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河流概括_第1页
湖南河流概括_第2页
湖南河流概括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湖南河流概括第一大河流湘江,湘江发源地是广西灵川县海洋山,总长856公里。省内流域面积是8.53万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一大河流。第二大河流是沅江(最长),发源于贵州云雾山,总长1033公里。省内流域面积是5.19万平方公里。第三大河流是资水,发源地是广西的资源县,总长653公里,省内的流域面积2.67万平方公里。第四大河是澧水(最短、生态河),发源地是桑植,总长388公里,省内的流域面积是1.86万平方公里。洞庭湖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面积3968平方千米。 主要由东洞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横岭湖、漉湖等湖泊组成。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湖

2、南四大河流都流入洞庭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一起也合称南洞庭湖,目平湖也称西洞庭湖。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目前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可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湘江概况 湘江,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又称湘水。主源海洋河,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经17县市,在湘阴

3、濠河口分为东西两支,至芦林潭又汇合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蒸水、涟水等。多年平均入湖水量713亿立方米。湘江支流众多,部分支流水土流失较重。零陵以上为上游,流经山区,谷窄、流短、水急,雨期多暴雨,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占25%左右。零陵至衡阳为中游,沿岸丘陵起伏,红层盆地错落其间,河宽25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200吨驳轮。衡阳以下进入下游,河宽500米1000米,常年可通航15吨300吨驳轮,沿河泥沙淤积,多边滩、心滩、沙洲。长沙以下为河口段,常年可通航50吨500吨驳轮,多汊道和河成湖

4、泊。河口冲积平原与资、沅、澧水的河口平原连成宽广的滨湖平原。湘江流域资源丰富,矿产以煤、铁、锰、铅、锌、铜、锑等为主,湘潭是中国著名的锰矿区。水利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总蕴藏量470多万千瓦。流域内建有欧阳海、千金庙、双牌等大型水库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建的东江水电站(装机容量50万千瓦)。此外,还有大中型水利工程145处,设计灌溉面积64万公顷,其中韶山灌区7万公顷。农副产品以稻、薯、烟、茶、大豆为大宗。资江资水,是资源县境内最大的一条河,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东北麓,浩浩北去,流入湖南省境内,最后注入洞庭湖,属长江水系。资水漂流河段自资源县县城下游5公里至梅溪乡胡家田,全程22.5公里

5、,下45个滩,拐31道湾,既有自己别具一格的雄伟险峻,又有桂林漓江的清纯秀丽。著名诗人贺敬之盛赞"资水漂流,华南第一"。资水两岸植被保护良好,流量、流速相对稳定,似一条玉带穿梭于奇山峻岭之间。漂流风光旖旎的资水,犹如步入一条长长的山水画廊。两岸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云烟缥缈,竹木葱笼,山花烂漫,水鸟低飞,莺啼婉转。江面鱼鹰竹筏穿梭于清澈江面;江畔竹篱茅舍,掩映于翠绿丛中,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倒影映水底,彩石铺河床。江流水急,清澈见底,鱼游水中,历历可见,白浪扑面,清风徐来。乘舟或漂流而下,山随水转,舞伴舟行,三弯九折,舟移景换。远望,"山重水复疑无路";近

6、前,"柳暗花明又一村",浪拍衣衫,亦惊亦喜,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令人心旷神怡,惬意莫名。沿岸景物琳琅满目,奇观迭出,"风帆石"、"玉屏山"、"三娘石"、"神象饮水"、"万马饮江"、"美猴王醉卧沉香寨"、"大将军骑马镇天门"千姿百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妙趣横生,令游人击掌叫绝,叹为观止,顿生"资水归来不游江"之感。行舟漂流资水河段,船泊两岸,移步进入资水天门景区。驻足抬眼,但见奇峰耸峙,竹木葱笼,绿树红楼,交相辉

