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19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6.1聚落与环境 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乡村聚落:_、牧村、_、山寨等,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打猎等生产活动。 2.城市发展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水资源_、交通拥挤、住房_等一些列问题。 3.根据以下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将代表特色民居的序号与其对应的地区用直线连接起来。4.人们通常把人类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_。 5.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沿_、山麓或_分布 。 二、单选题6.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完成下题 (1)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 A.规模小B.建筑物小C.道路稀少D.建筑物密集(
2、2)下列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A.内蒙古地区竹楼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D.北极地区蒙古包7.下列传统民居与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A.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B.平顶屋塔里木盆地C.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D.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8.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针对图中建筑物的特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防寒保暖通风散热防潮防湿防沙防风 A.B.C.D.9.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各地建筑物风格各异,下面是我国几种民居示意图,请回答为抵御湿热和毒蛇猛兽而建造的民居是( )A.甲B.乙C.丙D.丁10.图中的民居
3、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C.炎热多雨的气候D.地势高峻的高原11.下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C.炎热多雨的气候D.地势高峻的高原12.家在北京的玲玲在梅州旅游时能看到的客家民居是 A.围龙屋B.窑洞C.四合院D.蒙古包1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些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图中造成两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人种D.风俗习惯14.居于吐鲁番盆地的民居是() A.砖墙斜顶房B.窑洞C.晾房D.干栏式木搂15.彤彤的班级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
4、说到,我家乡的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你认为他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干热B.暖湿C.干旱D.高寒16.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A.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水源充足D.地形崎岖17.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有 A.窑洞B.吊脚楼C.竹楼D.蒙古包18.如图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从房屋的结构特点可看出当地气候()A.寒冷干燥B.炎热多雨C.寒冷潮湿D.炎热干燥三、综合题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为_聚落,乙图所示为_聚落甲乙对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 (2)你居住地属于_聚落 (3)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
5、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_ (4)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 , 理由是_ 20.房屋的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地形有什么关系? (1)黄土高原的窑洞 (2)湘西的吊脚楼 (3)北京的四合院 (4)甘肃的土墙平顶屋 (5)绍兴的砖墙斜顶房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聚落可分为_和_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_。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理由是_。 (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 (5)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一、填空题1.【
6、答案】农村;渔村 【解析】【分析】在乡村聚落里,既有农民居住的村庄,牧民居住的村落,也有渔民居住的渔村,猎人居住的山寨。【点评】本题考查乡村聚落的类型,属于基础题。2.【答案】短缺;紧张 【解析】【分析】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猛增长,也给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些列问题。【点评】本题考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解回答即可。3.【答案】A-;B-;C-;D-;E-;F-;G- 【解析】【分析】东南亚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高架屋;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
7、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的北极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其民居为冰屋;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胶东沿海地区的海草房,其屋顶用特有的海带草苫成,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内蒙古草原上,由于游牧方式,人们就居住在便于搭建、拆迁和搬运的蒙古包里;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点评】房屋建筑属于聚落的外部形态,其组合类型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因素密切相关。了解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利于本题的解答。4.【答案】聚落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
8、把人类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故答案为:聚落。【点评】人类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聚落。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城市,小到只有几十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属于基础题。5.【答案】河流;公路 【解析】【分析】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聚落形成、分布的了解,乡村民居大多沿河流、山麓、公路等分布。【点评】该题学生应注意关键在于乡村民居。二、单选题6.【答案】(1)D(2)B 【解析】【分析】(1)城市聚落规模较大,道路密集,居住相对拥挤,在大城市里,由于用地紧张,建筑物密集,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这样可以提高
9、城市空间的利用率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2)内蒙古地区主要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竹楼,北极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冰屋故选:(1)D(2)B【点评】(1)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
10、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7.【答案】C 【解析】【分析】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有利于反射阳光,平顶屋塔里木盆地,降水少,架空支撑的房屋东南亚,降水丰富,湿润,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本题还可以考查聚落的两种形式:乡村和城市;世界上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聚落的作用: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等,分别从事着农耕、放牧、养鱼和林业。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大多在地势平坦、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环境。东南亚的高架屋:适应全年炎热多雨的湿热气候;西亚村庄的住房墙厚窗小:适应热带沙漠地
