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衡计分卡在中国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一 、中国绩效评价方法的发展与平衡计分卡的引入20; 中国企业重视绩效评价是最近几年的事。从中国企业迈向市场经济的这 年来看,绩效评价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平均主义思想下的赏罚调剂”阶段:这一阶段几乎没有正式的考核,基 本实行平均主义。只是谁做出特殊贡献则对之有特别奖励,谁犯了重大过失给其 惩罚,以有限的赏罚作为调剂。; “主观评价”阶段:一些起步较早的民营企业,他们认识到必须打破平均 主义,必须实行灵活的评价与分配机制;依据能力与贡献来确定报酬,拉开收入 分配的差距,但是企业缺乏理性管理基础,人情化管理色彩浓郁,考核凭主观感 觉,缺乏标准,考核结果和收
2、入分配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德能勤绩评价”阶段:一些企业认识到考核应当综合考察多个方面,不 仅应当包括工作的结果,还应当包括工作中的能力、态度、出勤率等。目前中国 多数企业的考核都采用这种国家公务员形式的“德能勤绩”模式。但这种考核模 式存在问题是:考核指标庞杂、没有针对性(统一划齐)、没有明确的标准、考 核重点不突出。考核不能真正反映员工的业绩,往往“老好人”、“庸人”考核 分数反而最高。; “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客观、量化的考核可以说是近年来很多企 业管理的重点,用事先承诺的标准来考核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以达到绩效改善 的目的。这种标准是具体的、客观的、基本可量化的。这一阶段是
3、科学化考核的 初级阶段。;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实施的考核都没有超越上述四个阶段的范畴。那么,第四 阶段量化考核与目标考核阶段,就是考核的顶点了吗?我们认为量化考核或 者目标考核他们真正面临的问题在于:我们的绩效考核多大程度上能支撑我们的 战略?是否存在个体绩效与部门绩效的脱节,部门绩效与企业的整体绩效脱节, 继而产生短期绩效同长期发展战略之间的脱节?最后,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 象:从个体到部门,从部门到整体的绩效都俱佳,但企业却面临着危机:企业的 战略未能得到有效的实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这就是绩效与战 略的脱节。; 在多数人看来,绩效考核只不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是“控制”、“激
4、励”、“约束”“监督”的工具,但国际一流公司的实践却表明,绩效考核越来 越多的被用做“战略实施的工具。”绩效考核非常大的作用在于将战略目标转化 为可衡量的指标,然后层层分解,对这些指标加以落实,最后企业从下到上的所 有行为、任务、业绩都在支撑企业战略。最后保证战略同绩效的有机联系。而研究战略实施与绩效评价的关系,国际上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第一, 是依据企业的战略,研究企业未来的成功关键,依据成功关键建立 企业的KPI (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第二, 是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教授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对 KPI 指标体系的述评;KPI 指标体系是
5、实施绩效考核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在建立 KPI 指标时,通常 要先由企业高层对企业未来成功的关键达成共识,在确定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之 后,通过“鱼骨图”对每个成功的关键业务重点及相关的业绩标准及所占比重进 行分析。最后根据该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对与其相应的业绩标准进行再分解,确 定对应于该职位的 KPI 指标。;KPI 指标共同指向了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点,并能够发挥指标本身的责任成果 导向作用,对于纯粹的绩效考核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但是由于指标之间没有明确的内在联系,考核还是太多地定位在部门及其内 部个体绩效的结果,而忽视了部门绩效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组织战略实施之间的关 系,因此这种考核还没能跨越
6、其职能障碍,在如何让员工了解并利用其中内在的 多重相互关系,发挥员工推动组织战略实施的整体优势,使战略的导向牵引作用 贯彻于员工的绩效考核与行为改进方面取得突破。与平衡计分卡相比,绩效考核 的落实层面没有得到战略管理意义的深化。; 目前,平衡计分卡应用与推广的热潮正从国外袭入国内。根据 GartnerGroup 的调查表明,到 2000年为止,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前1000 位公司中有 40%的公司采用了平衡计分卡系统。在最近由William M. Mercer 公司对214 个公司的调查中发现, 88%的公司提出平衡计分卡对于员工报酬方案的设计 与实施是有帮助的,并且平衡计分卡所揭示的非财务
