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世博主题班会_第1页
共享世博主题班会_第2页
共享世博主题班会_第3页
共享世博主题班会_第4页
共享世博主题班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共享世博”主题班会闸北区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 杨建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共同分享观世博、游世博的体验,了解2010上海世博会是科技和人文的盛会,引发学生对如何运用科技和认识文化价值的深层思考。2、 在分享愉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3、鼓励学生们要扎扎实实地学好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为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作出自己的贡献。教学方法:小组交流发言,多媒体展示。教学过程:一、畅游世博,尽情享受科技和人文的盛宴。主持人:上海世博会集低碳世博、绿色世博、众多称号于一身,可以肯定,2010上海世博将成一场信息高科技盛宴!1.播放世博博物馆馆歌“骑上科技的骏马,弹

2、奏文明的旋律,发现人文的奇葩,积淀成长的智慧,寻找生命的海拔”这是世博博物馆馆歌中的一句歌词。2.各小组畅谈游世博所看到的科技创新(用相关视频和ppt展示)上海世博园区85%的建筑出于节能、低碳、生态的目的,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室内绿化,在建筑绿化的同时,进行了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体现了世界最前沿的建筑绿化新理念、新技术。英国“零碳馆”通过高科技手段综合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三种核心能源,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为可持续建筑创造了新的标准。在“零碳馆”屋顶上,有22个彩色风帽,随着风向灵活地转动,通过这一设计,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空气排出;屋顶上进行景天科屋

3、顶绿化和露台菜园,有效的降低了屋顶表面温度和室内温度,利用黄浦江水源热泵做成的天然“空调”,“空调”也不需要耗电,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指标。宁波滕头馆在材料使用上,滕头馆摒弃了钢铁材料,而选择更为便宜的混凝土,并回收了50多万块旧砖瓦重新加以利用。在“沪上生态家”案例馆,屋面上的雨水则通过管道收集到底层的一个水池里,水池上面种上了一些浮萍植物,通过它们的根系对水体进行进一步净化。还使用了15万块上海旧城改造时拆除的旧石库门砖,同时还采用了处理后的旧厂房拆迁回收的钢筋。墙体材料采用长江淤泥空心砖和粉煤灰砌块,内隔墙更是全部采用废弃材料再生建材,实现变“废”为宝。城市主题馆展示的图片中,新加坡一幢名

4、叫“热带环保设计大厦”的图片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观看。大厦空间开放通透,种满绿色植物,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雨水收集、生物沼气和太阳能,成为城市中的绿色景观,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被称为“全球最绿的环保节能大楼”。3. 各小组畅谈游世博所看到的人文景观(用相关视频和ppt展示)主持人:清洁能源将成为城市能源的主要形式。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将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模式。世博会也开启了一个人类文明对话的新时代,更留下了众多精美的艺术印记。从世博园1号口入园,你最先看到的就是讲述世博历史故事的世博会博物馆。1867年世博会展出的拾穗者、晚钟等作品,成就了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1873年维

5、也纳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奏的名曲蓝色多瑙河早已成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1889年的埃菲尔铁塔,堪称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1900年,在巴黎世博会上,罗丹平生第一次集中展出了他的上百件呕心之作,其中雕塑作品思想者已经成为人类不朽的经典;在另一个展区专门陈列奋斗了近40年的莫奈、塞尚、雷诺阿等印象派大师们的作品,印象派自此成为2 0世纪最有影响的绘画流派之一主持人:欣赏完历届世博会的一大批宝贝,让我们细数2010年世博会的必看人文景点吧。展示着各个国家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代表着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传承着不同民族对未来城市的发展理念被誉为人类“文明之窗”的世界博览会,无论是造型各异的展馆、独具匠心的

6、布展,还是张扬传播的民族个性,无不带有不同文化的深深烙印。世博会就是一次展示人类文化成果的文化嘉年华。建筑是文化的经典当人们进入横跨黄浦江的世博园区,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错落有致分布着的300个场馆,都是难得的视觉盛宴:造型雄浑有力的中国馆、融入“五行”元素的台湾馆,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大气;无数延伸的触须“包裹”着的英国馆, 像一朵巨大的“蒲公英”在蓝空下舒展身姿,体现着西方文化的时尚前卫;借鉴了约有9000年历史的恰塔尔赫于克遗迹而设计成的土耳其馆,则传递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村落和欧亚大陆纽带的文化密码一座连着一座的跨文化景观,个体展现的文化多姿和整体显现的多元文化浑然天成,是上海世博最和

