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青浦区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3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 (1-5题) (10分)1 .何时倚虚幌, (杜甫月夜)(1分)2 .人有悲欢离合, 。(填作者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分)3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 。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 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 , 、? ” 2 2分) 4.高中毕业和最要好的同学分别,最能表达此刻心情的句子是()(3分)A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5.如果你在上海人民广场边上向附近商家一位中年妇女询问如何到上海博物馆,最恰当的询问语是()(2 分)A.嗨!你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B.阿姨你好!请问去上海博物馆怎么走比较方便?C.唔阿姨你好,你能帮我指点怎么去上海博物馆的路吗?D.你好!阿姨,你知道上海博物馆在哪里吗?你能帮我指路吗?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6-10题(16分)情与辞 朱光潜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都必表现一种心灵上的感触,显著的如喜、怒、爱、恶、哀、愁等情
3、 绪,微妙的如兴奋、颓唐、忧郁、宁静以及种种不易名状的飘来忽去的心境。文学当作一种艺术看, 也是如此。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 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一种情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 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不过这种界线也很不容易划清,因为人是有情 感的动物,而情感是容易为理、事、物所触动的。许多哲学的,史学的,甚至于科学的著作都带有几 分文学性,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们不运用言辞则已,一运用言辞,就难免要表现几分主观的心理倾 向,至少也要有一种“理智的信念”,这仍是一种心情。行文有三
4、个步骤,第一步要心中先有一种情致,其次要找出具体的事物可以烘托出这种情致, 这就是思想分内的事, 最后要找出适当的文辞把这内在的情思化合体表达出来。文艺先须有要表现的情感,这情感必融会于一种完整的具体意象,即借那个意象得表现,然后用语言把它记载下来。我特别提出这一个学说来,用意是在着重这三个步骤中的第二个步骤。这是一般人所常忽略 的。一般人常以为由“情”可以直接到“辞”,不想到中间需经过一个“思”的阶段,尤其是十九世 纪浪漫派理论家主张“文学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很容易使人发生这种误解。在这里我们不妨略谈艺 术与自然的关系和分别。艺术( art )原义为“人为”,自然是不假人为的;所以艺术与自然
5、处在对 立的地位,是自然就不是艺术, 是艺术就不是自然。说艺术是 “人为的”就无异于说它是 “创造的”。 创造也并非无中生有,它必有所本,自然就是艺术所本。艺术根据自然,加以熔铸雕琢,选择安排, 结果乃是一种超自然的世界。换句语说,自然需通过作者的心灵,在里面经过一番意匠经营,才变成 艺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全在“自然”之上加这一番“人为”。这番话并非题外话。 我们要了解情与辞的道理, 必先了解这一点艺术与自然的道理。情是自然,融情于思,达之于辞,才是文学的艺术。在文学的艺术中,情感须经过意象化和文辞化,才算得到表 现。人人都知道文学不能没有真正的情感,不过如果只有真正的情感,还是无济于事。你
6、和我何尝没 有过真正的情感?何尝不自觉平生经验有不少的诗和小说的材料?但是诗在哪里?小说在哪里?浑_身都是情感不能保障一个人成为文学家,犹如满山都是大理石不能保障那座山有雕刻,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作家如果信赖他的生糙的情感,让它“自然流露”,结果会像一个掘石匠而不能像一个 雕刻家。雕刻家的任务在把一块顽石雕成一个石像,这就是说,给那块顽石一个完整的形式,一条有 灵有肉的生命。文学家对于情感也是如此。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诗起于在沉静中回味过来的情绪。”在沉静中加过一番回味,情感才由主观的感触变成客观的观照对象,才能受思想的洗 炼与润色,思想才能为依稀隐约不易捉摸的情感造出一个完整的可捉摸
7、的形式和生命。这个诗的原理可以应用于一切文学作品。这一番话是偏就作者自己的情感说。从情感需经过观照与思索而言,通常所谓“主观的”就必 须化为“客观的”,我必须跳开小我的圈套,站在客观的地位,来观照我自己,检讨我自己,把我自 己的情感思想和行动姿态当作一幅画或是一幕戏来点染烘托。古人有“痛定思痛”的说法,不只是“痛”,写自己的一切的切身经验都必须从追忆着手,这就是说,都必须把过去的我当作另一个人去看。我们 需要客观的冷静的态度。明白这个道埋,我们也就应该明白在文艺上通常所说的“主观的”与“客观 的”分别是粗浅的,一切文学创作都必须是“客观的”,连写“主观的经验”也是如此。但是一个文学家不应只在写
8、自传,独角演不成戏,虽然写自传,他也要写到旁人,也要表现旁 人的内心生活和外表行动。许多大文学家向来不轻易暴露自己,而专写自身以外的人物,莎士比亚便 是著例。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心理变化在他们手中都可以写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他们所以能做到这 一点,因为他们会设身处地去想象,钻进所写人物的心窍,和他们同样想,同样感,过同样的内心生 活。写哈姆雷特,作者自己在想象中就变成哈姆雷特,写林黛玉,作者自己在想象中也就要变成林黛 玉。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就应该明白一切文学创作都必须是“主观的”,所写的材料尽管是通常所 谓“客观的”,作者也必须在想象中把它化成亲身经验。总之,作者对于所要表现的情感, 无论是自
