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课标要求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简述古代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目标导航目标导航1.了解孔子的生平,探究孔子一生的追求目标。2.概括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明确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3.结合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影响。基础落实壹深化探究贰内容索引内容索引达标检测叁基础落实壹1.少年学礼(1)苦研诗书礼乐,以传承_为己任。(2)三十岁时精通“_”,开始收徒讲学。2

2、.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3.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修_。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答 案礼乐文化六经春秋思维点拨孔子出生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起初学习“六艺”,十五岁立志学习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1.背景(1)春秋时期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违背_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2.内容(1)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_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2

3、)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_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收重税。(3)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二、开创儒家思想二、开创儒家思想答 案周礼立国立身德和礼历史认识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思维点拨中庸思想是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1.教育对象:孔子开创_,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学

4、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3.教学方法(1)注重因材施教。(2)注重言传身教。4.编修典籍:编修诗书礼乐易春秋。弟子们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_,成为儒家经典。三、古代大教育家三、古代大教育家答 案私学论语史论要旨“仁”和“礼”贯穿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是教育思想中仁的体现和度的考量;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且需将仁礼完美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则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仁)和礼的示范作用。1.对中国(1)古代政治:孔子编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_的理论基础。(2)古代文化:“六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3)古代教育

5、: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_、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2.对世界(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_、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2)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_被翻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四、对后世的影响四、对后世的影响答 案传统政治教育内容朝鲜论语易错提醒各诸侯国未采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并非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是由于春秋时期各国连年战争,而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需要。当时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

6、要。知识图示返 回深化探究贰史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史料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主题一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史料解读(1)从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可知,孔子的政治主张是“为政以德”“克己复礼”。(2)史料二中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具体要求是不符合礼教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答

7、案主张以德治民;维护周礼。(2)史料二表明孔子是怎样看待“仁”和“礼”的关系的?答案“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答 案史论总结评价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类别思想主张评价政治思想“克己复礼”目的是改变春秋时期的混乱,匡正社会秩序,但社会变革是不可阻挡的“仁者爱人”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庸思想协调礼和仁的关系,强调和谐完美,有利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推广“成人”、成“君子”培养博学明礼的高素质人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对后世教育影响深

8、远史料一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史料二伏尔泰:“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主题二孔子的思想地位和影响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其地位不断提高。(2)史料二中伏尔泰认为孔子的思想有益于理智,照亮了世界的前进方向。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

9、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答案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2)伏尔泰所说的“他”是谁?他的思想对世界有何影响?答案孔子。儒家经典传到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汉文化圈;并对欧洲启蒙思想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答 案史论总结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2)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汉代开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经历代损益积淀,已渗透到社会

10、秩序和个人行为中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4)在教育方面,孔子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而且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5)孔子的思想对亚洲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8世纪以后,儒学传到西欧,法、德等国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返 回达标检测叁1.孔子总结人生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七十岁时,他主要A.热衷于从事

11、政治B.专门研读六艺C.专心从事教育和整理古典文献D.成为靠传播周礼为生的儒者答 案1234解析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专心致志从事教育,整理古典文献。解 析2.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如“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那么,“仁”的思想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就是“和而不同”C.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D.认为“过犹不及”答 案1234解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答案为A项。“和而不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

12、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排除B项;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排除C项;认为“过犹不及”是孔子的中庸思想,排除D项。解 析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B.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答 案1234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广泛,逐渐扩展到全世界。材料的描述表明孔子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典型的教师形象,被广泛接受。解 析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天子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