7、谐的风景之一。用“国宝级”艺术品作为文化使者成为上海世博的一大亮点。卢森堡馆前,一尊金色少女像手捧橄榄枝花环,英姿飒爽地矗立蓝天之下,丹麦馆里,“小美人鱼”长发披肩,宁谧圣洁地端坐于碧水中央。埃及馆最重要的一件展品是一对法老夫妇的雕像,表情生动鲜活,宛若微笑,甚至连耳骨纹路都清晰可辨,体现了2900年前古埃及高超的工艺水平。深受观众追捧的法国馆,最吸引人的是印象派绘画大师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梵·高的阿尔的舞厅等据统计,出现在本届世博会的各种文化顶级珍宝超过300件,被誉为“世界现代历史上绝无仅有”。它们与154座美轮美奂的建筑杰作一起,排开一席口味丰富的艺术盛筵,静

8、候人们用心品尝。 清明上河图“活”起来了! 疏林薄雾中,两个脚夫赶着驮炭的毛驴,缓缓步向城门。此时,虹桥上已是一片嘈杂,来来往往的行人中,有商贾、百工,也有官宦;太阳升起,生意人的吆喝、船工号子萦绕耳边100多米长的屏幕上,以多媒体形式再现了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画中每个人物的动作都极其精细逼真,精致还原了白天和黑夜中的北宋汴梁城生活场景,真的令人叫绝。此外,在“国之瑰宝”展区,陕西法门寺藏唐镏金浮屠、北京故宫藏地安门烫样等8组文物,也用富有新意的多媒体形式展现了中华文明。如此高科技含量的艺术品,在世博园区比比皆是。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沙特馆里全球最大的IMAX屏大量声光电

9、技术手段的运用,使艺术品获得了更为丰富的表达。各场馆的文化主题都颇具底蕴。如国家馆中日本的“心之和,技之和”,列支敦士登的“尊重与对话”,葡萄牙的“一个面对世界的广场”,美国的“拥抱挑战”等。看点是每个主题演绎过程所在国家、地区、领域的一流头脑,是如何通过珍贵资源运作,实现以人为本的主题文化展示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屋顶花园项目,荣获世界屋顶花园最佳项目金奖提名.中国馆设计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传统的斗拱技法,使整栋建筑视觉宏伟、刚劲、极富中华民族之韵味。屋顶37000平方米的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设计灵感来自园明圆九洲清宴,在开阔的水面上修建九个小岛,乔灌花草巧搭配,展示祖国丰富的地貌特征,这个

10、屋顶绿化增加了刚性建筑的阴柔之美,为游人提供了舒适的空中园林休闲空间。 意大利馆: 透过鞋文化,感受意大利的古老与现代。俄罗斯馆:它的内部设计理念来源于诺索夫的作品小无知历险记,力求呈现一个美丽、精湛、充满童话色彩的儿童花园城。相信孩子们会非常喜欢。非洲联合馆:像是一个搬进了大上海的原始森林。坦桑尼亚的仿真长颈鹿与金合欢树、索马里的单峰小骆驼和厄立特里亚的单峰大骆驼、多哥面具、非洲鼓、拇指琴、乌木雕刻等,全然一片异域风情气息。尼泊尔馆:由300多位尼泊尔工匠耗费4年心血用传统工艺制成的木雕门窗等非常值得一看。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中国元素空间”,青瓷、扇子、剪纸等手工艺人们在展示“中国绝活”,

11、老外们看得目不转睛,学得认真专注。而在阿根廷馆内,原汁原味、华丽高雅、热烈奔放的探戈表演曲终人没散,意犹未尽的中国观众围住阿根廷舞蹈家们,大秀中国式探戈。世博会开园之初,美国三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专场音乐会,拉开了世博文化中心国际性文艺演出的序幕。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举行2万多场来自世界各地知名表演团体的文化演艺活动。日均超过100场的各种文化活动,把上海世博会变成了文化艺术的狂欢节。主持人:从晚钟等法国7件珍品到布拉格查理大桥上的幸运雕像,从守护哥本哈根近百年的小美人鱼到埃及法老半身雕像,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和高水平的文艺演出令世博园成为感知人类心灵的花园这些暂

12、别故土、远渡重洋而来的国家宝藏,以人类最自由的想象力,承载起历史的沧桑,守护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之魂,共同在世博园中演绎出一次跨文化、跨时空的人文对话。音乐、舞蹈、绘画,多元、多样、多彩。世博的星空,因人文的光芒而更加璀灿夺目。二、思辨世博,科技和人文相辅相成。主持人:园区里创新的建筑、精彩的演出、智慧的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世博会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盛会;科技的发明、技术的创造、文明的结晶,让我们体验到世博会还是一个科技展示的舞台;下面我们来思考如何运用科技和体味文化价值。(学生分组辩论)1.科技的运用需要人文理性的指导(用相关视频和ppt展示)从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到电灯、电视、汽车历届世博会最大的魅

