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模拟课程设计_第1页
挤压模拟课程设计_第2页
挤压模拟课程设计_第3页
挤压模拟课程设计_第4页
挤压模拟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 题 : 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 系 别 :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业班级 : 11级材控1班 2014年6月第一章 课程设计内容及任务分配- 1 -1.1 概述- 1 -1.2 设计目的- 1 -1.3 设计内容- 1 -1.4 设计要求- 1 -1.5 挤压方案任务分配- 2 -第二章 工艺参数- 3 -2.1 工艺参数的设计- 3 -2.1.1 摩擦系数的确定- 3 -2.1.2 挤压速度的确定- 3 -2.1.3 工模具预热温度的确定- 3 -第三章 模具尺寸的确定- 4 -3.1 挤压工模具示意图- 4 -3.2 模具尺寸的确定- 4 -挤压模结构尺寸的确定- 4 -3.2.2

2、挤压筒结构尺寸的确定- 6 -3.2.3 挤压垫的结构及尺寸确定- 7 -第四章 实验模拟及数据提取分析- 8 -4.1挤压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 8 -4.2 挤压模拟- 8 -4.3 后处理- 9 -4.4分析数据- 9 -4.5 坯料温度对挤压力的影响- 10 -4.6 坯料预热温度对破坏系数的影响- 11 -个人小结- 12 -参考文献- 21-附表 塑性成型计算机模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第一章 课程设计内容及任务分配1.1 概述挤压是对放在容器(挤压筒)内的金属坯料施加外力,使之从特定的模孔中流出,获得所需要断面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有正挤压、反挤压、组合挤压、连续挤压、静

3、液挤压等多种形式。挤压成形能充分发挥金属塑性,获得大变形量,实现由坯料到成品的一次成型。挤压变形能显著改善金属材料的组织,提高制品的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因此,挤压是金属材料加工的一种应用广泛的成形方法,适用于薄壁、细长的管、线、型材的生产,特别是断面复杂的异型材的加工生产。但是,挤压变形也存在制品组织与性能不均、工模具磨损快和设备负荷高等缺点。挤压制品的组织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及形状精度、工模具损耗以及能量消耗都与坯料、挤压工艺、工模具结构尺寸和形状等因素相关。因此,挤压工艺与工模具的设计合理与否是挤压成形的关键。本设计以f140mm棒材(黄铜DIN_CuZn40Pb2)挤压成形为例

4、,研究挤压变形工艺参数、模具结构形状与尺寸对金属流动、变形力等参数的影响,通过DEFORM软件模拟分析参数的合理性。1.2 设计目的掌握挤压变形工具设计方法,巩固挤压变形理论与知识,进一步熟悉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CAE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技能。设计棒材挤压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运用DEFORM软件模拟分析设计参数的合理性。1.3 设计内容(1)运用金属塑性变形理论、金属挤压成形理论与工艺的知识,选择坯料,设计挤压工艺参数。(2)根据挤压变形工具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主要工具,包括挤压模、挤压筒和挤压垫。(3)选择设计参数,制定设计方案。(4)制定设计过程与步骤。(5)挤压成形的CAE分

5、析。1.4 设计要求(1)以挤压工艺参数如挤压初始温度、挤压速度和摩擦系数等,变形工具结构参数如模具锥角、定径带长度待等为设计参数。(2)本设计分组进行,9名左右学生为1组,分组方案见表1。每组学生选择1至2个设计参数,共同设计方案,设计方案9个。每名学生独立完成本组内的1个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3)组内学生共享本组的设计数据,共同讨论、分析设计结果,得出设计结论,共同撰写1份设计报告正文。(4)每位学生独立撰写设计小结,组长着重阐述本组设计工作简况,小组成员着重简述自己工作简况,与报告正文一起装订、提交。1.5 挤压方案任务分配我们设计小组的任务是以工模具预热温度为变化量来探究挤压过程中对各

6、个参数的影响,部分实验参数及成员任务分配如表1-1所示。表1-1 挤压方案任务分配表实验小组学生学号姓名挤压垫摩擦系数挤压筒挤压模摩擦系数挤压杆速度/挤压模锥角/°挤压温度/ºC定径带长度/mm工模具预热温度/ºC第五组组员0.30.3404540050550组员560组员580组员590组员530组员610组员630组员640组长650第二章 工艺参数2.1 工艺参数的设计确定挤压工艺参数时,可以综合考察金属与合金加工时的可挤压性和对制品质量的要求(尺寸与形状的允许偏差,表面质量,组织和性能等),以满足提高成品率与生产率的需要。热挤压过程的基本参数是挤压温度和挤