9、己的或旁人的, 都必须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体验过也观照过;热烈地尝过滋味,也沉静地回味过,在沉静中经过回味,情感便受思想熔铸,由此 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也由此产生传达的语言(即所谓“辞”),艺术作用就全在这过程上面。(选自美学散步有删改)6 .第段画线词语“理智的信念”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7 .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3分)8 .对于第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如果只是任情感自然流露,必然无法成为成功的作家。8 .作者将创作文学作品比喻为雕刻艺术品,使说理生动形象。C.文中引用华兹华斯的名言,说明创作诗歌时只需要情感即可。D.作者认为情感只有经过思想的打磨
10、锤炼,才能具有形式和生命。9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艺中的情,必定先要借助具体的意象作为载体,再诉诸于辞。8 .自然与艺术处于完全对立的地位,没有关联,也绝对无法融合。C.文艺创作中,表述“主观的经验”时,也需要客观冷静的态度。D.作家在表现情感时,既要做到放乎情感于其内,又能客观观照。10 .第段中说“一切文学创作都必须是客观的",而第段又说“一切文学创作都必须是主观的”,前后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5题 (16分)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刘心武(北京有两座著名的金刚宝座塔。打个比方,碧云寺好比著名作家,而五塔寺好比尚未
11、引人注意 的作家。至今还记得19年前深秋到五塔寺写生的情景。那天下午,在空旷的寺庙里,我把对沟通的向 往通过画笔铺排在对银杏树的描摹中。而后,我懒懒地散步于安定门外蒋宅口一带,发现街边一家私营小书店,有一搭没一搭地迈进 去,店面很窄,陈列的书不多,瞥来瞥去,净是些纯粹消遣消闲的花花绿绿的东西,不过终于发现有 一格塞着些文学书,其中有一本是黄金时代,“又是教人如何日进斗金的发财经”吧?怎么 搁在了这里?顺手抽出,随便一翻,才知确是小说,作者署名王小波。书里是几个中篇小说,头一篇即黄金时代。我试着读了一页,呀,竟欲罢不能,就那么着,站在书架前,一口气把它读完。那天晚饭后,忽来兴致,打了一圈电话,接
12、电话的人都很惊讶,因为我的主题是:“你能告诉 我联系王小波的电话号码吗?”广种薄收的结果是,其中一位告诉了我一个号码:“不过我从没打过,你试试吧。”我迫不及待地拨了那个得来不易的电话号码。那边是一个懒懒的声音:“谁啊?”我就直截了当地说:“看了黄金时代,想认识你,跟你聊聊。”他居然还是懒洋洋的:“好 吧。”语气虽然出乎我的意料,传递过来的信息却令我欣慰。我就问他第二天下午有没有时间,他说有,我就告诉他我住在哪里,下午三点半希望他来。第二天下午他基本准时,到了我家。坦白地说,乍见到他,把我吓了一跳。我没想到他那么高, 都站着,我得仰头跟他说话。请他坐到沙发上后,面对着他,不客气地说,觉得丑,而且
13、丑相中还带有些凶样。可是一开始 对话,我就越来越感受到他的丰富多彩。开头,觉得他憨厚,再一会儿,感受到他的睿智,两杯茶过 后,竟觉得他越看越顺眼,那也许是因为他逐步展示出了其优美的灵魂。(10)我把在小书店立读黄金时代的情形讲给他听,我拍着那书告诉他:“你写得实在好。不可 以这样好!你让我嫉妒!”从表情上看,他很重视我的嫉妒。(11)我已经不记得随后又聊了些什么。只记得渐渐地,从我说得多,到他说得多。确实投机,我真的有个新“谈伴” 了。他也会把我当作一个“谈伴”吗?眼见天色转暗,到吃饭的时候了,我邀他到 楼下附近一家小餐馆吃饭,他允诺,于是我们一起下楼。我和王小波选了里头一张靠恰角的餐桌,我们
14、面对面坐下,要了一瓶北京最大众化的牛栏山二锅头,还有若干凉菜和热菜。我不知道王小波为什么能跟我聊得那么欢。我们之间的差异实在太大。那一年我54岁,他比我小10岁。我自己也很惊异,我跟他哪来那么多的 “共同语言” ? “共同语言” 之所以要打引号,是因为就交谈的实质而言,我们双方多半是在陈述并不共同的想法。但我们双方偏都听得进对方的“不和谐音”,甚至还越听越感觉兴趣盎然。我们并没有多少争论。他的语速,近乎慢条斯理,但语言链却非常坚韧。 他的幽默全是软的冷的, 我忍不住笑,他不笑, 但面容会变得格外温和,我心中暗想,乍见他时所感到的那分凶猛,怎么竟被交谈化解为蔼然可亲了 呢?(14)那一晚我们喝得
15、吃得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地点。每人都喝了半斤高度白酒。微醺中,我忽然发现熟悉的厨师站到我身边,弯下腰望我。我才惊醒过来-原来是在饭馆里呀!我问: "几点了?”厨师指指墙上的挂钟,呀,过十一点了!再环顾周围,其他顾客早无踪影,厅堂里一些桌椅已然拼成 临时床铺,有的上面已经搬来了被褥-人家早该打烽,困倦的小伙子们正耐住性子等待我们结束神侃 离去好睡个痛快觉呢!我酒醒了一半,立刻道歉、付账,王小波也就站起来。出了餐厅,夜风吹到身上,凉意沁人。我望望王小波,问他:"你穿得够吗?你还赶得上末班车吗?"他淡淡地说:"太不是问题。我流浪惯了。"我又问:&qu
16、ot;我们还能一起喝酒吗?如果我再给你打 电话?"他点头:"那当然。"我们也没有握手,他就转身离去了,步伐很慢,像是在享受秋凉。(16)1997年初春,大约下午两点,我照例打电话约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他回答说:“不行了,中午老同学聚会,喝高了,现在头还在疼,晚上没法跟你喝了。"我没大在意,嘱咐了一句:“你还是注意别喝高了好。”也就算了。大约一周以后,忽然接到一个电话, 声音很生,称是“王小波的哥儿们”,直截了当地告诉我: “王小波去世了。”我本能地反应是:“玩笑可不能这样开呀! ”但那竟是事实。骤然失去王小波这样一个“谈伴”,我的悲痛难
