的感觉。(3)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要读出愉快的语气。)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们的理解。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5、(1)体会这一句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节奏感更强,表达出作者的激动喜悦之情。(2)这一句的“满怀”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不一样,上一句的“满怀”是名词,指整个前胸部分。这一句的“满怀”是形容词。(3)请大家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读好这句话。4学习第3自然段。(1)默读第3自然段直到最后。作者访问的第一个朋友是谁?(古桥。)作者赞美了古桥的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德高望重。)(2)哪些句子写出了古桥的“德高望重”?抓住“几百年”“弓着腰”“俯身凝望”“岁月悠悠”等关键词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内容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3)作者在叙述古桥时人称有无变
6、化?如果有,请揣摩一下变化的原因,思考变化时应注意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4)如果把本段的第二人称都改为第三人称,你们读了以后有什么不同的感觉?(5)比较下面两句话: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老桥犹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一是用人和物对话的特殊写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超乎寻常的感情;二是作者因对古桥的深厚感情而改变了人称。四、布置作业,复习巩固请同学们在课后练习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二、精读课文,贯通认知1学习第4自然段。(1)除了“人与物的对话”和“改换人称”这两种独特写法外,本文
7、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想象新奇。如第4自然段,请自由朗读这一段感受一下。读第一句思考:我们一般称什么人为“知己”?为什么作者说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的手法,将物变成人,把物写活了。也可以写点评,如:用拟人法把鸟和露珠当成人来写,把物写活,充分表达出“我”和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感情。(2)引导学生读最后两句。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树?感悟“人变成物”的独特写法,体会作者人与树相融后的“欢喜和快乐”。(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写一写自己的体会。(4)朗读第4自然段,熟读成诵。2学习第5自然段。(1)速读第5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运用了什么写法。
8、巧换人称。(2)它与第3自然段有什么异同?异:第3自然段较具体地写与老桥的对话;第5自然段则是简略写与山中许多景物的对话。同:都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相结合的写法。(3)作者热爱山中的朋友,赞美它们、喜爱它们,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好作者与山中朋友打招呼的语气吗?(4)通过朗读,感受山泉溪流的清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白云的洁白、云雀的淘气。(5)学生自由朗读,小组或同桌读读议议。3默读第6自然段。作者捡朵落花,拾片落叶,联想到了什么?作者的联想真丰富呀!你能不能也像作者那样产生丰富的遐想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吧!出示:翻出一块青砖,我听见了。(烽火狼烟中,勇士们浴火拼杀夺取城池的吼声。)4默读第7
9、自然段。想象下雨的情景是怎样的。(1)你能给最后一句话换一种说法吗?这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这就是天地给我的恩泽。反问。好处是用疑问语气来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更加肯定了作者的说法。(2)齐读这一段。5雨停了,作者要告别山中的朋友,请你也带着“好心情”读一读这一段。6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三、朗读课文,探讨文题1文章写的是作者“山中观景”的过程,为什么要以“山中访友”为题呢?这两个标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区别?用心体会,认真思考。用朋友称呼山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它们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把景物写活了。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作者喜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还可以
10、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出来?作者是“访友”而非“观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进一步感受出来?提示:景物后面的称谓,将景物进一步拟人化了;一些极具个性的句子;活用的词语。在学生列举句子时进行引导,让学生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进行分析、感悟、阅读理解并通过朗读加深体会。四、欣赏品味,领悟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各种各样的景物好像都活了,都有了它们自己的生命,在朗读中,哪一样景物深深地打动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静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并且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也可以联想生活中或者书中、影视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
11、,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诗情画意的画面,好,请进入角色。找出自己最喜欢、最令自己感动的景物,欣赏领略语言之美、景物的形象之美。)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己喜欢的景物的语句。2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我希望自己成为,因为。(通过学生的表述,反映他们对于课文语言的理解和领会,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几句话,着重朗读,深入体会,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于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3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没有,为作者所赞扬的、被我们所喜爱所肯定的景物都是因为它们身上有着一种为我们所熟悉的、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的可贵的品质,有哪些呢?(无私
12、奉献、自我牺牲、清澈纯洁、充满智慧)正是由于大自然中的景物能给人以真的感悟、美的享受、善的启迪,所以才让我们这样流连忘返吧。(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五、联想创作“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在我们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近。在作者的亲切的呼唤声中,在作者热情的赞美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应呢?试着猜想一下它们的内心世界,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吧。1要求:(1)同桌两位同学互相配合,一位同学读原文,一位同学进行相应的想象,然后互换角色,再试一次。(2)要尽
13、量地唤起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自然景物的特点。(3)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人称的变化,选用合适的词语,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形象。2过程:(1)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2)全班交流,教师和同学及时予以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小组中的交流与合作,这个过程体现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例句:你好,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妙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历代的高僧和隐士。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的那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悬崖爷爷:你好,我矗立在这里,看风云变幻,看人世沧桑,深感时光
14、易逝,几百年、几千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孩子,要珍惜现在的一切啊。(在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是对知识方法的一种灵活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使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六、课堂小结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好像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许多启迪,我们可以尽情地去亲近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该爱护大自然。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进一步欣赏文章主题美、语言美、形式美。2仿写片断秋日的山中访友。作为一堂在设计中以品味语言、训练想象为主要方向的课,本课的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本课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作为出发点,以学生的个性阅读体会为教学的着力点,以学生的思维创造火花为突破点。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范本汇编全册
- 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行政控制的基本原则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综合应用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自考试题一览与答案总结
- 2025债务解决非诉讼性质的合同协议范本
- 2025二手房合同订立的程序是怎样的
- 2025公司员工秘密劳动合同模板
- 2025聚氨酯地坪涂料施工合同范本
- 2025中文版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健康主题班会 《如何正确与异性同学相处》班会课件
- 《反家庭暴力》课件
- 退租回复函范本
- 幼儿园孩子挑食培训
- 2024-2025学年初中八年级数学学期期末检测模拟卷(人教版)含答案
-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建造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 医学证据的临床转化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分离工程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昆明理工大学
- 幼儿园观察记录书写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