7、的考核方法在这些公司中被 广泛运用于员工奖金计划的设计与实施中。; 在国内,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一次企业绩效管理实践高峰会上,就有众多专 家、学者、企业界人士讨论平衡计分卡的推广与运用问题。研究平衡计分卡的学 者也由最初的管理会计发展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战略管理领域。二、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想;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 Financial )、客户( Customers)、 内部经营过程( Internal Business Progress )、学习与成长( Learning and Growth)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cause-a nd-effect links)(
8、如表一)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 -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 -战略修 正的目标。平衡计分卡中每一项指标都是一系列因果关系中的一环,通过它们把 相关部门的目标同组织的战略联系在一起;而“驱动关系”一方面是指计分卡的 各方面指标必须代表业绩结果与业绩驱动因素双重涵义,另一方面计分卡本身必 须是包含业绩结果与业绩驱动因素双重指标的绩效考核系统(如图1)。之所以 称此方法为“平衡(Bala need)”计分卡,我认为是因为这种方法通过财务与非 财务考核手段之间的相互补充“平衡”,不仅使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 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同时也是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之间、 客观评价与
9、主观评价之间、指标的前馈指导与后馈控制之间、组织的短期增长与 长期发展之间、组织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之间寻求“平衡”的基础上完成的 绩效考核与战略实施过程。发展思路内部蜂营过程 :/L:' -i;学习和成长L整1丄筆fen豈IT嶠电執|人册箱枚告”住避霸产品 址生, 揩标I. 新卢最第壽震在息钥售所舉也歯新卢肘并诒)蛊理有产屈在非山来电力内仁安旷/昂、刘沖1B曲 乘、*読廉曲甞自想营盘倉J.黑举网馨水平口坠持耳字 離本水于即可)3.未草夸嚷直改ttl人資严倉略冃标:叢冃喜户对笛1. 刖葬户腋草2. (款嫌对#f窖户帶BfWl宜总椚阿SB中磁4)闌Sit枷就芳墳时ht岛.1氓(帶忏】研
10、就宅硯卓宴忘充JAIL什勒竜败 &2.客户平對故障區故At的ft® / Itr'flr* (St.北霁户可贰知计篝«f昭冃弄:ATPlfRtniB ' 底与人培养mbi.1: A46(+<Km-U 纽誉习華国州数三、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我们认为,要运用平衡计分卡,一般应具备以下 四个前提条件:;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之一是组织的战略目标能够层层分解,并能够与组织 内部的部门、工作组、个人的目标达成一致,其中个人利益能够服从组织的整体 利益,这是平衡计分卡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提。;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之二是计分卡所揭示的四个方
11、面指标一一包括财务、 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驱动关系。但是这种严密 的因果关系链在一个战略业务单位内部针对不同类别的职位系列却不易找到,或 者说针对不同职位类别的个人,计分卡所涵盖的四个方面指标并不是必须的。爰1 F陆汇务I:代持贰舉询戋扇业第*1 卜-1仲*玄搭标鬥';.U沁止址汀术U油勾I'' 1卡旳HH:店*疋£引Ffl.可喪iWFfF餐面jc n;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之三是组织内部与实施平衡计分卡相配套的其他制度 是健全的,包括财务核算体系的运作、内部信息平台的建设、岗位权责划分、业 务流程管理以及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人力资源管
12、理的其他环节等。;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前提之四是组织内部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是胜任各自工作 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个战略业务单位的组织绩效才有意义。世 > :轴咒虑口杯4拾标卿义累5B-A 萇陲iBUrt華畤料杯%符童井S. 之罚时=于 冷盛崔命和四、在中国企业绩效考核中运用平衡计分卡的障碍;障碍一:如何实现实体考核到个体考核的衔接平衡计分卡强调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并且通过落实在四个方面的指标上为目标 的分解提供行动依据与步骤,但是平衡计分卡所提出的方法模型主要针对SBU或者说是经营实体,并不适用于个人。但是绩效考核既包括实体,又包括个体。在 运用平衡计分时必须考虑如何发展该模型,使得我们能够实现