17、以用语言表达。生前,王小波只相当于五塔寺, 冷寂无声。死后,他却仿佛成了碧云寺,热闹非凡。面对着我在五塔寺的写生,那银杏树里仿佛浮现 出王小波的面容,我忍不住轻轻呼唤: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11 .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12 .对、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明“我”联系王小波心情迫切。B.表明王小波当时名气还不是很大。C.表明“我”不喜寒暄且说话直率。D.表明“我”虽有不悦但期待见面。(2分)13 .第段中“共同语言”在文中的含义是 14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王小波的认识。(4分) 15.简析作者对王小波的丰富感情。(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 16-18题 (8
18、分)游西湖 苏辙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尊共一杯?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注】苏辙:北宋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自号颍滨遗老。闾阎,指平民。16 .高中阶段学过苏辙的散文名篇是(1分)17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一笔带过十年的生活。“湖上重游”点题。B.颈联抒发了没有志趣相同的人的孤独之感。C.尾联“归去”句主要抒发出一种愤慨之情。D .这首诗比较真实地记录了苏辙晚年的生活。18.联系全诗,赏析颔联的艺术效果。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924题 (17分)秦晋骰之
19、战(节选)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 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 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骰,骰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 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
20、不以一管掩大德。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穆公访诸蹇叔()蹇叔之子与师()(4分)劳师以袭远(秦伯素服郊次(左传秦晋骰之战)B.君见师之.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余收尔骨焉./复驾言兮焉.求20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尔耳无忘乃父之志!C.劳师以袭远/且吾不以一管掩大德D21 .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2 .概括节选三段的段落大意(3分)(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23 .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24 .根据上文内容概括蹇叔形象的主要特点。(2分) , (五)阅
21、读下文,完成第 25 29题(13分)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日: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 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 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 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 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 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 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 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地理常识题库及答案
- 麻醉医师授权试题及答案
- 文明行为知识题库及答案
- 生物中考试题思路及答案
- 2025年体育教练试题答案及答案
- 2025年疼痛科疼痛疾病诊断治疗方案设计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店处方审核试题及答案
- 焦油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 2025年康复科常见康复训练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护理学病情评估与干预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杭州市上城区望江街道办事处 编外人员招聘8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百果园水果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2025年灌注桩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范本
- 数控机加工技术知识培训课件
- 养老护理员培训班课件
-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标准)菜地赔偿协议书
- 郎飞结相关性疾病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造林管护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2025年苏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