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合肥一中 张建军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结合地图说明不同历史阶段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受灾体、灾情的影响,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教材
2、分析本节教材是在我们了解自然灾害及对人类的影响,对主要自然灾害形成和分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来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本节内容是本章学习的目标,是人类经过多次残酷的自然灾害的洗礼,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应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人口的剧增,增加了地球的负载量,人为灾害与人为诱发的自然灾害不断增加,从而加深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义,寻求达到化害为利、趋利避害目的的途径。本节从人类主观能动性出发,突出人地关系。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同一程度灾害发生在当前人口密度下,要比若干年前的损失大得多,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加强;由于人
3、类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作用在加剧,使自然灾害类型不断增加,发生周期不断缩短,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在某些地区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学会了自然灾害的研究与治理工作,谋求化害为利。此外,由于各国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和防范措施不同,同一能量级的灾害在不同国家产生的破坏作用也不同。如果早做防范,则损失小;如果毫无准备,则损失大。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为后面的防灾、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难点: 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其原因。重点: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教学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4、新课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知道当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断增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造成的人员伤亡也不断增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看案例2案例2 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通过智利的瓦尔帕莱索伊朗伊斯法罕两城市的地震灾害造成不同的人员伤亡,说明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影响不同,而导致受灾害的程度不同。(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改造局部地区的环境1.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增加修建水库人类建设生态环境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稳定局部水循环稳定局部地区的岩、土层减轻旱涝灾害发生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减
5、少灾害发生频率2.人类活动导致孕灾环境的稳定性降低环境更不稳定过量开采地下水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环境恶化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流失、风蚀沙化诱发地震和塌方洪水和尘暴加剧自然灾害频发读图1.28分析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表示径流量的大小,用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建水库前和建成水库后的径流更加平稳,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和强度。阅读指导P18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为人们对灾害的预报提供了可能。据灾害前兆、监测预报,会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影响人
6、自身的易损程度(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灾害中人员伤亡是最重要的,是衡量灾情大小的重要标准。(2)人口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人能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着人自身的易损程度。案例1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学生阅读,然后分析讨论)(1)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2)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住户清楚防灾紧急通道;易倒易碎品合理放置;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每年举行抗震大演习;(3)加固公共设施。2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城市用地扩大,耕地、林草地减少,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因为城市硬地面使雨水不能下渗,增加地表径流量。 读图1
7、.29分析深圳布吉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据图例,该流域从1980年到2000年,在面积的耕地、林地、灌草地等转变为城镇用地,而且城镇用地建筑密度大;同期,改变为城镇用地区域的洪水流量明显增大,林地保留较好的西部洪水流量无大的变化。说明了土地利用城市化,建筑用地增加、植被减少,洪水流量增加。3工程措施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性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小灾情。(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不同地区“缩小”: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地区,有财力和物力防灾、灾时救援迅速、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放大”:经济基础弱、时局动荡、人心不稳地区,减灾
8、不力、防灾无措。2最敏感区域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地区)人类进入,则“放大”灾情;人类迁出,则“缩小”灾情。 读图1.30:说明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强度和范围越大,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灾情减小。思考P21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如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的损失;退田还江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作物,可以减少
9、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历史进程中的“灾变”规模大: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生物灭绝、陨石撞击等。图1.31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强烈爆炸,大量沙土尘埃颗粒弥漫地球大气,造成恐龙销声匿迹。2人类历史时期灾情的变化(图1.32)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在扩大。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经济水平由低到高;灾害种类由少到多;减灾能力由弱到强。 学习方法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减灾能力;灾情等方面进行比较。思考P22原始社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农业社会: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
10、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工业社会: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原因: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课堂训练(一)选择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如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的损失;退田还江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四、社
11、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历史进程中的“灾变”规模大: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生物灭绝、陨石撞击等。图1.31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强烈爆炸,大量富含铱的沙土尘埃颗粒弥漫地球大气,造成恐龙销声匿迹。2、人类历史时期灾情的变化(图1.32)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在扩大。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经济水平由低到高;灾害种类由少到多;减灾能力由弱到强。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完成1-5题: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洪水 干旱 台风 泥石流 寒潮A.B.C.D.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C)A.干旱和泥石流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D.台风与寒潮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IV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C)( )A.干旱B.台风C.泥石流D.洪水4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发生在水圈中的自然灾害有(B)A.干旱与台风B.洪水与风暴潮C.泥石流与寒潮D.寒潮与台风5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事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A)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施工风险控制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的技术变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学考试计划与试题答案
- 管理学重要考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论文写作指南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优势与不足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决策心理模型试题及答案
- 2025有关房产抵押借款的合同范本
- 行政管理市政学考试备战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关于土地租赁合同模板
- 砂石入股合同协议书
- 项目制员工合同协议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事业单位招聘8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合资公司成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 《康复技术》课件-踝关节扭伤康复
- 2025年中国亮白防蛀固齿牙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甘岭战役课件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普高联谊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名家班主任培训:AI赋能与德育创新
- 首汽约车合同协议
- 工程师评审代办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