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上学期模拟题_第1页
必修三上学期模拟题_第2页
必修三上学期模拟题_第3页
必修三上学期模拟题_第4页
必修三上学期模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上学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均为单选题,60题每题分,共60分,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生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会使血浆的pH长时间显著下降B.多巴胺、蛋白酶、生长激素、尿素都是人体内环境的成分C.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D.摘除小鼠的垂体后,其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也减少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抗原都是外来异物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HIV主

2、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 B. C. D.3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C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 D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4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田油菜的正常授粉。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是( ) A、喷洒B肥 B、追施N肥 C、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D、以上措施均不可取5.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

3、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6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中的细胞都能传递兴奋并分泌激素 B切断小鼠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小鼠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C下丘脑通过分泌促胰岛激素释放激素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垂体分泌激素的多少,是受下丘脑支配的,因此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7.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代表整个大圆包含。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体液 细胞体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B. 突触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小泡.

4、I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免疫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8下列有关突触的正确叙述是()A兴奋从轴突传递到细胞体只能通过突触实现 B神经元之间一般通过化学信号发生联系C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间隙9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 B C D10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动到靶器官、靶细胞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

5、、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11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间信号传导常见的两种方式;、表示不同的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过程可用方式和表示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到达靶细胞的过程可用方式表示C抗利尿激素和性激素都能通过的方式作用于靶细胞D信息分子在结构1中是细胞外液运输,而在结构2和3中是细胞内液运输12细菌外毒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能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抗毒素。外毒素性质不稳定,脱去毒性后称为类毒素,可用于预防接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外毒素是一

6、种抗原,类毒素也具备抗原的特性B外毒素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属于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注射抗毒素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的记忆细胞D患了白喉、破伤风等外毒素引起疾病的患者,需要注射类毒素加以治疗13、关于大脑皮层及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 B记忆和学习功能是人大脑皮层特有的功能C各种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D若大脑皮层言语区中S区损坏,患者会出现运动性失语症1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行的免疫为体液免疫B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

7、用的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图中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D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15. 右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的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 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C. 如果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D. 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16、对下面有关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的说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 植物根的正向重力生长和茎的负向重力生长都能体现生

8、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的两重性 人体饥饿时,下丘脑发出的有关神经的兴奋可使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增加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都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人体能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胰岛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的原因之一是反馈调节 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以化学信号的形式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 在体液免疫中,感应阶段的细胞间信息传递最活跃,效应B细胞能产生组织胺发挥免疫效应 A只有一个说法对 B不只一个说法对 C所有的说法都对 D没有一个说法是对的17、如右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细胞和细胞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

9、细胞、细胞、细胞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0分析下面有关生态

10、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21.南瓜的花是单性花。某同学用正常的南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花开放后给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号花开放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2号花未套纸袋 B.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C.2号花未涂生长素 D.缺乏只做套袋处理的雌花作对照22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下图表示传入神

11、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纤维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D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三个神经元构成23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A枝

12、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CNAA(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奈乙酸)的浓度24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A多吃蔬菜B多喝豆浆C多吃馒头D多喝水25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26下列有关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合成并释放C免疫系统受损使患癌症的几率大大提高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7右图表示突触结构,

13、在a、d两点连接一个电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b是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B刺激b点,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C刺激c点,电流表的指针只会偏转一次 D若ab=bd,则兴奋由a到b和由b到d的传递速度相同28.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CA血浆CO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29. 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30.下列激素中,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是()A生长素类

14、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乙烯31下列关于种群的正确叙述是()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BC D32、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直接影响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4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B群落演替主要有初

15、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C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42有数字1到8的8个物种,每个物种在生物群落甲、乙、丙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20103200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

16、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43. “人与自然”节目中报道,湖北省麋鹿自然保护区将一只雄鹿和七只雌鹿散放到保护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和观察,这些麋鹿已经适应了野生生活。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无意外灾害,这些麋鹿将发展成为一个自然种群B可以预见,该麋鹿种群发展过程中种群密度将增大C种群发展过程中要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制约和影响D该种群数量将会按“J”型曲线一直发展下去44. 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1t2时间内,种

17、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46. 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竞争、捕食B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47. 以下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在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B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定呈“J”型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48.动

18、物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狼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狼群的年龄组成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49.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A演替进行的时间长短 B演替产生的原因是否含有人为因素C演替进行的初始裸地条件 D裸地形成前原生态系统的类型50. 图示某弧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为捕食者,种群为被捕食者来源状。元。源网B种群的营养级比种群营养级高C种群所含的能量比种群所含的能量高D种群的数量随种群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II卷(高二生物)简答题(共30分,请将答案

19、直接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上)62、(每空1分,共9分)糖尿病有多种病因,如图所示、和是由三种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中不同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不同受体主要分布在胰岛B细胞和靶细胞的_(结构名称),体现了该结构具有_功能。(2)图中所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_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3)图中所示的自身免疫病,其患病机理是_,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4)图中表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Y3)与_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5)在上述三种自身免疫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自身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