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202X_202X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目标导航目标导航1.了解李四光少年时代的生活,分析其树立远大志向的社会根源。2.概括李四光在地质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明确其在地质学领域的重要地位。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在推动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开采方面的突出贡献,认识其伟大的品质。基础落实壹深化探究贰内容索引内容索引达标检测叁基础落实壹1.留学日本:学习造船专业,学成回国后被赐以“_”,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之一。2.留学英国:初学采矿,后改学地质,经过几年勤奋学习,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3.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祖国培养地质人才。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答

2、 案工科进士思维点拨矢志“科学救国”的信念是李四光两度出国,两度回国服务的关键动力。1.创立地质力学(1)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提出大块大陆运动的_假说。(2)抗日战争时期:发表论著,介绍自己对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不同类型构造体系的测定和推论,并在_一书中,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个名词。(3)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作了题为_的学术报告。地质力学作为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4)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_一书,该书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二、为中国地质力学奠基答 案方向性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新华夏海的起源地质力学概论易错提醒地质力学是

3、李四光在批判已有地质理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并不完全是“土生土长”的学说,其真正确立的标志是地质力学概论一书的正式发表。答 案2.其他科学领域(1)在古生物学研究方面:李四光通过对大量 化石的研究,创立了 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在冰川学的研究上,确定中国_的存在,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第四纪冰川 科化石鉴定重点精讲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农业生产的重大意义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对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1.推动中国石油的开发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

4、继找到了大庆油田、_、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国摘掉了“_”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三、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答 案大港油田贫油史论要旨中国发现石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的重要意义:政治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在能源上卡中国脖子的状况。经济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推动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1)铀矿:李四光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_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2)地震:晚年对_的生成和预测作了大量的研究,有效地加强了各种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3.李四光的地位(1)是我国杰出的_、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中华人民

5、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2)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答 案铀矿地震地质学家知识图示返 回深化探究贰史料一主题一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及贡献图一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图一第四纪冰川遗迹研究图二考察第四纪冰川图二考察第四纪冰川图三李四光图三李四光“推翻洋人的断言推翻洋人的断言”图四大庆油田图四大庆油田史料二李四光对研究冰川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1921年,他带领学生在野外实习时,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

6、的图一、图二说明李四光通过对第四纪冰川遗迹的考察和研究,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图三、图四反映出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2)由史料二中的可知李四光通过实地考察,打破了中外国科学家的错误结论,反映了李四光不迷信权威的探索精神。问题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李四光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答案成就: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2)通过史料二说明李四光发现第四纪冰川的过程表现了科学家的什么精神?答案精神: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等。答 案史论总结李四光的贡献(1)地质力学研究李四光长期致力于中国地质的研究与勘探,创立地质力学理论,是公认的地

7、质力学奠基人。(2)运用李四光运用其地质力学理论,提出一整套寻找石油的理论与方法。我国勘探部门据此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胜利等大油田,使中国一举摘掉“贫油”的帽子,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李四光还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寻找铀矿资源,为发展我国核能事业作出了贡献。他还运用这一理论,对地震预报工作展开了有效研究。(3)通过对大量 科化石的研究,创立了 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4)在冰川学的研究上,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最终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四光亲自组织指导冰川专业人员开赴西南三线地区,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等重大工程服务

8、。史料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中国地质行业最高层次的荣誉奖,于1989年1月设立。这一奖励以世界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创立地质力学,从理论上推翻“中国贫油”的谬论,对我国科学和地质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励中国的地质工作者献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共有四个奖项: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李四光地质教师奖和李四光特别奖。主题二评价李四光史料解读史料中的是说李四光在地质力学理论方面的贡献。是说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的贡献。是说能促进地质科学人才的培养和地质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推动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问题思考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设立李四光

9、地质科学奖的原因。答案一是李四光为中国的地质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国科技工业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二是为促进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人才。答 案史论总结评价李四光(1)科学贡献: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20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地质科学研究,并创立具有世界影响的独立学派地质力学。他在冰川学、 科化石的鉴定等领域也有独特建树。(2)理论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服务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把主要的研究重心放在寻找国家急缺的矿产资源上,成功地指导了寻找大庆油田等大

10、油田和铀矿资源的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又根据防震减灾的需要,在地震预报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明显进展。(3)总体评价:李四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科学,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李四光不迷信外国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与杰出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李四光“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志向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也是青年学生的人生楷模。返 回达标检测叁1.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主要原因是A.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B.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C.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D.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答 案1234解析A项与题干无

11、关,B项叙述与史实不符,C项是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D项符合题意,故选择D项。解 析2.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下列哪些领域贡献特别突出量子力学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A. B.C. D.答 案1234解 析解析题干考查史实,可联系教材解答,李四光在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地质力学,李四光是世界地质力学的奠基人,古生物学方面,他创立了 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提高了鉴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冰川学方面,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答案为A。3.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勘探石油重大工程建设勘探煤炭预测和预防地震A. B.C. D.答 案1234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李四光的主要贡献,都是,故选D。解 析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材料二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起来的大庆油田,是根据我国地质学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