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粤教沪版) 第五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 学习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准备实验器材等方法。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4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的雏形。重点 实像,理解物体在凸透镜焦距、二倍焦距之内外的成像规律。 难点 理解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教具 演示 学生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 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 复习提问 1 有关凸透镜的一些名词:光心、焦点、主光轴、焦距 2 请学生
2、看图解说 介绍我们实验中将用到的凸透镜的焦距。强调实验中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不会随凸透镜移动而改变。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 了解凸透镜。1 光心:光心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2 焦点:平行光经凸透镜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F)3 主光轴:过焦点和光心的直线叫主光轴4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二、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提出问题 (1) 凸透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叫它 (2) 那么通过它看到的物体都是放大的 (3) 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是放大的 (猜猜看,试试看) 指导学生看学案上的箭头。你会观察到什么样的像?移动凸透镜,你看到的像发生怎样的变化 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到箭头的
3、距离相同,像的情况怎么样 让学生提出问题一定有学生答:放大镜 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的情境中。在活动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引导他们提出) 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像的大小不同,像的正倒也不同 指导性的活动,使学生可能会考虑到成像与焦距有关 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有一段时间去找原因2 猜想猜猜看:这些结果与因素有关3 制定实验计划 介绍光具座,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物距(u),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简称像距(v) 指出学生在制定计划时可不受光具座限制,可不用它,自己选择实验器材 让学生汇报设计的方案计划 提示:在使用光具座时,像的位置和光屏的位置是不同含义。只有当光屏上得到特别清晰的像,这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
4、的位置 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计划 选择同学们提出的方案,自己小组内讨论决定使用哪一种方案 4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要求 (1) 不管用何种方案都要做好记录:像的大小、像的正倒、物距、像距、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2) 想办法得到放大、缩小、等大的三种情况的像学生自由实验学生可能很难发现虚像 指导实验:蜡烛放在距凸透镜两倍焦距(2f)处,你猜会观察到?(试试看) 把凸透镜恰好放在距物体一倍焦距(f)处,又会有发生 (先猜,后试试) 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探究活动(预测) 组汇报数据、初步分析数据学生汇报数据 学生小结 三思考与作业 后练习:2 ,3 ,4,一一练四板书 第三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名词
5、1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2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条:物体放在大于2倍焦距(U>2f) 2当物体靠近凸透镜(U),像远离凸透镜(V),像变大。 3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U=2f),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三放大镜放大倍数:凸透镜越凸,放大倍数越大。题 第六节 透镜与影像(1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眼睛的光学原理2、知道照相机、望远镜的光学原理重点 知道眼睛的光学原理、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学原理难点 照相机、望远镜的光学原理教具 演示 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 我们的眼睛为什
6、么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呢?同学们外出秋游,总想照张相留个影,你想知道照相机是怎样给你留影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简介眼球的构造,说明眼睛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1、近视眼:眼的屈光能力过强。 近视眼镜:凹透镜2、远视眼(老花眼):眼的屈光能力太弱。 老花镜:凸透镜二、照相机镜头:凸透镜成像原理:u >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三、显微镜和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或一凸一凹两个透镜组成三思考与作业 一一练四板书 一、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简介眼球的构造,说明眼睛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1、近视眼:眼的屈光能力过强。 近视眼镜:凹透镜2、远视眼(老
7、花眼):眼的屈光能力太弱。 老花镜:凸透镜二、照相机镜头:凸透镜成像原理:u >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三、显微镜和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或一凸一凹两个透镜组成 题 第四 第一节 认识物质的一些性质(1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2、知道物质具有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等性质3、能够按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重点 物质具有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等性质难点 能够按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教具 演示 条形磁铁、铁片、磁带磁盘、电学演示箱、糖水盐水、竹筷、铁汤勺、指南针学生 各型号的铅笔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很多种
8、,他们的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能不能通过P72的四个图指出:1、这些物体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2、他们都具有哪些特点?从而使学生了解物质性质的多样性。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物质的磁性质。磁性质学生们应该有所了解,演示磁铁吸钉,出示各种利用磁性制成的物品:如指南针、磁盘等。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物体是利用磁性制成的?如:电话、磁悬浮列车等。二、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1、导电性进行“活动1、2”,说明有些物体具有导电性,而且导电性有强弱之分。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酸碱盐溶液、大地等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塑料、干木柴、纯净水等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硅、
9、锗等2、导热性进行“活动3”,说明有些物体具有导热性,而且导热性也有强弱之分。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体,如橡胶、木柴、竹子等三、硬度通过“活动4”学习如何比较物体的硬度。堂练习:P78-外活动 题 第二节 测量物体的质量(2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 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 2 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 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重点 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 难点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教具 演示 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
10、天平、硬币、乒乓球、一杯水、彩色挂图等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学生回答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表示。 (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
11、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2 质量的单位 (1) 国际单位:千克(g) (2)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g)。 (3) 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81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 3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3)天平的使用 A 盘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B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
