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立体定向脑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摘要】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手术方法,但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目前各定位方法难以达到精确定位,加之靶点最理想的毁损灶位置和大小尚不完全清楚等原因,术后常出现一些并发症。作者就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的应用解剖基础、靶点的定位、手术并发症等内容进行综述。 【关键词】 立体定向; 脑核团毁损; 帕金森病; 综述Abstract It is an effective surgical method to treat Parki
2、nson disease with stereotactic radiofrequency.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precise location because of some reasons such a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best target of the best location and size of lesions is unclear until now.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ten arise. This review include the a
3、natomical basis of the brain cerebral nucleus which used by stereotactic radiofrequency, the location of the target,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tc.Key words sterotactic; radiofrequency lesion; Parkinson disease; review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的外科治疗是伴随着对功能结构和运动障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深入了解和神经外科技术不断进步而
4、发展起来的。脑深部神经核团刺激术(DBS)和神经核团毁损术是治疗PD最常见的、十分安全的外科治疗手段1-2。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效果肯定的方式仍然是神经核团毁损术3-4。PD的发病机制是患者脑内苍白球(GPi)、丘脑腹中间核(Vim)和丘脑底核(STN)过度兴奋及输出,手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精确定位上述核团并减少其过度输出。作者就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的应用解剖基础、靶点的定位及手术并发症等内容进行综述。1 应用解剖基础1.1 基底核(BN)的解剖学BN是位于丘脑和下丘脑周围的端脑白质内的深部神经核团。广义上包括纹状体、屏状核、杏仁体、黑质、STN等。其中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壳、苍白球(GP)。
5、由于在种系的发生上,尾状核和壳是较新的结构,称新纹状体。GP分为外侧苍白球(Gpe)和内侧苍白球(Gpi),两者由很薄的片状结构隔开。新纹状体有两条平行通路,向Gpi投射纤维的,称直接纹状体通路;向Gpe以及底丘脑投射纤维的,称间接纹状体通路。黑质位于中脑大脑脚和中脑被盖之间,分为腹侧的网状部(SNr)和背侧的致密部(SNc)。黑质SNr的细胞形态、纤维联系和功能与端脑的Gpi相似;黑质SNc包含巨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和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从黑质到纹状体的传出投射纤维(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较为重要,借此通路黑质将合成的多巴胺释放到新纹状体,参与基底神经节调节骨骼肌的运动。STN位于间脑
6、与中脑之间的移行区,背侧是背侧丘脑,内侧为下丘脑,外侧为中脑的大脑脚和内囊,尾侧与中脑被盖接续。基底核为一组皮质下的运动中枢,它的病变会出现复杂的运动异常和肌紧张的改变,PD是其中之一。2 常用手术靶点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靶点集中在丘脑腹外侧核(VL)、Gpi和STN。VL也称丘脑运动区,包括丘脑腹中核(Vim)、丘脑腹嘴前核(Voa)和丘脑腹嘴后核(Vop),另两个靶点分别是Gpi和STN,这3个区域或核团均可以实施核团毁损或刺激达到控制PD症状的目的。2.1 VL根据SchaltenbrandWahren脑图谱,VL靶点坐标是前后连合间线(ACPC)上0 mm,旁开1416
7、 mm和后连合(PC)前48 mm,在此部位适合行核团毁损或DBS用于治疗以震颤为主的PD。2.2 Gpi靶点中心坐标为中线旁开(19.99±1.48) mm,原点前3 mm,ACPC平面下(3.20±1.24) mm。有学者曾评述GPi毁损或脑电刺激对PD的僵直、运动过缓有显着效果,对震颤的改善亦有效,尤其对药物所致异动症和“开关”现象效果最佳。张世忠等报道毁损GPi结合Vim治疗PD总有效率达96.8%,术后1周开状态改善(42.5±7.2)%,关状态改善(48.4±8.5)%。2.3 STNSTN位于间脑底部,解剖上看,其形状呈双凸透镜状,长径10
8、12 mm,短径46 mm,位于运动丘脑的下方,中心在ACPC线下4 mm。STN内部可分为运动亚区和非运动亚区,后者又包括边缘系统相关亚区、连带运动区和眼球运动区。STN周围有内囊(IC)、内侧丘系、未定带、下丘脑黑质网状部等,最佳靶点位于运动亚区中心部。STN的手术方式分为慢性DBS和毁损两类。STN手术不但能够消除顽固性震颤,缓解迟缓、僵直、步态和药物诱导的运动功能紊乱等,而且有些患者术后还可以减少左旋多巴的摄取剂量。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目前已逐渐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3 常用定位方法目前靶点定位方法有CT、MRI及MRI和CT联合定位。影像定位的准确性是立体定向手术的关键。目前影
9、像靶点定位主要是根据CT、MRI定位扫描直接显示颅内核团的直接定位法。3.1 CT在PD手术靶点定位中的应用目前,CT扫描定位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过去单纯的轴位图像已发展到二维图像重建,甚至3D动画显示。虽然CT扫描图像不变形,但图像分辨率不高,只有少数治疗中心继续使用CT定位。 3.2 MRI在PD手术靶点定位中的应用CT定位坐标与实际毁损坐标之间符合率不高,而MRI成像具有多角度扫描、高清晰度和高分辨率特性,能直接显示脑内细微结构,清楚分辨靶点位置和毗邻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靶点位置可以
10、在图像上直接观察和标定,使定位偏差率和偏差范围明显减少。如今高分辨率的MRI能清晰显示前连合(AC)、PC、有关核团、视束及内囊等结构,配合微电极记录有助于功能靶点的定位。MRI定位与电生理功能定位差异较小,靶点更换率较低,坐标更改范围非常小。3.3 电生理技术在PD手术靶点定位中的应用(1) 粗电极刺激在定位中作用:粗电极刺激在靶点定位中的作用是确定靶点与内囊和视束之间距离,是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国内学者认为当刺激电流2 Hz下小于1 mA诱发出运动反应和100 Hz下小于0.1 mA诱发出视觉反应或肢体麻木感时,就应该改变靶点位置,可以在选定的靶点坐标值上进行1.02.0 mm的调