7、压速度(或金属出口速度),两者构成了对挤压过程控制十分重要的温度-速度条件。在选择挤压工艺参数时,一般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工艺试验,考察产品质量,并参考实际生产的经验值。2.1.1 摩擦系数的确定在横断面上,由于外层金属在挤压筒内受摩擦阻力作用而产生剪变形,使外层金属的晶粒遭到较大破碎,且在挤压制品断面会出现组织的不均匀性。在制品的长度上,也是由于外摩擦的作用,出现组织的不均匀性。因此,设计合理的摩擦系数,对于成功实现挤压模拟十分重要。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本设计取挤压垫摩擦系数为0.3,挤压筒与挤压模摩擦系数均取0.3。2.1.2 挤压速度的确定挤压时的速度一般可分为三种:挤压速度挤压机

8、主柱塞、挤压杆与挤压垫的移动速度;金属流出速度金属流出模孔时的速度;金属变形速度(也称变形速率)单位时间内变形量变化的大小。通常挤压速度越大,不均匀性流动加剧,副应力增大,在挤压制品上会引起周期性周向裂纹或破裂。挤压速度的影响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起作用:第一,挤压速度高,流动更不均匀,副应力增大;第二,挤压速度提高来不及软化,加快了加工硬化,使金属塑性降低;第三,挤压速度的提高,增加了变形热效应,是铸锭温度上升,可能进入高温脆性区,降低金属加工塑性。综上,挤压速度的确定需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在黄铜的允许挤压速度范围内去挤压速度值为40。2.1.3 工模具预热温度的确定挤压时,工模具需要进行预热

9、,如果不预热的话,坯料与挤压模具间温差较大,会产生较大的热转递,从而使坯料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成品件的性能。故设计工模具预热温度为400。第三章 模具尺寸的确定图2-1 挤压工模具示意图3.1 挤压工模具示意图3.2 模具尺寸的确定根据挤压机的结构、用途以及所生产的制品类别的不同,挤压工具的组成和结构形式也不一样。挤压工具一般包括:模子、穿孔针或芯棒、挤压垫、挤压杆和挤压筒。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配件如:模垫、支撑环、压力环、冲头、针座和导路等。本设计主要针对基亚通、挤压模、挤压垫进行结构及尺寸的设计。根据设计任务书,挤压制品的直径为,坯料的规格为,故可做以下设计。3.2.1挤压模结构尺寸的确

10、定模子是挤压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具。它的结构形式、各部分的尺寸,以及所用的材料和加工处理方法,对挤压力、金属流动均匀性、制品尺寸的精度、表面质量及其使用寿命都有极大的影响。模子可以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模孔的剖面形状可分为平模、流线模、双锥模、锥模、平锥模、碗形模和平流线模七种。模子的主要参数如下:(1)模角模角是模子的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它是指模子的轴线与其工作端面间所构成的夹角。根据已知条件挤压模锥角=45°。工作带又称为定径带,是用以稳定制品尺寸和保证制品表面质量的关键部分。倘若定径带过短,则模子易磨损,同时会压伤制品表面导致出现压痕和椭圆等缺陷。但是,如果工作带过长,又极易在

11、其上粘结金属,使制品表面上产生划伤、毛刺、麻面等缺陷。根据已知条件工作带长度l4=50mm。(3)工作带直径d2模子工作带直径与实际所挤出的制品直径并不相等。设计时通常是用裕量系数C来考虑各种因素对制品尺寸的影响。C查表2-1可得。挤压棒材的工作带直径用下式计算: (2-1)式中,棒材的名义直径(mm)。表2-1 裕量系数C合 金C值含量不超过65%的黄铜0.0140.016紫铜、青铜及含铜量大于65%的黄铜0.0170.020纯铝、防锈铝及镁合金0.0150.020硬铝和锻铝0.0070.010查表2-1可知,本设计C值在0.0140.016之间,取C=0.015。代入数据,则有 =(1+0

