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1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2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3页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教学知识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注释)衡: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逮:到,及。映:照耀。1借助注释读懂这个成语故事,并写出它的题目: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穿壁”的意思是“在墙上穿一个洞”。(_)(2)第二句中的“其光”,联系上下文,指的是“匡衡家里的烛光”。(_)(3)第二句中“之”是指“书”。(_)3这个故事中的匡衡有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_2.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

2、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结合对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合适的字词。(填序号)A.溺   B.故   C.堙   D.少女夏天我们在水边玩,要注意安全,防被水淹没事件发生。 (   )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 (   )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学校的领操员。 (   )乌鸦叼来许多石块,填塞在瓶子里。 (   )2故事的主人公是_

3、。精卫填海的原因是_,精卫填海的过程是_。(引用原文的话)3翻译画“   ”的句子。_4下面几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   )A.八仙过海 B.愚公移山 C.嫦娥奔月 D.女娲造人5读了这篇神话,你想对精卫说些什么?_3. 读文回答问题。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   。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按原文填空。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p)   囊萤(nán)

4、 金晖(hu) 刘禹锡( y )B.洛阳(luò) 韩愈( yú ) 胆怯(què) 陶渊明(yun)C.萤火(yín)   曝晒( pù ) 光晕(yùn) 范仲淹(zhòn)D.绽放(zhàn)   炫耀(xiàn) 涉水(shè) 龚自珍(n)3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是(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

5、照书4请写出你对文中词语的理解。囊萤:_恭勤:_5囊萤夜读中车胤刻苦学习的精神打动着每一位读者。当有人请教我们学习有什么秘诀,我们可以送他这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_。”当我们听到同学说“自己基础差,怎么也跟不上了”,我们可以跟他说“学习不怕根底浅,_。”本学期我们还学过描写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有:_、_。4. 古文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加点字意思。(1)尝与诸小儿游。  尝:_(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竞走:_   唯:_(3)取之信然。 信然:_2

6、解释句子意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4本文题目是:_,选自_。5.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解释下列词。题:_。西林:_。只缘:_。不识:_。横看:_。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3.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4.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7、;( ) ( ) (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6. 阅读与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zhun 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注释)选自淮南子·天文训。共工;相传是炎帝的后裔,西北的洪水之神。颛顼:相传是黄帝的后裔。维;绳子。绝;断。焉;这,这里。潦:路上的流水、积水。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

8、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共工与颛顼争夺天帝之位,颛顼失败了。(_)(2)不周山把支撑着天的柱子撞折了。(_)(3)因为天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_)(4)因为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了。(_)2共工触山反映了古代人民( )的愿望。A.争做帝王 B.探索自然、征服自然 C.改变宇宙 D.改变土地3下列对共工的看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 B.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C.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有勇无谋,性格暴躁,偏激任性,破坏环境

9、4在我读过的神话故事里也有像共工那样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中的_和_中的_。5你赞成共工触山吗?为什么?_7. 古文阅读训练。文徵(zhn)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l),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释)临:临摹。日:每天。率:标准。遂:于是,就。于:对,对于。尝:曾经。苟且:随便,马虎。愈益:愈加,更加。精妙:精致巧妙。1(理解字词)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以十本为率(用) B.书遂大进(书写)C.或答人简札(有时)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因此)2(感

10、知句义)写出画“ ”句子的意思。_3(正确选择)能说明文徵明练书法练得多的是(   )。A.日以十本为率 B.书遂大进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D.故愈老而愈益精妙4(正确选择)文徵明“愈老而愈益精妙”的原因是(   )。A.有兴趣,肯用功 B.练得多,人聪明C.练得多,不随意 D.不随意,有耐心5(评价人物)读了短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_8. 阅读理解。吴起守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

11、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昔:从前。止:留住。求:寻找。俟(sì):等待。为:坚守。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A.吴起 B.朋友 C.食物 D.军队2“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A.恐惧 B.恐慌 C.担心 D.使害怕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一项是()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A. B.&#

12、160;C. D.4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威信。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_9.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1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取之满握 “之”的意思是(_)(A代词,指手 B代词,指果)(2)母曰“曰”的意思是(_)(A说,告诉 B日子)(3)汝勿贪多 “汝”的意思是(_)(A你 B女孩)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文中的小孩愚蠢无知,软弱爱哭。B.做人不能太

13、贪婪,要学会取舍。C.小孩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D.我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10. 阅读理解。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穿:凿穿。其:它的,指蜡烛。之:指代书。邑人:同县的人。偿:报酬、回报。遂:于是、就。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_。(用文中

14、原句回答)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_4说一说,匡衡身上有哪些你值得学习的品质呢?_11. 古文练习。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以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博览群书,擅长解说诗经。不逮:烛光照不到。逮,到,及。壁:墙壁。引:引来。1根据古文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衡乃穿壁以引其光。(_)2根据注释,说说划线句子的意思:_。我们能从中体会到匡衡_的品质。12. 读文言回答问题。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汉朝人。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大姓:大户。文不识:姓文,名不识。大学:很有学问的人。1借助注释翻译句子。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2你知道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现在我们经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_。3你认为我们该学习匡衡什么品质?_13. 读文言文囊萤夜读,完成练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本文选自_。2给下列词句选择正确的解释。(1)囊萤(_)A用口袋装萤火虫。B装在口袋里的萤火虫。(2)练囊(_)A练习用袋子。B白色薄绢做的口袋。(3)家贫不常得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