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意见李红莲新课改的实践,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是广泛而深刻的,所取得的成果是丰硕而炫目的。我们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探讨在教改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几年来,我们先后到了古城、新城、同善、毛家、移民、英言、华峰等几所中学,听了200节课,课后向学生随机发放了共800份调查问卷,组织了50次教师座谈会。从听评课和问卷中,我发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仍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几乎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这说明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
2、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二、过于追求教学的情境化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
3、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但是,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证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些学生往往因为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等。对于初中学生,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
4、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三、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的讲解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是建立在“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基础上,因此,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自主学习不是一种无目的自由学习。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片面理解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出现不敢“讲”的现象,把“少讲”作为教学的一个原则,把“少讲”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
5、体现。本来老师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似乎都较着劲比谁更“少言寡语”。因为他们知道,讲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从学习方式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接受学习,一种是发现学习。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讲,概念、法则、结论等学生能够去发现的,就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发现学习;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或者是教学的疑难点、易错点,则可以采用接受学习。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可能被动地学习,而在发现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我们说,设计得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相反,如果在发
6、现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或活动的组织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另外,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一节课中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更多的情况是两者交替进行,在接受中有发现,在发现中也有接受的成分。在改革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切不可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的弊病就一味地迁怒于“讲”。总之,教师该引的要引,该问的要问,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四、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
7、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观摩课、公开课、评优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上课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课件页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讲,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干脆不再写板书,一节课下来,
8、听课者大饱眼福,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它任何痕迹;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造成课上到中途而无法进行,只好在旁边配个“助教”;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讲课老师手足无措,致使课件只能成为一种点缀,甚至成为累赘。以上事实说明,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要注重实效。使用新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教师只有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五、部分教师不能驾驭课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9、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学生一放开,教师在课堂上感到特别紧张,甚至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有的教师以为,每节课都要有自主探究的环节,每节课都要分小组活动,都要有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解决问题的步骤,只要是新课程倡导的方法都要一一展示,这样面面俱到,就把有效的教学时间浪费了,怎么能完成教学任务呢?对课堂不能调控,主要是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为此,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
10、力,提高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新课程的教学有开放性、创造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教师来说,要体现自己解惑的水平,关键是你敢不敢暴露学生的困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请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许他们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一旦碰到教师也不会的问题时,教师应坦诚地说:“我也不太清楚,咱们课下可以一起研究。”如果教师错了,就应该勇敢地向学生承认错误,放下架子,这样,教师反而会觉得很轻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有不同意见吗?”“谁想说,请大胆地站起来!”“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这些具有亲和力的话语,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 而是一
11、个动态生成 的过程。 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 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 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节整个教学环节。有些课虽然没有完成教学任 务,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 六、追求形式上的能力训练,而忽视积极性的调动 能力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知识为载体的基础上, 没有知识很难形 成能力。 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培养学生能力和 创新精神, 在知识的产生、 发展过程上不予关注, 对数学定理、 法则、 公式等知识,一带而过,急忙转入解题教学,认为只有通过解题,才 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随意增加例题的数量和难度, 让很 多学生难以接受,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
12、能力, 又丧失了学生学习 的信心,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并没有要求教师在超出学生认知 水平条件下,任意加大例题、习题的训练难度,更没有要求为培养能 力而丧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 来体验、感知数学知识,再通过训练应用来巩固、掌握知识,形成能 力。训练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由浅入深,让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 会,都得到发展。 七、不能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新教材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 意,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惟一的标准,我们要用教材去教 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怎样真正理解和把握还存在
13、问题。一 种是完全照搬教材按照教材内容去教,另一种是完全脱离教材, 另起 炉灶, 还理直气壮地说你们不是提倡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吗?听起来 很有道理,但我们深入一下思考,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你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完全照搬 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因为课程标准是 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考试评价的依据。 2、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实际。教师要根 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或补充某些内容, 删除或者减少某些学生已经 掌握的某些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3、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考虑时
14、代和科学的进步,有意识 地调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不断地更新适应时代的需求。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 是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工作方 式,才能稳健地推进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 理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怎样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 至少要有这样几个因素要考虑: 1、合作交流必要性,但有的交流根本没有必要,只是追求课堂 形式上的热闹。 2、合作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有的合作形式太单一。 3、合作交流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学生并不是天生就具备这种 合作交流能力的
15、,是需要教师指导培养的。 4、合作交流的时机是需要慎重选择的,什么时候安排什么形式 的合作交流是需要设计的。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 还要加强对 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设计, 最好能够保证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 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 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 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 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 代表小组进行学习 成果汇报。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 要体现的新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 有一定探究和讨论 价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炸鸡连锁店区域代理合作协议-品牌授权与区域保护
- 网络视频游戏平台用户数据安全保密及游戏平衡性协议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与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协议
- 癌症药物治疗技术发展与应用
- 大班音乐活动:大狮子教案设计
- 遗产继承证据确认合同(2篇)
- 临终心理护理实施要点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
- 学校春夏季常见传染病防控指南
-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 客运车辆合伙经营合同6篇
- 2025届陕西省安康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备战2025年高考数学(新高考专用)抢分秘籍导数及其应用(九大题型)(学生版+解析)
- 村干部测试试题及答案
- 康复医学教学课件 - 基础医学 - 医药卫生 - 专业资料
- 宁波市余姚市交通运输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2024
- 淘宝运营测试题及答案
- 领导司机入职合同协议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预收货款协议合同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