12、.016)×16mm=16.26mm,取整,则=17mm。 (4)出口直径模子的出口直径一般应比工作带直径大35mm,因过小会划伤制品的表面。又因为=17mm,则=17+(35)mm=2022mm,本设计取=21mm。 (5)入口圆角半径r入口圆角半径r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低塑性合金在挤压时产生表面裂纹和减轻金属在进入工作带时所产生的非接触变形,同时也是为了减轻在高温下挤压时模子的入口棱角被压颓而很快改变模孔尺寸用的。入口圆角半径r值得选取与金属的强度、挤压温度和制品的尺寸有关:对紫铜和黄铜取25mm。且根据已知条件,模孔过渡圆角半径为5mm。 (6)模子的外心尺寸和模子的外圆直径和厚度

13、主要是根据其强度和标准系列化来考虑的。它与所挤压的型材类型、难挤压的程度及合金的性质有关。根据经验,对棒材、管材、带材和简单的型材,模子外径可按照式(2-2)进行计算 D2=(1.251.45) (2-2)式中,挤压棒材的外接圆直径(mm)。根据已知条件,=140mm,取系数值1.45,则D2=1.45×140mm=203mm。 因为本设计中挤压模的定径带长度是固定的的,为l4 =50mm,挤压模的长度H由定径带长度l4 、出口带长度 和模角处水平长度共同确定,因为模角处水平长度为(d1-d2/2)cot45。=90.50mm。出口带长度 可取40mm,则挤压模长度90.50+40+

14、60=190.50mm。3.2.2 挤压筒结构尺寸的确定挤压筒是所有挤压工具中最贵重的部件,由两层或三层以上的衬套以过盈配合组装在一起构成的。之所以将挤压筒制成多层,是为了使筒壁中的应力分布均匀些和降低应力的峰值。挤压筒尺寸的确定包括:筒内径、筒长和各层衬套的厚度。 (1)挤压筒内径挤压筒内径根据挤压合金的强度、挤压比和挤压机能确定的。筒的最大直径应能保证作用在挤压垫上的单位压力不低于金属的变形抗力。显然,筒径越大,作用在垫上的单位压力就越小。再根据产品品种、规格确定筒的内径尺寸。挤压筒内径可按间隙值计算 (2-3)式中,坯料的外径,mm; 是坯料顺利进入又不产生纵向裂纹的间隙值,mm,如表2

15、-2所示。表2-2 筒、锭间隙选择金属材料挤压机挤压筒直径(mm)间隙值,(mm)备注类型吨位,(KN)铝卧式立式冷挤3101.530.20.348340.10.8铜卧式1001003003001351015立式67512012稀有金属卧式41531.531.566.7285220260220260121.5345511.51.5256包套挤压包套挤压光坯挤压立式6651201.521.511.51包套挤压光坯挤压因为挤压示意图所给挤压为卧式挤压机,坯料直径为,故可知挤压筒直径在100300mm范围内,即可知间隙值。带入数据可得:。(2)挤压筒外径 根据经验,一般挤压筒外径是挤压筒内径的45倍

16、,即 (2-4)带入数据可得:,可取。(3)挤压筒长度挤压筒长度可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2-5)式中,挤压垫进入挤压筒的深度,mm; 挤压垫的厚度,mm; 坯料的长度,mm。因为,(将在挤压垫尺寸确定部分给出计算过程),为保证开始挤压时准确定位和挤压杆在挤压过程中保持稳定,可取40mm。带入数据计算得:。3.2.3 挤压垫的结构及尺寸确定挤压垫是用来防止高温的锭坯直接与挤压杆接触,消除其端面磨损和变形的工具。垫片的外径应比挤压筒内径小。但是也不能太小,以防与挤压筒内衬套摩擦加速其磨损。值与挤压筒内径有关:卧式挤压机取0.51.5mm;立式挤压机取0.2mm,脱皮挤压取2.03.0mm,铸锭表面

17、质量不佳的可选更大一些。本次设计采用卧式挤压机,即=0.51.5mm挤压垫的直径按下式计算 (2-6)带入数据计算得:。由于挤压垫的厚度可等于其直径的0.20.7倍,即 (2-7)带入数据可得:,取。第四章 实验模拟及数据提取分析4.1挤压工模具及工件的三维造型根据设计的的几何尺寸,运用PRO/E分别绘制坯料、挤压模、挤压垫、挤压筒的几何实体,输出STL格式。 4.2 挤压模拟1) 前处理 建立新问题:程序®DEFORM6.1®File®New Problem® Next®在Problem Name栏中填写“stick extrusion ”&

