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利与弊及改进方法_第1页
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利与弊及改进方法_第2页
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利与弊及改进方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交际法语言教学的利与弊及改进方法 09-02-06 14:35:00 作者:王俊编辑:studa20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建设的日益繁荣,对外语人才(尤其是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外语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培养外语人才和进行外语教学的主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应该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的全面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合格人才?本文从交际法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脉络谈起,将其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探讨了该教学法的利与弊,并试着提出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交际法语言教学;优势;缺陷;改进和优化 一、引言 交际法语言教学(commnmcattve language teaching)起源,

2、于60年代晚期的英国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70年代中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8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的某些院校进行实验,交际法理论教学逐步得到推广。它根据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断(D.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的理论,即交际能力不但应具有语言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应注意语言运田的得体性,克拉申(Krashen)的语言习得理论也强调语言学习必须通过运用语言交际,而不是通过训练语言技能。按照交际法理论,交际法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和交际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交际教学法的核心即教学过程就是交际过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交际教学法,使其达到充分为现代英语教学服务的目的呢?本文拟从交际法语言教

3、学理论的发展脉络谈起,探讨了该教学法的利于弊,并试着提出改进其不利之处的几种方法。 二、交际法语言教学的理论发展脉络 交际法语言教学是19世纪7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的,是一种以语言功能为纲,以培养学交际能力为基本目的的教学法体系,旨在通过语言提高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其理论核心是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和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交际法语言教学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70年代,针对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概念,即语言能力是抽象的语言体系知识或语法规则知识,海姆斯提出了关于交际能力的理论(communicatlon competence)。他认为语言能力是

4、指一个人对潜在的语言知识和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包括:(1)可能性,即用正确的语法规则表达语言的能力;(2)可行性,即能够让语法正确的句子被接受的能力,因为语言在实际使用中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个人对信息解码的能力、人的记忆限度、以及文化、社会、交际环境等;(3)得体性,即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4)实际操作性,指表达现实知识的能力,如有些语言,虽然语法正确、实际可行、语境恰当,但却没有在生活中出现,而有些语言虽然不合语法,但是一出现就可以被接受。由此可见,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语境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外语教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第二阶段是在8

5、0年代加拿大学者卡纳尔(Canake)和斯温(Swain)进一步发展了海姆斯的交际能力理论,他们的交际能力理论包括:(1)语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指掌握语言规则,确切地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字面意思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d。competence),指在不同的社会语言环境中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恰当是指意思和形式都恰当,也就是说,言语要合乎语法,话题的选择和表述要符合礼貌原则等;(3)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指通过语言形式的衔接和语义的连贯,组成不同体裁的口语或书面篇

6、章的能力;(4)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指为提高交际效果所运用的技能,如在交际中如何选择话题、如何开始谈话、如何保持或转移话题、如何结束话题,以及运用音调的高低和体态语言等等。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理论对这一交际法教学理论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三阶段是在90年代初美国学者巴克曼(Bachman)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学说。他的学说更全面,更系统化。也更具实用性。他认为交际语言能力包括三个部分:语言能力(具体的语言知识)、策略能力(在交际中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语言交际过程中所牵涉的神经的和心理的过程)。其中策略能力是对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进一步完善。

7、70年代末80年代初,交际法语言教学理论开始引入我国,语言学者们积极地探索交际法在中国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因此“意念教学大纲”、“功能教学大纲”、“交际法大纲(功能一意念大纲)”、交际法教材等应运而生,广大语言教师纷纷开始利用交际法进行英语课教学。 三、传统教学法的局限 所谓传统法,即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和听说法等的总称。传统的外语教学一直侧重于让学习者有意识地学习孤立的语言项目,而不把这个过程与真正的交际场景联系起来,其目的不是为了交际。它们在教学原则上非常注重语言形式(form)的掌握,而不是语言的意义(function)。所以强调听说和翻译,注重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对学生的错误每错必纠,而

8、忽视了流畅性。传统法认为学语言就是学语音、语法、词汇,同时掌握四种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但不注重如何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运用到实际中去。在教学内容上,语法句型是传统教材的重点内容,根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练习常是机械的,课文有很多是为了配合语法句型而改写或编写的,显得不自然或过于“标准”,“人为”(contrived)痕迹明显,缺乏语言的真实性。其内容往往局限于学校、家庭生活,极少涉及社会生活。课文常常短小精悍,词汇量少,文章类型少,体裁少,几乎不考虑学生日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上,英国语言学家和教学法专家Brumfit把传统法教学顺序描述为:介绍项目(present)-机械操练(drill)-在上下文中练习(practice incontext)。概括来说,传统法具有以下局限性: (1)重视掌握语言形式,而不是实际运用。 (2)强调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死记硬背,而忽略其社会功能。 (3)给学生的输入少,极少有进行交际的机会。 (4)以教师为主导,常进行“满堂灌”教学。 四、交际法语言教学的优势 交际法教学强调“以任务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