11、区炎热的气候;因纽特人的冰屋:适应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黄土高原的窑洞:适应黄土的性质和冬冷夏热、降水较少的温带气候。8.【答案】B 【解析】【分析】 从图中看出,该地典型的民居是高脚屋,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分两层,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散热性,防潮防湿性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故选:B9.【答案】C 【解析】【分析】甲为福建、赣南地区的土楼,主要是为了外来入侵,乙为窑洞,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黄土的结构和降水少的气候条件,丙为竹楼,主要是为了抵御湿热和毒蛇猛兽而建造,丁为蒙古包,主要是为了适应游牧的生
12、活生产方式。【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不同的依据可以划不同的区域: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等特点。青藏地区与南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同一二阶梯分界线。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同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几条相关的分界线:(1)秦岭一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月0C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冬季河流结冰分界线、800mm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区的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
13、山贺兰山西宁拉萨冈底斯山;(3)一二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0.【答案】C 【解析】【分析】图中民居是高架房,墙体单薄,门窗开的较大,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雨水的排泄,这种特点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答题即可。11.【答案】C 【解析】【分析】从图中看,用粗壮的柱子把房子高高的“架”起,下层架空,远离地面,上层风大凉爽住人,可以避免潮湿,可见当地气候是炎热多雨的气候,选C。 图示建筑叫高架屋,多出现在东南亚。因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和热爱季风气候,全年炎热多雨,过于湿热。基
14、于气候特点,使当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两层高架屋下层架空,以利于通风隔潮,多用堆放杂物、饲养牲畜;上层风大凉爽住人,可以避免潮湿。12.【答案】A 【解析】梅州的客家人居多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蒙古包是我国内蒙古游牧民族的民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13.【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第一幅图所示的是平顶房,说明降水少,第二幅图所示的是东南亚的民居,通常是双层结构,下层架空上层住人,这是因为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图中反映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民居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散热、防潮
15、湿,故选择答案B。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14.【答案】C 【解析】【解答】居于吐鲁番盆地的民居是晾房,气候干燥,适合晾晒,砖墙斜顶房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窑洞位于黄土高原,干栏式木搂主要位于气候炎热潮湿地区。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聚落的相关知识。15.【答案】B 【
16、解析】【分析】居民居住环境及人文差异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这样的房屋结构非常适合暖湿的气候条件,门窗开的大便于通风散热,完备的排水系统利于排水,故B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16.【答案】D 【解析】【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聚落的相关知识,聚落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17.【答案】A 【解析】【分析】在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
17、挖掘了冬暖夏凉的窑洞来居住,窑洞也成了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民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房屋建筑属于聚落的外部形态,其组合类型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因素密切相关。了解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利于本题的解答。18.【答案】B 【解析】【分析】从图中民居图看出,该房屋墙体高大,屋脊坡度大,该民居特点主要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故选:B【点评】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三、综合题19.【答案】(1)城市;乡村;甲(2)乡村(3)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带(4)B;低处河流交汇处,地形比较平坦 【解析】【分析】(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从甲图中看出高楼林立,分布密集,属于城市聚
18、落,人口密度大;从乙图看出房屋低矮,散落分布,属于乡村聚落;(2)我们所在地房屋比较分散,人口密度较小,属于乡村聚落;(3)根据图丙中信息分析可知,A、B、C三处聚落海拔均在100米以下、地形平坦,即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地形平坦开阔;(4)从图中看出,A、B、C三处都位于河流沿岸,但B处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交通便利,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故答案为:(1)城市;乡村;甲;(2)乡村;(3)地势平坦的河谷地带;(4)B;低处河流交汇处,地形比较平坦【点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2
19、0.【答案】(1)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2)湘西是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吊脚楼(3)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4)甘肃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建设土墙平顶屋(5)绍兴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了排水,房屋是砖墙斜顶房 【解析】【分析】解:(1)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2)湘西是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吊脚楼;(3)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下市政学发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自考职业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总结
- 重点知识梳理的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租赁合同范本房屋租赁
- 2025设备租赁合同(示范文本GF)
- 2025年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通过公文写作提升自身能力2025年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管理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自考知识整合及答案
- 谷壳销售合同
- 固定循环指令G71(G70)(课件)
- 国开电大学学前教育概论形考任务一二三四五答案
- DL/T 5182-2021 火力发电厂仪表与控制就地设备安装、管路、电缆设计规程
- 麟龙量能饱和度圆圈指标
- 腹腔镜盆底重建手术
- 失信被执行人生活费申请书
- 成立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小组范文
- 2023年高考地理(山东卷)真题评析
- 第三帝国三部曲:当权的第三帝国(全集)
- 全国城市一览表-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