12、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 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 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 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小结:(在板书中小结) 进行“活动1”和“活
13、动2”,学习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观察实物 观察天平构造,对照书本,指出每一组成部分 三思考与作业 如何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一练四板书 第七 第一节 质量 一质量 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g) 进率:1000进 二质量测量 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 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 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 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 三使用
14、天平注意事项:P82 题 第三节 密度(2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 掌握密度的概念。 2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重点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 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教具 演示 学生 天平(带砝码),木块2个,铁块2个,量筒,水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我们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二教学过程
15、设计 1 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 体积(厘米3) 质量/体积 (克/厘米3) 木块1 10 0 木块2 10 20 0 石块1 10 4 2 石块2 20 8 2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
16、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B密度公式:=/V;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单位:千克/米3(g/3);克/厘米3(g/3) 1g/3=1000g/3=103g/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197t=197×103g;V=023 求: 解: 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g/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g/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与质量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
17、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 的物理意义。 4巩固练习:P90-2小结 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与速度的物理意义对比说出密度的物理意义 思考,讨论 完成练习三思考与作业 P90-3,一一练四板书 第三节 密度 1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2 密度公式: 3 密度单位:千克/米3(g/3) 克/厘米3(g/3) 1g/3=1000g/3=103g/3 4 密度物理意义:水=10×103g/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
18、值一定)。 题 第四节 点击新材料(1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几种新材料重点 知道几种新材料的性质难点 知道几种新材料的性质教具 演示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 现在,为了适应不同行业、不同规格的需要,各种新材料曾出不穷,他们越越多的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我们就一起点击这些新材料。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纳米材料特点:小二、超导材料特点:电阻几乎为零三、形状记忆合金特点:能在一定条下恢复原状。四、隐形材料特点:能避开雷达等工具。五、其他新材料如:液晶三思考与作业 一一练四板书 一、纳米材料特点:小二、超导材料特点:电阻几乎为零三、形状记忆合金特点:能在一定条下恢复
19、原状。四、隐形材料特点:能避开雷达等工具。五、其他新材料如:液晶 题 第五 第一节 认识分子(1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2、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重点 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难点 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教具 演示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 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会“水滴石穿”呢?铁铲永久了为什么会变薄呢?走进花园,在较远的地方我们就能够闻到花香,这是为什么呢?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物质的组成简介德谟克里特的猜想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提问:这个猜想对吗?你认为呢?2、分子:自然界中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任何物体,无论它们的大小、轻
20、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介绍我国关于物质组成的理论:五行说。二、分子的大小简单介绍“活动”的内容,体验分子的大小指出分子的直径数量级10-10强化感受练习:P99-1、2 三思考与作业 一一练四板书 一、物质的组成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2、分子:自然界中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 任何物体,无论它们的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二、分子的大小直径数量级10-10 题 第二节 “解剖”原子(1时)执教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原子。2、了解原子的结构。3、知道微观世界物质大小的数量级。重点 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难点 知道分子
21、大小的数量级教具 演示 学生 主 要 教 学 过 程学生活动一引入新 复习提问:1、什么是分子?2、分子有多大?分子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粒吗?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原子: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组成分子的更小微粒。介绍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提问:原子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粒吗?二、电子、质子与中子介绍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及相关的实验。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三、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汤姆生的糕点式结构:错误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正确。证明实验:a粒子散射实验四、原子的结构原子>电子(-) 原子核(+)>质子(+)>夸克>? 中子 >五、微观世界的尺度三思考与作业 一一练四板书 一、原子: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组成分子的更小微粒。二、电子、质子与中子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三、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互联网医院诊疗规范与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鲜啤行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及技能培训体系构建方案
- 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怎么写样本
- 2025-2030中国饮料瓶回收体系经济模型与政策激励方案
- 营销人员营销考核方案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合同协议(GF-2025-0209)
- 零售餐饮服务业预付卡租赁合同范本2025
- 小组团体咨询方案模板
- 7.2 东南亚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 全面提升企业EHS风险管理的策略
- 职业技术学院《酒店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 汽车起重机技术规格书
- 4M变更管理(培训)
- 北斗导航技术在农机上的应用
- GB/T 14799-2024土工合成材料有效孔径的测定干筛法
- 2024年西藏自治区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 大面积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医药代表拜访中的市场分析技巧
- JGT472-2015 钢纤维混凝土
- 变压器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第二章 民事权益保护追求幸福的基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