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_第1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_第2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_第3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_第4页
文言虚词易混用法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一) )以(因为)以(因为)介词?连词?介词?连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法。邠宁节度使白孝德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以王故,戚不敢言。王故,戚不敢言。 仆仆以以口语遇遭此祸。口语遇遭此祸。且且以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臣臣以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分析:分析:四句中的四句中的“以以”都解释为都解释为“因为因为”,句中的句中的“以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句中的句中的“以以”后是分句,作连词。后是分句,作连词。【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以、以+ +短语(名词短语

2、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因) 作介词作介词2 2、以、以+ +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作连词作连词【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不赂者不赂者以以赂者丧。赂者丧。 赵王岂赵王岂以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一璧之故欺秦邪?怀王怀王以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诸侯诸侯以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答案:答案:四句中的四句中的“以以”都解释为都解释为“因为因为”,句句中的中的“以以”后面

3、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句中句中的的“以以”后是分句,作连词。后是分句,作连词。同步练习同步练习1.1.又又以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悲夫古书之不存2.2.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3.以以其无礼于晋,且貮于楚也其无礼于晋,且貮于楚也4.4.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5.5.樊将军樊将军以以穷困来归丹穷困来归丹6.6.其竟其竟以以此而殒其生乎?此而殒其生乎?7.7.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156156是介词,是介词,23472347是连词是连词( (二二) )动以动动以动修饰?目的?修饰?目的?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

4、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余与四人拥火余与四人拥火以以入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以朝。朝。 垣墙周庭,垣墙周庭,以以当南日。当南日。 作作师说师说以以贻之。贻之。分析:分析:句句“以以”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句句“以以”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看“以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饰,否则表目的。2 2、看、看“以

5、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3 3、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着”,表目的时可译成,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来”或或“用来用来”。【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以死。死。 各各竦立各各竦立以以听。听。敛赀财敛赀财以以送其行。送其行。 举匏樽举

6、匏樽以以相属。相属。答案:答案:句中句中“以以”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句中句中“以以” ” 作作连词,表目的。连词,表目的。( (三三) )与(和)与(和)介词?连词?介词?连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况吾况吾与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有志有志与与力,而又不随以。力,而又不随以。怀王怀王与与诸将约曰。诸将约曰。 吾今吾今与与汝无言矣。汝无言矣。分析:分析:四句中的四句中的“与与”都解释为都解释为“和和”,句句“与与”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前后两项合起来作一个成分,作连词;句句“与与”前后是两项不能同

7、作一个成分,作介词。前后是两项不能同作一个成分,作介词。【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看“与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并列起来共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作一个成分,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2 2、看、看“与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前后的词语或短语能否对调,能则是连词,否则是介词。是连词,否则是介词。3 3、看、看“与与”前后的词语或短语同全句的谓语动前后的词语或短语同全句的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如果前者是动作发出者,后者词之间的关系,如果前者是动作发出者,后者是动作涉及对象,则是介词。是动作涉及对象,则是介词。4 4、看、看“与与”前后的词或短

8、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在前后的词或短语表示的人或事物在表达中是否有主次之分,有则是介词,无则是表达中是否有主次之分,有则是介词,无则是连词。连词。5 5、看、看“与与”前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其它状语,有前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其它状语,有则是介词,无则是可能是连词。则是介词,无则是可能是连词。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宾语。宾语。连词,连词,“志志”与与“力力”并列,作并列,作“有有”的宾语。的宾语。( (四四) )动而动动而动修饰?承接?修饰?承接?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简能简能而而任之。任之。 景公乃下席景公乃下席而而谢之曰。谢之曰。 余扃牖余扃牖而而居。

9、居。 吾尝跂吾尝跂而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分析:分析: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承接;作连词,表承接;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修饰。作连词,表修饰。【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看“而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2 2、看、看“而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之分,表修饰。如果只两个贯的动作,则

10、表承接。次之分,表修饰。如果只两个贯的动作,则表承接。【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扣舷而歌之。扣舷而歌之。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答案: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承接;作连词,表承接;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表修饰。作连词,表修饰。 ( (五五) )则(就)则(就)假设?承接?假设?承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使六国

11、各爱其人,使六国各爱其人,则则足以拒秦。足以拒秦。 河内凶,河内凶,则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则利。利。 虑壅蔽虑壅蔽则则思虚心以纳下。思虚心以纳下。分析:分析:四句中的四句中的“则则”都译为都译为“就就”,句中的句中的“则则”作连词,表假设;作连词,表假设;句中的句中的“而而”作连词,作连词,表承接。表承接。【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看句意。、看句意。“则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虚拟的情况,表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虚拟的情况,表假设;假设;“则则”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一种事实,表承接。前的短语或分句表示一种事实,表承接。