18、#174; Finish®进入前前处理界面; 单位制度选择:点击Simulation Control按钮®Main按钮®在Units栏中选中SI(国际标准单位制度)®勾选“Heat transfer。 添加对象:点击+按钮添加对象,依次为“workpiece”、“top die”、“bottom die”和“object 4”,在Object Name栏中填入extrusion workpiece®点击Change按钮®点击 geometry ®点击import®选择extrusion workpiece.stl实

19、体文件®打开;重复操作,依次添加extrusion die,extrusion mandrel,extrusion dummy block,extrusion chamber。 对称面的设定: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workpiece®点击“Geometry”®点击Symmetric Surface®选中一个对称面®点击“+Add”®再选中另一个对称面®点击“+Add”。同样对“top die”、“bottom die”和“object 4”进行对称面设定。 热交换面设定: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work

20、piece®点击“Boundary Conditions”®选择3个热交换面®点击“+Add”。 定义对象的材料模型: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workpiece®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Plastic选项®点击Assign Temperature按钮®填入温度610®点击OK按钮®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dummy block®点击General按钮®选中Rigid选项®点击Assign Temperature按钮®填入温度200®

21、点击OK按钮®勾选Primary Die选项(定义为extrusion dummy block主动工具)®如此重复,定义其它工模具的材料模型(不勾选Primary Die选项);模拟控制设置:点击Simulation Control按钮®Main按钮®点击Step按钮®在Number of Simulation Steps栏中填入模拟步数100®Step Increment to Save栏中填入每隔10步就保存模拟信息®在Primary Die栏中选择extrusion dummy block(以挤压垫为主动工具)

22、4;在With Die Displacement栏中填入步长1®点击OK按钮完成模拟设置;实体网格化:在对象树上选择workpiece®点击Mesh®点击Detail Settings®选择Absolute®将Min Element Size改为2®点击Surface Mesh®Solid Mesh,工件网格生成; 设置对象材料属性: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workpiece®点击Material®点击other®选择DIN-CuZn40Pb2®点击Assign Materi

23、al完成材料属性的添加;设置主动工具运行速度: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dummy block®点击Movement®在speed/force选项卡的type栏上选中Speed选项®在Direction选中主动工具运行,如-Y®在speed卡上选中Define选项,其性质选为Constant,填入数度值50mm/s; 工件体积补偿: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workpiece®点击Property®在Target Volume卡上选中Active选项®点击Calculate Volume按钮®点击Y

24、es按钮。 边界条件定义:在工具栏上点击Inter-Object按钮®在对话框上选择extrusion workpieceextrusion dummy block®点击Edit按钮®点击Deformation卡Friction栏上选中Shear和Constant选项,填入摩擦系数0.5® 点击Thermal®选中Constant选项,填入传热系数或选择传热类型Forming ® 点击Close按钮®点击Apply to other Relations,点击Generate all按钮®点击OK按钮完成边界条件设置

25、;保存k文件:在对象树上选择extrusion workpiece®点击Save按钮®点击保存按钮®保存工件的前处理信息®重复操作,依次保存各工模具的信息。2) 生成库文件在工具栏上点击Database generation按钮 ®在Type栏选中New选项®选择路径(英文)®填入数据库文件名(英文),如stick extrusion ®点击Check按钮®没有错误信息则点击Generate按钮®完成模拟数据库的生成。3) 退出前处理程序在工具栏上点击Quit按钮,退出前处理程序界面。4) 模拟

26、运算在主控程序界面上,单击项目栏中的stick extrusion.DB 文件®单击Run按钮,进入运算对话框®单击Start按钮开始运算®单击Stop按钮停止运算®单击Summary,Preview,Message,Log按钮可以观察模拟运算情况。4.3 后处理模拟运算结束后,在主控界面上单击stick extrusion.DB 文件®在Post Processor栏中单击DEFORM-3D Post按钮,进入后处理界面。观察模拟的结果,提取必要的数据及相关云图、曲线图等。4.4分析数据计算机模拟完成后,小组成员分别导出自己所得的数据,在Ex

