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新加坡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新加坡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新加坡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新加坡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01,2009第25卷J O URNAL OF E D UCAT I O NAL I NST I TUTE O F JI L I N PR O V I NCE Vol 125(总205期Tot a l No 1205本文由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S DYY06087项目资助完成。收稿日期:20080902作者简介:秦连杰(1974,男,山东临沂人。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管理与理论。徐惠忠(1961,男,山东青州人。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研究方向:研究生创业与就业教育。新加坡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秦连杰徐惠忠(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要: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创新与创业教育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新加坡高校在这些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成果。本文根据在新加坡工作期间的见闻和实际调研的部分资料,对该国几所主要高校在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对国内的教育改革有所裨益。关键词:新加坡;创新教育;创业能力培养;教育改革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0901002002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

3、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大学作为创新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强大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在新世纪中,大学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仅仅限于提供人力资源、知识储备和智力支持,还需要同时面对知识经济的主战场,直接参与知识经济的创建过程,或者通过输出知识资源和知识资源载体的人才,参与到知识经济建设中。这就要求大学必须将学生当作知识经济的资源和生产力看待,必须突破过去那种“教学、研究、服务”的三重功能定位,1而应当成为集知识传授、创造、知识经济载体“创业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此,国内外各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教育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

4、育与实践等方面作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只是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目前还处于“全球创业观察组织(GE M ”所统计的平均水平之下,2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新加坡,政府面对当前激烈的区域与国际竞争环境,旗帜鲜明地大力宣传与推广创新及创业教育。极力推崇以知识、创新及才能,而不是用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上至政府下至学校、企业,都纷纷采取行动,改善创业环境,加强创新教育及训练,着力培养创新意识。目前,新加坡有“全国创新行动计划”,以及由总理亲任主席的“研究、创新及创业理事会”。3新加坡各名校也纷纷设置创新方面的专业课程,联合开展创业与创新合作项目,组织创业培训,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研讨会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5、举措有:新加坡国立大学建有“国大开创网”以及“创新与科企管理中心”;南洋理工大学建立了“南洋科技创业中心”,在全校设立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项目等。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创网(NUS Entrep reneur 2shi p 4始创于2001年,目的是利用高校群组优势,提供学生创业与创新教育和研究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校创业文化的发展。该项目含有创新创业研究、创业教育、创业实践与合作、创业风险评估与支持等功能。组织结构由国立大学海外分校、国立大学企业联络办公室、国立大学创业中心、公司单元以及公司服务部门等五大部分组成。其中,为培养本科生的独立创业精神和建立丰富的资源,新加坡国立大学迄今为止设立了五个海外分

6、校,分别位于美国硅谷、美国费城及周边地区的“生物谷”、中国上海的复旦大学、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以及印度的2班加罗尔大学。在海外分校就读的大学生,一方面可以在当地知名的合作院校修读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另一方面也在高科技公司实习,以获取宝贵的创业实践经验。1999年开始举办的Start-UpSinga2 pore商业计划竞赛,到2006年,已经促成了50多家企业的成立;2006年,学校还首次举办了I dea t o Pr oduct竞赛。该项目为研究团体、企业与政府部门提供了交流的渠道,并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与管理,为科研成果的对外宣传、推广以及转让提供支持。另外,国立大学(NUS非常重视创新成果的市

7、场化,在校内设立有“企业培育所”,为国大教师和学生在校园内提供全面的创业环境,包括基本设施服务、专业管理服务等,鼓励师生依据现有的创新成果设立公司,形成科技产业链。1997年前(包括1997年共设立有9家科技企业,1998年到2001年,每年新设科技企业达到10家左右,2003年到2005年,每年新设科技企业多达20多家,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这些科技企业一般招聘大学实习生到这里工作,既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也让实习生学习创业技巧和感受创业氛围。“培育所”实行对外开放,允许一些知名公司在此设立办事处,以便让年轻企业家与这些知名公司交换知识、联络感情、建立合作关系和营销网络。该校校长施春风教授还提出“

8、环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开创网”的倡议,以便集中各种与创新和创业有关的计划,探讨最佳实践法和知识产权课题,或举办科技展览等,并希望在环太平洋地区大学联盟成员间建设一个“创新与创业中心”网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设有科技创业中心NT C,该中心由南大(NT U与新加坡政府经济发展局于2001年共同创办。目前设有面向社会的创新与创业硕士课程,旨在培养勇于创业、敢于创新、具有凝聚力和领导力、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创新型企业家或经理人。授课内容涉及创业运筹及商业计划的撰写、新创企业营销、创业融资、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评估、新创及成长期企业的财务与人事管理、公司财务、

9、兼并与收购等,并进行诸如“借助计算机对商业计划的实施”以及“企业成长的管理”等模拟实践活动,经常举行创业特别话题系列讲座,邀请新加坡政商界领袖、海内外知名企业家、杰出创业学者、风险基金公司、天使投资人、知识产权顾问等,前来南洋科技创业中心演讲,交流新创业理念与经验。该校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很有特点的一个项目是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on Ca mpus (URECA。5该项目通过设立“校长奖学金”和“URECA特殊贡献奖学金”,从南大本科生中(四年制23年级的本科生或3年制2年级的本科生选拔部分优秀学生参加教授或者其课题组的科学研究项目,使本科生在学

10、习期间就可以有机会近距离地参加大学教授的研究团队,得到专业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以及创新意识,创造独特的校园科研文化。项目执行过程为期8个月,要求学生科研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10小时。该项目自2004年创办以来,已有1000多名优秀大学生获得资助,取得了良好效果,很多大学生在高水平国际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并有多名同学在国际性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励。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的创业教育与实践也做得很有特色。该学院成立于1963年,由民办学院发展而成,目前已纳入政府管理,是亚洲一流的综合性学院。该学院为全校学生开设了5门跨专业领域的课程,企业入门就是其中之一。除了课程教学外,该校还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创业活动。学生进入二年级时,每个人都要参与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设计。他们组成35人规模的团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头脑风暴、市场调研、制作模型或撰写商业计划等活动;在学生完成设计作品(或创业计划后,由学校组织评审,优秀项目能够得到创业教育学院提供的每项3000新元的资助,帮助学生团队真正实施自己的创新或创业项目。到目前为止,该校已经有40多个学生创业项目实施成功。总之,新加坡各名校在政府倡导创新经济的大背景下,积极投入高校创新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浪潮之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举措,如成立专业创业与创新中心,设立创业与创新硕士课程项目,组织进行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