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2018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二课 词二首-测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苏教2018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二课 词二首-测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苏教2018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二课 词二首-测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苏教2018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二课 词二首-测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2019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词二首1. 解释以下加线的词语。1殷勤问我归何处2我报路长嗟日暮3风休住4八年风味徒思浙5殊未屑6英雄末路当磨折1情意恳切的样子2报告,答复叹息3不要4只,仅仅5爱惜,介意6遭受磨难、挫折此题考察学生解释诗歌中重点词语意思的才能。这题不难,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结合题目要求和课文注释就能很好答题。这里注意“徒的解释。2. 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答复以下问题。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词的上阕一、二两句所描写的情景。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答复?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

2、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题1】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吼叫,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小题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小题3】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具有大鹏高飞之志。此题考察学生描绘诗句画面的才能。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

3、略的内容补充出来。注意不能翻译诗句。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是: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吼叫,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此题考察学生理解重点诗句、把握诗人情感的才能。这类题型,读懂诗歌,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句意思,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关键的字词等方面来理解诗人情感,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绝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因此,通过分析可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

4、有惊人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答复,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此题考察学生分析诗歌运用典故这一表达技巧、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才能。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详细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络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通过分析可知

5、,这首诗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具有大鹏高飞之志。3. 阅读秋瑾的?满江红?,答复以下问题。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题1】上阕写佳节美景,并以外在自然景观的娟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下阕由大方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的痛苦,层层推进,将一个“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女词人形象活画出来。【小题2】表现中秋风光的娟秀明丽,把表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表达自己初离家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

6、青春蹉跎无可奈何的失落幽怨之情。此题考察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才能。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再结合重点句子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这首词上阕写佳节美景,并以外在自然景观的娟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幽怨之情。下阕由大方激昂的自白到知音难觅的悲叹再到寂寞自伤的痛苦,层层推进,将一个“梦醒后无路可走的女词人形象活画出来。此题考察学生理解诗歌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才能。这类题型,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掌握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这首词作于1903年。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为

7、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的意思是: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表现中秋风光的娟秀明丽,把表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的句子杂用在一起,表达自己初离家时的矛盾心情,既有冲破羁绊的喜悦,也有佳节独寓客栈、青春蹉跎无可奈何的失落幽怨之情。4. 渔家傲李清照雪里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释】沈:同“沉。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的屑沫子,也叫浮蚁,后来衍为酒的代称。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

8、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作者写梅,上阕和下阕手法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小题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衬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小题2】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剔透,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得意;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小题3】上阕主要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用“寒梅点缀“香脸半开“玉人浴出直接描绘寒梅初放的明艳娇媚;下阕那么转用侧面衬托,以月色玲珑、金樽绿蚁、群花来衬托梅的雅洁不俗。此题考察学生理解诗句内

9、容、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才能。这类题型,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句意思,抓住诗句中描绘的主要景物,分析其特点。答题时,既要答出诗句所绘详细景象,又要概括出景物特征。这首词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的形象;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衬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因此,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此题考察学生辨析诗歌采用的修辞手法、赏析重点诗句的才能。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掌握各修辞手法比喻、比较、借代、夸大、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的特点及其作用,结合重点诗句和题目要求答题即可。其答题格式为:修辞+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通过分析可知,这首词运用的修辞

10、手法有: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剔透,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得意;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此题考察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手法技巧的才能。这类题型,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题,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手法技巧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比照衬托等的特点及其作用,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作者写梅,上阕和下阕手法各有侧重,上阕主要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用“寒梅点缀“香脸半开“玉人浴出直接描绘寒梅初放的明艳娇媚;下阕那么转用侧面衬托,以月色玲珑、金樽绿蚁、群花来衬托梅的雅洁不俗。5. 给加线字注上汉语拼音。

11、嗟谩拭胸襟   磨折     莽红尘ji màn  shì jn  zhé  mn此题考察学生给汉字注音的才能。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腔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这里注意“莽的拼音。6. 1李清照,         代女词人,号           ,作品有?        ?,渔家傲是   

12、         。2秋瑾,           代民主革命女烈士,自称          。3清晨站在海边,看着天空连接着云霞,又与晨雾连在一起,显得曙色朦胧,正如李清照在?渔家傲?中“                   ,              &#

13、160;    所描绘的一样。4词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借鹏抟九天的风力,吹到三山,抒发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词句是:                   。                    ,                    。5在?满江红?中,词

14、人秋瑾以深化浅出的自我写照,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转变的词句是:                  ,                  ;                  ,                &

15、#160; 。6人在遭遇挫折时,需要有承受磨难的勇气,将磨难当成是一种人生历练,正如秋瑾在?满江红?中所表达的那样:                 ?               。7?满江红?中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的词句是:                      ?1宋易安居士   漱玉词  词牌名2近  鉴湖女侠3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4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5身不得  男儿列  心却比  男儿烈6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7莽红尘何处觅知音1此题考察学生识记作家作品、理解词牌的才能。识记作家作品,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