27、cel中做出回归分析找到挤压力的最大值。选择破坏系数时对于偏差较大要舍去,尽量选择变化较平稳的一系列数据的最大值。小组成员的数据如表4-1所示。表4-1 小组数据序号分配温度/ºC挤压力/KN破坏系数15303427.92.632550262.04.103560265.38.445801627.23.1255901352.62.3866101211.24.0776301147.93.486401099.73.589650268.96.074.5 坯料温度对挤压力的影响根据表4-1的数据利用Excel画出挤压力工件温度回归曲线图如下图4-1所示。图4-1 挤压力工件温度回归曲线分析:整

28、体上来说,由图4-1的回归曲线可以明显地看出,在530650度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由于坯料的挤压温度逐渐升高,挤压力是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是在模拟过程中个别成员的参数设置不准确或操作错误导致某些点偏离这条曲线的。实验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误差,除去这样的个别误差较大的点,在整个温度变化范围内,挤压力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随着坯料温度的升高,挤压力减小。4.6 坯料预热温度对破坏系数的影响根据表4-1的数据利用Excel画出损伤系数坯料温度回归曲线图如下图4-2所示。图4-2 破坏系数坯料温度回归曲线分析:从上图4-2回归曲线可以看出,挤压坯料温度在530650度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破坏系数趋势基本保持不变,

29、因实验误差的不可避免,有数据出现较大的偏差,但对整体趋势影响不大。说明挤压模具预热温度对破坏系数没有太大影响。个 人 小 结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课程设计是我们材控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专业实训环节,是对我们DEFORM-3D塑性成形CAE应用教程及挤压与拉拔课程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在同组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本次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模拟挤压过程,从导出的数据证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我们组主要的目标是探讨在其他条件均一致的情况下,坯料预热温度的不同,对载荷、破坏系数的影响。我们组每个人的的温度都不一样,我的是550度,经过几天的模拟我完成了我的任务,当大家都完成

30、好任务后,我和另一个组员来负责做此任务书。通过本次设计,我重新熟悉了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公式、制作表格、修改表格等计算机运用技巧;也懂得了如何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资料。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怎样去做一件事情,又怎样做好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合作,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不懂或者不太确定的问题及时的向老师请教,在不断地探索中完成设计。总之,本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收获很大,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熟悉了论文书写内容及格式要求,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熟悉了几种办公软件的应用,使自己的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

31、而且自己的耐心也得到看训练,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要感谢张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及细心的指导。 签名:个 人 小 结本次的棒材挤压模设计,我们组是研究坯料温度对棒材挤压性能的影响。根据本组的方案,我们用统一的挤压工具和坯料进行模拟。首先,根据模拟流程依次输入自己的参数。要求四分之一对称模拟,单元格最小边长2mm(模孔过渡圆角为5mm),比例1.5,距离步长1mm,步数100步左右,每两步保存一次。我在机房三天时间,反复模拟了多组数据。在提取数据时发现其最大损伤值8.40,最大压力265.3MP,坯料温度560。本次设计,我的任务是准备说明书的手写稿,以便其他的同学排版。我主要参考的是金

32、属塑性加工学。由于每个公式、数据,都得有出处,这锻炼了我查找资料,分析数据的能力。当然,这无疑也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了解。本次设计我认为,每次模拟都是对我们的耐心的一种考验。因为,每次的模拟耗时太长,这需要我们整天的呆在机房。由于本组的分工明确,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对课本的回顾,有利于我更好地学习。当然,在本次的模拟中,我也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没有解决因间隙而存在的网格重新划分问题;再者,在提取、分析数据时不熟练;还有手写稿的内容并不是太细致。如此种种,反映出我对相关知识的所学、所感,还有很多欠缺。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努力学习,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签名:个 人 小 结这次为期两

33、周的棒材挤压模设计结束了,我们组研究胚料温度对棒材的载荷、破坏系数的影响。首先在拿到设计任务书时,我们分配了各自的设计变量,我的胚料温度是580。然后运用proE绘图设计软件绘制胚料和挤压模。而后运用DEFORM软件进行挤压模拟实验,在模拟在输入参数,要求四分之一对称模拟,单元格最小边长2mm(模孔过渡圆角为5mm),比例1.5,距离步长1mm,步数100步左右,每两步保存一次,最后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模拟出结果。在提取数据时发现其最大损伤值为3.12,最大压力为1627.2MP。本次设计,我的主要任务是论文的编辑排版,在本次设计中,最后的论文排版工作看似简单,却也要投入精力认真仔细才能完成。在排

