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1页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2页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3页
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部编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易错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作“祠”。舍人: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画地:在地上作画。1翻译文言句子。(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_(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2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

2、的大意。_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_2.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选自韩非子·五蠹(注释)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桩。颈:脖颈,就是脖子。耒(l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政:政策。治:管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兔走触株   走: _  (2)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_(3)而身为宋国笑  为: _

3、0; (4) 冀复得兔   冀:_2请指出下面各句中“而”字的不同用法。(1)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_(3)而身为宋国笑。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_4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_5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请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你的看法。_3.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4、,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将原文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的词语:方: _。  复:_。3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用“ ”画出来。4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_高,锺子期_高。通过反复吟诵,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象到锺子期发自内心的_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_的心情。5伯牙绝弦是因为_。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伯牙当时的心情是_(用一个成语概括)。由此可见,伯牙把锺子期当作知音。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也用“高山流水”来比喻_。6面对如此伤心、绝望的伯牙,我想说:“_。”7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

5、相互理解和欣赏的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艺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D.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8解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_。9写2句有关交友的古诗名句。_。4. 阅读题(阅读选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该文中加点的“为” 

6、;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2在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朗读停顿的地方画上“/”。例如:见 / 两小儿 / 辩斗,问 / 其故。我 以 日 始 出 时 去 人 近,而 日 中 时 远 也。3用意译的方法,将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_、_4根据该文题目的意思,用不超过20个字的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_5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对两小儿提出的问题的解答是:_6这个故事说明

7、_;也说明_。5. 文言文阅读。1王行思爱马1 有富民王行思,尝养一马,甚爱之,饲sì秣mò甚于他马。2 一日乘往本郡,值夏潦lo暴涨。3 舟子先济jì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风聚起船覆fù。4 其马自岸跃入骇hài浪,接其主,苍茫之中,遽jù免沉溺。字词解释:尝:_ 甚:_ 秣:_   值:_  潦:_   济:_   覆:_   骇:_2马啮niè盗髻jì1 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自午及薄暮,已

8、酩mng酊dng醉矣。2 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wú庸,吾尚可乘马返家。”3 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4 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5 方俯身执缰,马遽jù啮其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6 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乃纵盗。字词解释:延:_  薄:_酩酊:_  毋庸: _ 尚: _   骤:_ 未几: _  赞: _方:_  俯:_   遽:_

9、 髻:_乃:_ 纵:_3“的卢”救主1 刘备屯兵樊fán城,时荆jng州刺史刘表礼焉,然不甚信用。2 表尝延备赴宴,其下蔡瑁mào等欲因取备。备觉之,佯yáng如厕,潜遁去。3 其所乘马名“的dì卢”。备骑“的卢”走堕duò城西檀tán溪水,溺不能出。4 备亟jí曰:“的卢,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yng三丈,遂得以过水。字词解释:屯:_ 延:_ 因:_   佯:_  如:_   遁:_   堕:_

10、  亟:_  踊:_4越人道上遇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sì以粱肉,待之礼以人。狗得盛礼,日益倨jù,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ch越人曰:“尔饮yìn食sì之;得兽尽啖,将何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niè其首,断其领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huàn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字词解释:掉:_  引:_ 俱:_  粱: _ 倨: _   

11、啖:_ 已:_  与:_啮:_  领:_ 豢:_6.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学弈  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翻译句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3第一句中“善”字说明什么问题?_4文中刻画的两个学下棋的人,表现有什么不同?_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一个道理?_7. 阅读训练。牛郎织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

12、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选自月令广义(注释)牛郎织女:神话人物。天河:银河。机杆(zhù):织布的梭子。劳役:劳苦。云锦:织有云纹图案的丝织品。天衣:泛指仙神所着之衣。不暇(xiá)整:没时间修饰。眼,空闲。织衽(rèn):指织布之事。狂,衣襟,衣袖。涉秋:入秋。髡(kn);制掉头发(使成秃头)。此指乌鹊头上羽毛脱落。是日:当日。河鼓:星名,即牵牛星。汉:天汉,即银河。役:使唤。梁:桥。1根据义意,解释句中加点

13、字的意思。(1)容貌不暇整_(2)天帝怜其独处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_3短文第一段按句意划分有三个层次,你认为正确的划分的是(  )A.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B.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C.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D.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省略句子成分是文言文常见的现象。阅读下列句子,在空格处各填一个字(词),使句意更完整。天帝怜其独处,许(_)嫁河西牵牛郎。天帝怒,责令(_)归河东。8. 文言文阅读。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说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

14、,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注释:何许:什么地方。姓字:古人有姓、名和表字;因:因此,因而;闲静:安静,没有什么欲望;甚解:刻意求深的意思;嗜酒:非常爱好喝酒;亲旧:亲戚朋友;如此:指喜欢喝酒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或:有的、有时;置酒:准备酒。1请你说出五柳先生名号的来历。_2五柳先生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请你简述他的几个特点,并说说自己喜欢五柳先生的什么特点。_9.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西晋人,曾做尚书令、司徒等官。诸小儿:许

15、多小孩。游:游玩。走:跑。信然:的确如此。1王戎“不动”的理由是(   )A.他跑不快。 B.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他不取。C.他认为在路边的树上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2这个小故事给你的启发是:_10. 拓展阅读。骂鸭邑(   )西白家庄居民某1,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   )生鸭毛2,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   )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3,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4。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甚畏骂焉(   ),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

16、(   )不骂。某益窘(   ),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5。(注释)1邑:县。振作者家乡淄川县。2茸生:细毛丛生。3雅量:度量宽宏。晋书·李寿载记:“(寿)敏而好学,雅量豁然。”4征:表露,表现。5良已:完全痊愈。6攘:窃取。1给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加点的字。(1)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_(2)民诡告翁曰 _3在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用“”标出来。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4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从“某”身上得到的启示:_从“翁”骂“某”这件事上得到的启示:_提示: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坏人醒悟、改恶从善。11. 阅读书戴嵩画牛选段,回答问题。一日曝书

17、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今乃掉尾而斗  乃:_处士笑而然之  然之:_2牧童认为戴嵩画中的错误在何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12. 阅读理解。楚人学舟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逐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桀失柁。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释)折:调头。旋:转弯。椎:

18、用椎敲。亟:突然。犯:遭遇。柁:同“舵”。1文中提到两个人,分别是( )A.楚人和惟舟师 B.楚人和谢舟师 C.楚人和遽谢舟师 D.楚人和舟师2“楚人有习操舟者”中“习”字的意思是(   )A.温习 B.学习 C.练习 D.习惯3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另外三句的是( )A.惟舟师之是听 B.小试洲渚之间 C.逐以为尽操舟之术 D.岂非前日之幸乎4“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A.所以这今天的危急,并非前面的幸运造成的。B.所以今天遇到的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小试身手的地方吗?C.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侥幸得意所造成的吗?D.然而今天遇到危险的地方,不正是前几天小试身手的地方吗?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13. 文言文阅读。陆绩怀橘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令人出橘食之。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乎?”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