13、力在于它们所展示的科技创新,一直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早期世博会,各种先进的机器就是最重要的展品。1851年的水晶宫世博会是个典型,各种由蒸汽机带动的织布机、印刷机、脱粒机等就是博览会的主角。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当时的苏联就展出了核反应堆模型。世博会主办方还曾经设想建设一个小型核电站,产生能源供给整个世博园区,后来,这个设想被大家否决了。1958年世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经过两次科技越来越高、杀人越来越多的世界大战,人们希望在文明和人性的框架下,对科技的无穷力量加以控制。总的来说,人们趋向于对所谓“高科技”保持一种谨慎的警觉。

14、这种警觉并没有错。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接连发生“DDT”农药残留毒性、日本“水俣病”、印度农药厂毒气泄露,最终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终结了“高科技崇拜症”,世博会是现实世界的投影,当然不会置身事外。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世博会从顶礼膜拜高科技,变成冷静思考科技力量的种种利弊。看看1974年美国斯波坎世博会的主题“无污染的进步”,再看看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主题“自然的睿智”,我们可以知道,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博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早就抛弃了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转而反思人类的错误,思考解决的办法,其中,包括反思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和放纵。时至今日,许多新兴科技成果或许已等不及到世博会上首发,但是世博会

15、的科技理念与具体实践依然令人欣喜,它向世人展现了一幅未来城市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1) 科技与人类的和谐(用相关视频和ppt展示)科技曾经给人类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而在上海世博会上,4.6兆瓦太阳能电站、500辆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20多万盏LED灯、雨水和固体垃圾回收再利用系统、新一代智能交通网络等等,则体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世博会为这些新技术的规模化商业应用提供了平台,指引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科技的进步是否会带来失业等社会问题呢?在世博会上,这样的问题也得到了思考。例如,世界上3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产自日本,机器人是否会抢

16、走人类的饭碗?机器人劳动和人工劳动之间完全是可以和谐并存的。在一些非常严酷的工作环境下,人工劳动是非常困难的,这时我们可以用机器人劳动来替代。但是人还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所以科学的运用机器人技术很重要。我们要强调技术和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正如日本馆的核心思想一样技术和人心之间的和谐。(2)科技与自然的和谐(用相关视频和ppt展示)当人类享受日新月异的科技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大自然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走进上海世博园,参观者便时常感受各种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冲击。其实,低碳生活不一定与高科技相关。本届世博会上,呼吁回归传统与自然,向自己的“老祖宗”学习“低碳”的做法,成为不少

17、城市案例馆努力传递的理念。自行车的回归在丹麦奥登赛案例馆内,新颖美观的自行车吸引着参观者。有带车斗的自行车,有可以躺在上面骑行的躺车,也有折叠后可以塞进背包的折叠车奥登赛的自行车专用道布满全城,红绿灯的变化时间专门根据自行车流量和时速而设计,可以让骑车者快速到达目的地。如今,奥登赛已经建成了长达550公里的自行车道网络,骑自行车出行便捷又安全,市民用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也是世界闻名的自行车城,每天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市民骑车上班或上学。约有550多万人口的丹麦拥有400多万辆自行车,人均拥有自行车率居世界前茅。在未来的城市生活中,仅仅依靠增加城市道路供给无法解决交通难题。小

18、汽车的增长会增添城市的热岛效应,而逐步增加地铁、常规公交、快速公交的出行比重,短途出行则提倡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慢行工具,则能缓解交通拥堵困境。奥登赛市的经验证明,改善自行车的出行环境并非修建自行车道那么简单,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至关重要,比如舒适方便的停车场所,以及沿线设置的充气站、维修点、骑车人服务处、清洗泵站、行李寄存箱等。摆脱对空调的依赖穿堂风、自遮阳、自然光、天井通风这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世博园内重新获得关注,“老祖宗”的智慧在今天并不过时。世博园内,唯一的乡村案例馆宁波滕头馆没有使用空调设备,而是环绕中央一个通透开放的天井而建,四面通风,即使炎炎夏日也独享一分惬意的凉爽。上海“沪上生态

19、家”案例馆内,设计者充分借用了上海传统民居的元素,针对上海本地气候的特点,因地制宜,利用中庭、呼吸窗、导风墙实现自然通风。高楼大厦里的“开心农场”城市主题馆内的另一幅图片或许预示着未来城市生活的新趋势。在日本东京金融区大手町,一个曾被银行用作金库的写字楼地下室,如今已成为一片花果飘香的自动化农场。在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里,人们种植了番茄、莴苣、草莓等蔬菜水果,还有花卉、草药等。设计者希望,一方面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变日本农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现状;二是希望更多的城里人在这里学会农活,参与农业劳动。在另一幅展示英美近年来兴起的“土食主义”浪潮的图片中,倡导者鼓励人们不买超市