34、版的过程中,运用到了word和Excel软件的使用,还有一些特殊数学公式与图片的插入,在排版的过程中将这些软件的功能重新学习与运用起来,也懂得了如何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资料。在本次的设计中,首先锻炼了我的耐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DEFORM模拟花了大量时间,我们要耐心等待,后期排版中,字体与段落格式要求很严格,需要我们耐心仔细去完成。在设计中我也发现我对相关知识的欠缺。在后期的学习中,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签名:个 人 小 结本次设计课题为计算机辅助棒材挤压模设计。通过研究坯料温度对最大应力及破坏系数的影响。通过组内任务分配,我的任务是用计算机模拟坯料温度590分析应力及破坏系数

35、的情况。通过组内分工以及商量我们确实了模拟方案,根据任务指导书确定坯料尺寸为140300mm,挤压制品16mm,并且依次确定了挤压模、挤压垫及挤压筒尺寸参数其它工艺参数为挤压垫摩擦系数0.3,挤压筒挤压模摩擦系数0.3。在设计以及模拟过程中在设计过程中,我与同学分工合作,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不懂或者不太确定的问题及时的向张金标老师请教,在不断地探索及学习中中完成设计。通过ProE画实体图以及DEFORM对棒材挤压过程进行了模拟,实验通过对DEFORMD的常规操作,通过对坯料进行挤压变形,验证书本中学习的挤压变形原理。另外我了解到了采用DEFORM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黄铜挤压过程中

36、的挤压力、温度、挤压速度、应力和应变,输出便于观察的各种等值线图,形象地展示黄铜棒材热挤压变形的过程,验证了挤压变形的特点。让我了解到在课程设计中友好的与组员进行合作,懂得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相互讨论的必不可少性。 签名:个 人 小 结此次的课程是利用让我们熟练运用Deform运行挤压模拟,在课程实践中每位同学都必须处理好自己的数据,只有在数据正确,完整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任务,所以每个人都必须团结,认真还有积极。 首先老师给了我们分了小组,每个小组必须合理安排每项任务数据,有的小组是挤压温度不同的,有的是挤压材料不同。而我们这组的变量时挤压工模具的角度不同,所以在每个人的所作出的模具是不相同

37、的,要处理好数据,并计算出所需要的数据。 得出所需要的数据后运用CAD绘出模具,在利用DEFORM挤压模拟软件处理,这个阶段是比较漫长的,如果数据出现错误,计算机就不能执行,所以对待所有数据都必须严谨。 DEFORM操作也是复杂的,每一步都必须做到,包括选择材料,设置温度,网格等,这就需要我们要有一颗良好的心态对待,不然很难完成,或者要走很多弯路。 签名:设 计 小 结这次课程设计的是挤压制品为16mm,坯料140×300mm。首先是制图,通过CAD软件设计了坯料,挤压模,挤压垫,挤压筒四个几何实体。设计部分的大小要通过数据的计算才可以确定。其次是将这些实体图带入到deform软件中

38、做前处理,我做的是第七组,变量选择的是坯料温度530。需要注意的是网格划分是绝对网格划分,通过将单元格最小边长设计为2mm,比例1.5而得到的。 后处理通过对图像的观察运动,观察处处理结果,提取最大破坏系数和最大载荷数据,交给组长。 个 人 小 结本设计为计算机辅助棒材挤压模设计。本组主要研究不同温度对挤压力和破坏系数的影响。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挤压工艺参数的设计以及不同变量设计方法巩固挤压变形理论和知识,进一步熟悉数值模拟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设计我懂得了不同的变量对棒材挤压的影响,同时,也让我熟悉了Pro/e、AutoCAD、Word、Excel等软件的操作。虽然收获很多,但也发现了自身很

39、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未把握好。不能尽快把设计蓝图勾画出来,走一步算一步,导致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2.没有频繁与指导老师讨论。导致走了很多弯路,进行了多次返工。3.软件的运用不够熟练。通常是边做边学软件,效率很低.4.没有越来越紧的状态。尤其是最后的那几天,课程设计越到最后阶段,感觉特心烦,也许是考研的原因,前紧后松,觉得前面做了不少,后面可以放松了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体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保持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高效和正确率。这次课程设计也让我对DEFORM软件的操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我以后的毕业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签名:个 人 小 结十几天的材料成型计算机模拟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