7、映,自然景色、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各具特色。往北,可攀援悬崖峭壁,拾人工凿出的1098级石级而上,登上海拔627米,四面刀劈斧削、亘古人迹绝至的神仙寨顶。既可饱览山上原始森林真迹,又可俯瞰远眺东、北、南面资江景观。往西,沿山崖石脚而上,蓦然抬首,顿见巨大石峰从顶至底被拦腰截断,形成一道184米、宽不足2米、高50余米的石隙,这就是莫不令游人称奇的"西面一线天"。往东,进入"天下第一药谷"-百万谷。沿群峰对峙间的一条山涧幽径盘旋而上,可闻万千奇药异草灵气,可抚交织古藤老蔓之干,可掬汩汩流出,丁咚有韵仙泉,可静听幽林百鸟啁啾之乐,穿越"东面一线天&q

8、uot;,上"天脊",下"天梯",尽览水光山色,饱吸伸手可掬的清新空气,洒下一路欢声笑语,恋恋不舍地向资江许诺:"再见"。 资水除具有原始、古朴、幽野的特色外,更富有一种灵动、秀丽之美。沿江分布的60多处景点,古怪稀奇,美不胜收,其中"风帆石"、"神象饮水"、"火炬山"、"将军骑马镇天门"、"资江大佛"等景点形神毕俏,堪称绝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沅江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县的云雾山鸡冠岭,于常德市德山汇入洞庭湖。全长

9、为1033公里,流域面积98163平方公里。三千里沅江自西向东注入八百里洞庭,流经桃花源风景区长达69公里,学峰、武陵山脉一南一北夹峙两岸,使沅江既有三峡之险,又有钱塘之秀,号称“湖南的漓江”,也是“捕鱼为业”的武陵渔川。 这条三湘四水中最长最清的河流,永远闪耀着历史和文化的光芒。历代著名的文豪武将如涉江的屈原、征蛮的马援、流放的李白、摘守的王昌龄、贬官的刘禹锡、宦游的袁宏道等临清流而赋诗,这一连串日夜奔涌着的自然历史和文化遗迹无不增添了她的凝重。沅水两岸那极富湘西民居特色的吊脚木楼也许是人们憩息的家园。  从桃源县城到五强溪,百里沅水风景如画,被誉为武陵渔川。两岸岩峰如林,映江而出

10、,争奇斗趣,时而亭台楼阁,隐弱于万山丛中。江边岸壁,翠屏花坂,苍艳入画,形成了一道天然秀丽的沅水风光线。澧水,据湖南志·地理志记载:“澧水有东、南、北三源,分别出源于湖南的桑植县和湖北的鹤峰县。合流后,往东流经桑植、永顺、大庸、慈利、石门、临澧及津市等八县市,最后由小渡口入洞庭湖。干流从发源地到小渡口长378公里,流域面积18900平方公里,占全省部面积的百分之九弱。” “南州之美莫如澧”,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这样赞颂澧水之美。“沅有澧兮澧有兰”,爱国诗人屈原也这样赞美澧水。澧水,因澧水上游有“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故得“澧水”芳名。  澧水,据水经注解:发源于

11、桑植县大公山的七眼泉(近年来,有人考证,澧水北源头在岔角溪里的大泉)。 又据湖南永定县乡土志载,澧水原有九澧之名,及至洞庭入江,故同一水,在澧州曰澹澧、涔澧,在石门曰渫澧,在慈利曰娄澧,在大庸(今改永定区)则曰茹澧。 澧水天险三缆子  古语云:急水为滩,止水为潭。提起险滩,船工们会立即说,澧水360滩,滩滩教师鬼门关。不过,象三缆子这样惊险的滩头,恐怕是澧水之首了。三缆子地处桑植县关峪乡,在澧水中源,长约300米,落差大,水流急,人坐船上,有劈浪前行之感,惊险万端。在三缆子观光游览,除了履险如夷以外,还能看到奇景牛鼻泉,它由“牛鼻”与“牛嘴”组成,水从“牛鼻孔”与“牛嘴巴”三孔流出,谓之“三龙出洞”。这是澧水上游的又一大奇观。 澧水源头五道水  五道水,这是一片神奇的地方,也是澧水真正的源头。它在桑植以北,是古代土司的北境边关。 五道水,是桑植最边远的地方,小镇四面环山,中落一城,三座石桥,四片村落,千年古柏杨,覆盖半个城,一年四季,优雅无比。沿五道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