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1页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2页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3页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理解。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guì)鱼肥。青箬(ruò)笠,绿蓑(su)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渔歌子:词牌名。西塞山:在浙江湖州。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箬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1结合注释,想象画横线句子描写的景象,写下来。_2作者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词中所描写的景物有_、_、_、_ 等,人物是_。3作者在描写景物时,不仅有动态的_还有静态的_;不但有声_,还有色_。使

2、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山水画。4想象一下,为什么作者会“不须归”?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_2. 课内阅读。完成示儿文后习题。示儿_1补全古诗内容,诗中的“乃翁”指的是_。2示儿以其_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3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A. 对儿子们深深的期望B. 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以及深深的爱国、报国之情3.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乡村四月  翁卷_,子规声里雨如烟。_,才了蚕桑又插田。(注)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1把诗人所

3、处的朝代和诗句填写完整。2请你发挥想象,描绘“子规声里雨如烟”所展示的优美画面。_3第四句中的“蚕桑”照应上面“_”,“插田”照应上面的“_”,一个“才”和一个“又”两个虚字极富表现力,勾画出乡村四月农家的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4. 古诗大厅。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无遗力”让我想到的成语是( )。A.竭尽全力 B.川流不息 C.力大无穷 D.毫不在乎2“少壮工夫老始成”与“绝知此事须躬行”中加点字意思分别是(_)和(_)。A刚刚   B独一无二   C亲身、亲自 &

4、#160; D事物的一头3诗人陆游告诉儿子读书的两个重点分别是(   )。A.要勤奋,要注重多实践 B.要掌握技巧,要坚持不懈C.要耐心,要多思考 D.要勤奋,要深入思考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意思是( )A.古人做学问从来没有一个不用尽全身力气的,年少的时候就有成就,老了就更大了。B.古人做学问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年少时花了时间,到老了就一定会有最高的成就。C.古人做学问都不遗余力,只有到老了才刚刚能有一些成就。D.古人做学问很注重年少的时间,那样年纪大了才不会后悔。5下面句子中哪一个与读书无关?(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B.书犹药也,善

5、读之可以医愚。刘向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6哪句话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强调的内容相似?请选择:(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C.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D.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5. 开心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震。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已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明_,诗人为何“涕泪”?_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3“即从

6、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营造了一幅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4对这首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忽闻捷报后的喜悦之情。B.一个“满”字,表露出诗人高兴得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现出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刻喜不自禁的感情。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实写诗人归乡情景,是对“喜欲狂”进一步抒写。6. 阅读古诗,按要求答题。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_。_,夜半钟声到客船。1请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写的是_季夜晚的景色。我们是从“_”这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这首诗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前两句诗中,第_句是静态描写,第_句是动态描写,表达了作者_。请你

7、再写出一句含有“月”字的诗句:_。7. 阅读理解。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峡蝶飞。(注释)麦花:养麦花。养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日长:天长了。篱落:篱笆。峡蝶:蝴蝶。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_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三、四两句的内容。_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已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1解释字词。生气:_ 恃:_2下列对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B.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

8、喑/究可哀。3用自己的话说说“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两句诗的意思:_4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祈求上天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B.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期盼上天不拘一格地降下人才的迫切心情C.作者表达了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更有生气的观点D.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野臣民噤声的现状的无限悲哀9. 把诗句填写完整,并完成习题。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_。_,时鸣春涧中。1把诗句补充完整。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描写了 &#

9、160; (填季节)时的 、 、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2“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_10. 课外阅读。寻隐者不遇宋魏野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注释)真:即仙人。 松花:松树的花。老:下落。 采芝:摘采芝草。1.诗人寻访的地点是   。2.诗人看到的景象是:   。(填诗句)3.诗人想象隐者干什么去了?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_11

10、. 课内阅读我最棒。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暝”的意思是_,点明题目中“秋暝”的一句诗是_。2下列诗句与本首诗描写季节一致的一项是()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全点出来了。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

11、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12. 课内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这首诗题目中的“兴”指的是(   )A.举办,发动。 B.流行,盛行。 C.兴致,兴趣。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做了哪些劳动?请你填一填。(_):_  (_):_3这首诗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_4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劳动人民的_,体会到诗人对他们的_之情。13. 课外阅读。别董

12、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黄云:天上的乌云。曛:日光昏暗。知己:好朋友。谁人:哪个人。1.诗中加点的 “君”指的是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采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A.反问   B.设问   C.比喻3.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可以从“ ”“   ”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跟我学:抓住诗句中的景物的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展开想象描写其他景物,丰富诗句的内容。让景物含情。4.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象。_5.高适用哪两句诗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_,_。14. 读古诗稚子弄冰,完成练习。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