12、2 2、看呼应。有时候,表假设时,前一分句有与、看呼应。有时候,表假设时,前一分句有与“则则”相相呼应的连词呼应的连词“若若”;表承接时,前面一定没有相呼应的连;表承接时,前面一定没有相呼应的连词。词。3 3、看翻译。表假设时,、看翻译。表假设时,“则则”可译成可译成“就就”,也可译成,也可译成“那么就那么就”,表承接只能译成,表承接只能译成“就就”。【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故远人不服,故远人不服,则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文德以来之。 曰师曰弟子云者,曰师曰弟子云者,则则群聚而笑之。群聚而笑之。既其出,既其出,则则或咎其欲

13、出者。或咎其欲出者。 若弗与,若弗与,则则请除之。请除之。答案:答案:四句中的四句中的“则则”都译为都译为“就就”,句中的句中的“则则”作连词,表假设;作连词,表假设;句中的句中的“则则” ” 作连词,表承接。作连词,表承接。( (六六) )何(疑问)何(疑问)副词?代词?副词?代词?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我畏段某耶?我畏段某耶?何何敢言我!敢言我! 何何可胜道也哉!可胜道也哉! 长桥卧波,未云长桥卧波,未云何何龙?龙?姜氏姜氏何何厌之有?厌之有? 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 闻姊家有阁子,且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何谓阁子也?谓阁子也?分析:

14、分析:句中的句中的“何何”作副词,在句中作状作副词,在句中作状语;语;句中的句中的“何何”作代词,在句中作定语、作代词,在句中作定语、宾语或主语。宾语或主语。【辨析方法辨析方法】1 1、从语法上辨别。、从语法上辨别。“何何”作副词时,在句中作作副词时,在句中作状语;作代词时,在句中作定语、主语,作动状语;作代词时,在句中作定语、主语,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这是最主要的辨别方法。词或介词的宾语。这是最主要的辨别方法。2 2、从意义上辨别。、从意义上辨别。“何何”作副词时,译成作副词时,译成“为为什么什么”“”“怎么怎么”“”“何必何必”等;作代词时,译成等;作代词时,译成“哪里哪里”“”“什么什么

15、”等。等。3 3、从相邻词上辨别。如果、从相邻词上辨别。如果“何何”后有后有“能能”“”“可可”之类的能愿动词,这个之类的能愿动词,这个“何何”肯肯定是副词。定是副词。【迁移练习】【迁移练习】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何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夫子夫子何何哂由也?哂由也? 何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事不语,何情不诉!君君何何患焉?患焉? 而又而又何何羡乎?羡乎? 何何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答案:答案:为什么,副词为什么,副词为什么,副词为什么,副词什么,作定语,什么,作定语,代词代词什么,作宾语,代词什么,

16、作宾语,代词什么,作宾语,代词什么,作宾语,代词怎怎么,副词么,副词【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 1】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东犬西吠,客踰庖东犬西吠,客踰庖而而宴。宴。 及在槛阱中,摇尾及在槛阱中,摇尾而而求食。求食。 哙拜谢,起,立哙拜谢,起,立而而饮之。饮之。景公召景公召而而数之曰数之曰 姜出姜出而而赋: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执敲扑执敲扑而而鞭笞天下。鞭笞天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而走。走。答案:答案:表承接表承接表修饰表修饰表修饰表修饰表承接表承接表表承接承接表修饰表修饰表修饰表修饰【巩固练习【巩固练习2

17、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蜩蜩与与学鸠笑之曰。学鸠笑之曰。 今日吾今日吾与与汝幸双健。汝幸双健。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与臣有隙。臣有隙。秦时秦时与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游,项伯杀人。 君王君王与与沛公饮。沛公饮。 吾诚愿吾诚愿与与汝相守以死。汝相守以死。答案:答案:作连词作连词作连词作连词作介词作介词作介词作介词作介作介词词作介词作介词【巩固练习【巩固练习3 3】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以”的用法。的用法。汝不必汝不必以以无侣悲。无侣悲。 臣臣以以险衅,夙遭闵凶。险衅,夙遭闵凶。 吾吾以以捕蛇

18、独存捕蛇独存 以以三保勇而多义,推为长。三保勇而多义,推为长。 往往有得,往往有得,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怀王怀王以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答案:答案:作介词作介词作介词作介词作介词作介词作连词作连词作作连词连词作连词作连词1.1. .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不传也久矣 2 2、而从六国破亡、而从六国破亡之之故事。故事。3 3、余、余之之力尚足以入力尚足以入 4.4.较秦较秦之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5.5.古人古人之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往往有得。6.6.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之过也过也7.7.天天之之亡我,我何渡为?亡我,我何渡为?判断下列句子中判断下列句子中“之之”的用的用法法【巩固练习【巩固练习4 4】11.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的一组是(2008.(2008.湖南湖南) )A.A.因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不如不如因因而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