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鉴赏的设题与例释 古诗鉴赏的设题与例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应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代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形象的概括性、抒情性都很强,最能突出的表现社会生活的典型意义。因此,高考试题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作为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古代诗歌鉴赏题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题点: 从重点字词处设置 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题点设置的一个内容。 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
2、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题导引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因此,如果认为“秋”字主要
3、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答案应为A。 从关键语句处设置 读懂诗句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试题多在关键语句处设置题点。 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B、“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
4、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解题导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也不是写梦境。而且,这两句也并没有写到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情形。答案是A。 从意象上设置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5、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菊花,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菊花高洁的气质无关。因此,如果对菊花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从感情的角度设置 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
6、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题导引
7、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毛泽东,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答案为D。另外,甲词是一首叙事词,写的是冬景;乙词没有抒发豪迈之情。据此排除前三项。 从意境上设置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古人创作诗歌,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把意境的优劣作为评判诗的重要标准。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
8、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杜甫的诗漫成一首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题导引备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C项诗的意境由四景组成,即“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所以,答案选C。 从风格上设置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
9、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作品或不同的创作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鉴赏诗歌不能不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见例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
10、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从表达技巧上设置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
11、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 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解题导引这首词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内容曲折而含蓄,笔调跌宕而有致,在与侍女的一问一答之间委婉含蓄的流露出惜春的情愫,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因此答案为C。 从用典处设置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
12、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答案是C。 从节奏方面设置 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的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进行诵读,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恰当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竹喧/归浣/女 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Y/T 0460.5-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5部分:珊瑚礁
- 货车出租装卸队合同协议
- 计算及维护合同协议
- 设计项目合作协议书合同模板
- 贸易嫁接合同协议书模板
- 贷款发票和合同协议
- 设计供货安装合同协议
- 贵州按揭购房合同协议
- 购买门面意向合同协议
- 购地自建项目合同协议
- GB/T 45015-2024钛石膏综合利用技术规范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物理面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 化妆品合伙人协议书模板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二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可直接打印)
- 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
- 离散数学(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笔试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 SYT5405-2019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