13、SBU实体考核到个体考核的衔接。;障碍二:如何有效的处理 SBU的平衡计分卡和公司级平衡计分卡的关系 平衡计分卡是适用于一个战略业务单位(SBU的绩效考核模型。但是平衡计分 卡在一个由若干战略业务单位(SBUS构成的组织(企业集团)中,如何实现组 织的战略目标与各战略业务单位的目标之间的动态调整问题上还未形成完善的理 论框架,Robert S. Kaplan与David P. Norton 说,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障碍三:技术层面的障碍首先,平衡计分卡所包含的各个指标的值如何确定?其次,平衡计分卡各指标的权重如何设置?最后如何实现 Robert S. Kaplan 与David P. N
14、orton 提出的“结构问题”,或 者说驱动关系的冋题。五、鲁能科技模型;平衡计分卡的运用 与发展;鲁能科技模型的雏形是我们在为山东鲁能科技集团提供有关薪酬考核咨询过 程中产生的。随后我们经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结合了绩效考核的实际需要和我 们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的KPI指标体系,提出了这一 “以战略导向、基于平衡计分 卡的、KPI指标体系设计模型”。(为了留做纪念,我们特对此模型命名为“鲁 能科技模型”)该模型的发展在于:MM户户品学务*户T'' 产RJ3钝窕牧件鱼皿平汁氐唧图4平衡计分卡的鲁能模型之一:SUB-A冈比平衡ic分卡舵昌維植型之一;第一,我们引入策略目标的概念,以此来
15、衔接战略与绩效指标、公司级战 略与SUB战略。并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延伸至策略目标 的层面(如图2、图3、图4)。在此策略目标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它是企业战 略目标的细化与分解,是某个时段上战略目标的体现,由多个战略业务单位的策 略目标的整合构成企业的战略;另一方面它也代表着该时段企业战略目标需要达集两战畤H标KPI拾标体乘sue-fi广口訂 柯it标若千面鬥平ifi计林鲁能機型平僅计分卡eS&u平斷计分卡畚能橫站平陆计俞卡曾睦施塑析户的奶鼻户風H茶損就播谒时曲财# jlf客貝帝束BT枫润幽祈产品的嵐成的结果,也就是战略业务单位在该时段的战略。根据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
16、, 即四个方面指标的因果驱动关系共同驱动战略,经过分解的策略目标也可以对应 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指标,并依照它们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分别形成同样具 有相互因果关系的财务方面、客户方面、内部经营过程方面与学习成长方面的策 略目标,这样一来在各个战略业务单位之间与整个企业之间就建立了策略目标与 战略的动态关系,使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与战略之间的驱动关系在策略目标与战略 之间得到意义的深化,通过发展平衡计分卡,使其也能够使用于个体考核,能为 个体考核提供指导性框架。;1 、 依据平衡计分卡,结合职位特征和部门的目标,确定个体的考核指标。;2 、 全面分析与判断指标是否是“部门成功关键”、“职位成功关键”。 应当检验与分析职位的考核指标之间的驱动关系。尽可能的确立起明确的驱动关 系。; 第二,通过发展平衡记分卡使其也能够使用于个体考核,能为个体考核提供 指导性框架。;1. 根据平衡记分卡,结合职位特征和部门的目标。;2. 全面分析与判断指标是否能成为“部门成功关键”,“职位成功关 键”。;3. 应当检验与分析职位的考核指标之间的驱动关系。尽可能确立起明确的 驱动关系。; 第三, 将在 KPI 指标体系中确定各指标的值及所占的权重的方法运用到该 模型中,同时引入目标设定的操作方案和中期述职报告,使得鲁能科技模型在绩 效考核上更具有可操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油泵电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打火机包装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存折折印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卡拉胶火腿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医院护理系统传呼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国资投资协议合同协议
- 租厂房场地合同协议书模板
- 石油测井车租赁合同协议
- 租厂房协议书合同电子版
- 物流运输托管合同协议
- 高校太极拳传承困境及对策研究
- 高标农田对项目的理解、解决措施及服务计划承诺
- 皮肤瘀斑的护理查房
- 《视网膜静脉阻塞》课件
- 大学假期安全教育班会
-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设备预防性维护》课件
- 延保服务协议书
- 《电力人工智能样本存储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矿车安全生产培训
- 大宗物业交易居间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