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测定目 录:一.实验装置图二.设备特点三.操作要点四.分析方法五.教学实验要求1.实验简介2.实验准备工作3.实验报告要求六.附件1.学生实验报告2.在线测定软件操作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中心2003年11月一 实验装置图 二 设备特点实验装置由单釜与三釜串联二个系统组成。三釜串联反应器中每个釜的体积为1L,单釜反应器体积为3L,用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调速。实验时,水分别从二个转子流量计流入二个系统,稳定后在二个系统的入口处分别快速注入示踪剂,由每个反应釜出口处电导电极检测示踪剂浓度变化,并显示在电导仪上。电导仪输出的毫伏信号经电缆进入A/D卡,A/D卡将模拟
2、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由计算机集中采集、显示并记录,实验结束后,计算机可将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储存或打印出来。三 操作要点 (1)通水,开启水开关,让水注满反应釜,调节进水流量为15L/H,保持流量稳定。(2)通电,开启电源开关。打开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设定参数值,通过点击图形区域可进行“单釜”“三釜”显示页间的切换;开电导仪,调整好,以备测量;开动搅拌器,搅拌转速决定了混合状态,单釜应控制在150转/分(rpm)左右,三釜控制在300rpm左右。(3)调节流量稳定后注入示踪剂饱和KCL溶液,同时按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始”键。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控制流量;为便于观察,示踪剂中加入了颜料,示踪剂要求一次
3、迅速注入;抽取时勿吸入底层晶体,以免堵塞,若遇针头堵塞,不可强行推入,应拔出后重新操作;一旦失误,应等示踪剂出峰全部走平后,再重做,或在老师指导下,把水放尽,置换清水后重做。(4)当计算机信号线显示的电导值在2min内觉察不到变化时,即认为到达终点,按“结束”键,同时保存并打印结果。(5)关闭仪器,电源,水源,排清釜中的料液,实验结束。四 分析方法示踪剂KCL是强电介质,实验中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变化来检测示踪剂浓度变化,从而显示其停留时间。五 教学实验要求1.实验简介1.1 实验原理在连续流动釜式反应器中,激烈的搅拌使反应器内物料发生混合,反应器出口处的物料会返回流动与进口物料混合,这种空间上
4、的反向流动就是返混,通常称为狭义上的返混。限制返混的措施是分割,有横向分割和纵向分割。当一个釜式反应器被分成多个反应器后,返混程度就会降低。在连续流动的反应器内,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之间的混和称为返混。返混程度的大小,一般很难直接测定,通常是利用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来研究。然而测定不同状态的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分布时,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停留时间分布可以有不同的返混情况,即返混与停留时间分布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不能用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数据直接表示返混程度,而要借助于反应器数学模型来间接表达。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有脉冲法,阶跃法等,常用的是脉冲法。当系统达到稳定后,在系统的入口处瞬间注入
5、一定量Q的示踪物料,同时开始在出口流体中检测示踪物料的浓度变化。由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的物理含义,可知所以 由此可见与示踪剂浓度成正比。因此,本实验中用水作为连续流动的物料,以饱和作示踪剂,在反应器出口处检测溶液电导值。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与电导值成正比,则可用电导值来表达物料的停留时间变化关系,即,这里,为t时刻的电导值,为无示踪剂时电导值。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在概率论中有二个特征值,平均停留时间(数学期望)和方差。的表达式为:采用离散形式表达,并取相同时间间隔则:的表达式为:也用离散形式表达,并取相同,则:若用无因次对比时间来表示,即, 无因次方差 。在测定了一个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后,如何来
6、评介其返混程度,则需要用反应器模型来描述,这里我们采用的是多釜串联模型。所谓多釜串联模型是将一个实际反应器中的返混情况作为与若干个全混釜串联时的返混程度等效。这里的若干个全混釜个数n是虚拟值,并不代表反应器个数,n称为模型参数。多釜串联模型假定每个反应器为全混釜,反应器之间无返混,每个全混釜体积相同,则可以推导得到多釜串联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关系,并得到无因次方差与模型参数n存在关系为当 , , 为全混釜特征;当 , , 为平推流特征;这里n是模型参数,是个虚拟釜数,并不限于整数。1.2实验目的(1) 了解全混釜和多釜串联反应器的返混特性;(2) 掌握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方法;(3) 了解停
7、留时间分布与多釜串联模型的关系;(4) 了解模型参数n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1.3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要求(1) 用脉冲示踪法测定单釜停留时间分布,确定返混程度;(2) 用脉冲示踪法测定三釜串联系统的停留时间分布,确定返混程度;实验内容 控制单釜和三釜系统相同的进口流量15 升/小时,和相同的搅拌强度,测定系统停留时间分布,并借助多釜串联模型度量系统的返混程度。2.准备工作2.1药品:饱和氯化钾溶液2.2实验器具:500ml烧杯两只5ml 针筒两支,备用两支7#针头两个,备用两个2.3准备工作:(1) 熟悉流量计、搅拌控制器的操作;(2) 熟悉进样操作,可抽清水模拟操作;(3) 熟悉“单釜与三釜
8、”数据采集系统的操作,开始结束保存打印;(4) 熟悉打印机操作,开启装一页A4纸进纸键联机键打印。3.报告要求3.1实验数据处理(1) 选择一组实验数据,用离散方法计算平均停留时间、方差,从而计算无因次方差和模型参数,要求写清计算步骤;(2) 与计算机计算结果比较,分析偏差原因;(3) 列出数据处理结果表;(4) 讨论实验结果。3.2实验结果讨论题(1) 何谓返混?返混的起因是什么?限制返混的措施有哪些?(2) 计算出单釜与三釜系统的平均停留时间,并与理论值VR/V0比较,分析偏差原因;(3) 计算模型参数n,与实际釜数有何不同,讨论二种系统的返混程度大小;(4) 讨论一下如何限制返混或加大返
9、混程度。六 附件 三釜停留时间在线测定软件操作方法打开电脑,双击三釜测定.EXE文件,进入以下窗体该界面采用Splash屏幕,在经过数秒延迟后,装入主窗体(mainform):在单釜和三釜的“进水量Q=”和“转速N=”对话框中分别输入当时的值。在实验中根据实际需要可同时进行单釜和三釜的操作,将单釜及三釜的操作置于同一窗体中。准备进入到下一级窗体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点击“继续”;另一种是单击主窗体中的图象框。当鼠标移至图象框范围内,其背景色会发生变化,起提示作用,此时单击即可进入采样界面。下面以三釜为例:进入三釜采样界面后,首先在时间选择框中输入所需的时间(一般时间设在50分钟),在系统稳定后,再用鼠标点击“开始”按钮,同时快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职银行资料员培训课件
- 信息技术 wps版 教学大纲
- 河南省灵宝市2024-2025学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 佩戴口罩的重要性
- 邮政内部作案管理办法
- 造价部部门管理办法
- 企业消防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纽约枪支管制管理办法
- 2025年泌尿外科手术器械使用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外国学者谈新质生产力
- 语文课程教学技能课件
-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人体工程学》本科设计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模特老师培训课件模板
- IATF16949内审员培训资料
- 艾梅乙反歧视培训课件
- 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材料
- 高中化学人教版高考大单元一 第一章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
- 敢于提问班会课件
- 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QGDW10936-2018物料主数据分类与编码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