20、食品,转而在住所周边搜寻新鲜的本地食品,从而节约千里运输蔬菜的矿物燃料;同时鼓励民众自己生产一些食物,自己食用或者卖给当地政府。其实,回归传统、尊重自然的提示在世博园内处处可见。科技创新将为人类造福,带领人们重回自然的怀抱;同时,这些科技的运用也需要人文理性的指导。2.认识2010年上海世博会文化价值1868年,巴黎世博会上发生了一件轰动的事:由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并亲自指挥的蓝色的多瑙河,一举获得成功。世博会自1851年在英国伦敦诞生,已经走过了159年的历程。其间,许多人类文明成果都经过了世博会的洗礼。例如,埃菲尔铁塔等世博建筑已经成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的新思想和度假村、主题公园

21、、俱乐部等生活方式,也都萌生自世博会的创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世博会有怎样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作为东道主,应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文明盛会,将其看作一种开启城市新生活画卷的文化象征?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1)文化艺术离不开高科技声光电、新媒体等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艺术表现,这也是艺术本身的进步。艺术离不开高科技,它从来不是一个能够脱离社会发展的独立存在,而是必然地反映出社会的进步、思潮的转变。时代催生的科技进步,造就或实现了一件件艺术品,使人类无穷无尽的美好创意化为现实,凝结成有形而永恒的美丽。 (2)中西文化多元交融世博会的奇妙之处:包罗万象,各取所需,多元互动,与时俱进。文化是城

22、市的灵魂和名片。紧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世博会上不同文化的对话和文化多样性的集中展示,无不演绎着建设“更好”的城市和生活,以及实现文化和谐的真理。“人类文化差异性就如同人类自身的基因一样不可改变,并由此确保了人类社会自然和生物意义上的多样性。没有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一部人类文明史就不能延续到今天。”联合国总代表贝楠曾经这样评述文化多元的意义。城市文化在发展进程中,本质就是多元文化融合、扬弃、积淀,从来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消灭另一种文化,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2000多年前,中国文化就倡导“和而不同”。一个具有个性的城市,应该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家园,应该具备表达独特家园情

23、怀和生活内容的文化要素。马德里的“竹屋和生态气候树”、麦加的“帐篷城”世博会上展示的成功案例,表达着低碳、绿色、创新等人类共同文化价值和文化理念,都是极具文化个性的杰作。 “扬州古城保护”案例展示,用老宅、深巷、砂锅井让观众久久沉浸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诗情画意中。中国文化的魅力还体现在众多的国外展馆中,参展国家纷纷主动“接轨”主办国文化,造就了上海世博在文化上的又一个之最。例如芬兰馆的电梯设计,就复制了中国灯笼的效果。因此,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不是强势文化取代弱势文化、主流文化战胜支流文化,而是相互尊重,共同发展,这就如同世博会既有自建馆,也有租赁馆、联合馆,每个馆都是世博会的重

24、要内容,不可或缺。三、世博点亮未来,我们把握未来主持人:科技人文世博的开启,是对生命海拔的寻找,对成长智慧的沉淀,彰显出人类对历史的尊重、对当下和未来的憧憬和思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将科技创新更好地应用于城市生活,如何将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步,如何使科技创新更好地推进人类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正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企业的责任和整个社会的伦理规范。世博点亮未来,那么我们如何行动来把握未来呢?(学生分组设计行动方案)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人类在构建城市的过程中实现了梦想,也重塑了自身。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即城市。这并非偶然。一方面,城市是人类聚居

25、和创造公共财富的场所;另一方面,城市又是贫穷、社会分化、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的根源。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正是从积极层面提醒人们去关注城市本身存在的问题。超前的理念、最佳的实践、未来的感知,让我们领略到世博会是一个未来发展的样板; 发展的源泉、行进的动力、人类的希望,让我们认识了世博会还是一个激发智慧和创意的平台!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汉堡之家”。馆中工程师三个概念引人联想:一是“被动房”设计,二是想通过本案例在中国倡导“低科技”意识,三是案例源自普通市民为减少生活支出的发明创造。被动房概念始于1996年,主要通过太阳能、地热、房屋的密封等实现冬暖夏凉。德国已有通过严格认证的被动房5000座,“汉堡之家”是中国境内第一例。倾心“被动”的创造,对比中国城乡出现过多的“主动”、过多的“建设性破坏”,科学的被动与反科学的主动,在低碳经济背景的高下立见。用淘米水来刷碗浇花,洗脸洗衣的水用来冲马桶,在家尽量利用自然光,少开灯;减少使用塑料,不用吸管,不用一次性用品;离开房间时关闭电器电源,拔下插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