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1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2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3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独坐敬亭山唐( )_,_。_,_。1默写古诗并写出作者。2诗中_、_两字把读者引入“静寂”的境界。3诗中“_,_”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描写的是_(地点)_(时节)的景象。2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_。3.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2把诗句补充完整,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3下列与

2、这首诗说明的道理相符的一项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4. 古诗词阅读。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子规:鸟名,杜鹃鸟。1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_时节的景象。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2“雨如烟”写出了雨的特点:_。读到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觉得尤为有趣,原因是_。3“闲人少”的原因是村子里的人“_”(填写诗句)。诗人说“闲人少”,目的是_。4这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_

3、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_的赞美之情。5. 古诗赏读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_,_。1补全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2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3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注释)苔: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

4、在阴湿的地方生长。1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苔_的特点。2从“苔花如米小”这句诗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苔花的_进行细致观察的。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B.作者笔下的苔花虽微小似米,却一定要像牡丹一样尽情绽放。C.第三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苔花小的特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理想。4读了前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一写。_5这首20字的小诗,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梁越群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

5、孩子们什么道理?_7.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的特点。2读了前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3诗人因为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_4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8. 默读古诗,回答问题。题西林

6、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从古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_)(_) (_)(_)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_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_4在本诗中,诗人苏轼从 _几个角度观赏庐山。9.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诗人分别从_、_、_、_、_、_这几个角度仔细地观察和欣赏庐山。2诗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_”,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句俗语:_。3这首诗中蕴含的道理是()A.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B.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该深入地了

7、解。C.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10. 课内阅读。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1“元日”是指_。“曈曈”的意思是_。2诗的第一句渲染了_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_的前景。第四句既写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表现了_的景象。3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11.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沙场”指的是_。2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回来?B.“醉卧沙场君莫

8、笑”写出了战士临行前仍嗜酒如命的可笑形象C.第二句诗是反问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深化了主题3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豪放激动 B.悲凉伤感 C.痛苦无奈1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别人家的小孩邢佳嘉妈妈,在您的口中,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小孩。他练琴不倦,拿奖拿到手发软。他奥数天才,没有难题解不开。他乖巧可爱,从不给您添麻烦。哈哈,妈妈告诉您一个秘密,在我的心里,也住着一位别人家的妈妈。她酷爱锻炼,总保持完美身材。她厨艺精湛,常烧出精美小菜。她善解人意,从不絮叨和唠烦。其实,我俩都很平凡,但我们依然,是彼此的最爱。让我们多一些忍耐,

9、用浓浓的爱,将小小的缺点冲淡。1在妈妈的口中,别人家的小孩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横线。2在“我”的心里,别人家的妈妈是怎样的?请在诗中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善于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精心提炼、剪裁,选择新的表现角度,形象地描述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和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B.作者把别人家的妈妈和自己的妈妈对比,希望妈妈能改正缺点,向别人家的妈妈学习。C.父母和儿女都有着那种对完美无缺的追求,但是浓浓的爱、包容和忍耐是父母和儿女之间沟通的纽带。4你心中的妈妈是怎样的?请仿照原诗写一写。在我心里,也住着一位别人的妈妈。她_

10、,_。她_,_。她_,_。13. 快乐阅读。望洞庭湖光秋月_,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诗中描写了_、_、_、_等景物。3第三、四句诗人采用_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白银盘”,把_比作“青螺”。4整首诗通过对_的描写,表达了诗人_。1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鹿柴中的“柴”应该读_,同“寨”。( )A.zài B.cái C.zhài D.chái2“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   )A.用鼻子闻味 B.用耳朵听见 C.用眼睛看见3理解古诗,对的画“”,错的画“×”。(1)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