11、整10。(2) 微电极记录和微电极刺激在PD定位中的应用:为获得一个精确而又微创的安全的Gpi定位方法,微电极针在靶区域能够承担微刺激和微电极记录作用,同时可以提供客观的靶点定位。通过微电极刺激和记录引导毁损电极接近相应的位置,在基底节不同的区域产生固定的模式来识别重要的结构包括Gpi和Gpe、豆状袢以及视束之间的边界,并可用于研究PD的病理生理机制。4 疗效与并发症4.1 疗效评价手术治疗的效果与病例的选择、靶点的准确定位、毁损灶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11。按Webster分级,轻度和中度者改善明显,症状越重,病程越长,效果越差。以CT或MRI的微电极导向GPi毁损术和VL毁损术治疗PD,其有效
12、率达80%90%,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为0.8%6.3%12。李贤彬等13报道对375例PD病人的GP和(或)VL行射频毁损术治疗,手术效果优良,原有症状术后改善率91%。4.2 并发症立体定向手术由于损伤轻,特别是老年患者能够耐受,因此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仍然存在颅内出血、面瘫、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视力障碍、偏身投掷症或称偏侧舞蹈病等并发症14-16。5 小 结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症状选择合适的毁损术能提高PD手术疗效。临床以震颤为主者,选择丘脑,而以肌肉强直或运动迟缓者选择GP。以核团内部结构为参考点,对靶点采用MRI图像、微电极和座标相结合的定位方法,可减少个体差异引起的误差;合理使
13、用微电极导向技术,操作仔细轻柔,适当减少微电极记录针道数,降低毁损温度,能减轻电极与脑组织粘连,减少脑出血等并发症。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及身体状况并耐心解释消除其紧张恐惧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国内有文献报道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用于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术中实时监测的可行性19,对手术过程的实时监控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但要真正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研究。PD的治疗临床上还没有一个绝对有效的方法,最终治疗应寄希望于新技术的成熟,特别是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20,用神经调控理念与技术治疗功能性疾病,如运动障碍或异常、疼痛、癫痫、精神心理障碍,已成为可能21。【参考文献】 1 张世忠,张
14、旺明,徐强,等.微电极导向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12):720723. WEAVER F M, FOLLETT K, STERN M, et al. Bilater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vs best medic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rkinson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AMA, 2009,301(1):6373. 张宇清,李勇杰.神经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
15、科杂志,2004,17(3):178182. STRUTT A M, LAI E C, JANKOVIC J, et al. Fiveyear followup of unilateral 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 in Parkinsons diseaseJ. Surgical Neurology, 2009,71(5):551558. 凌士营,傅先明,汪业汉.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现状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6,19(4):253254. 陈晓光,林志国,王晓峰,等.帕金森病手术相关靶点MRI定位解剖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4):283286. 张世忠,田时雨.帕金森病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评价J.新医学,2002,33(5):273274. 张世忠,张旺明,徐强,等.微电极导向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12(22):720723. 周晓平.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应用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5):378379.10 宋剑,宋敏花,侯凯,等.微电极引导结合术中电生理刺激定位射频对帕金森病患者肢体震颤与僵直及运动迟缓的改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1011.11 简国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领域的数字化变革与媒体的创新策略研究
- 校招:机械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校招:采购工程师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公司战略调整的风险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考新动态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职业发展所需技能试题及答案
- 软件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一览
- 理解法学概论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风险应对的试题及答案
- 软件开发中的需求捕获技术试题及答案
- 文化强国课件
- 医学教材 瓣环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b
- 农作物植保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课件第8章 政策创新与扩散
- 课件6:环控电控柜主要部件-马达保护器
- 事业单位员工保密协议书范本(2024版)
- 小学生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意义
-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年秋)
- 业务协作费用协议书
- 高处作业安全施工方案
- 烧结煤矸石实心砖和多孔砖块用技术标准DBJ-T13-195-202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