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氨酸血症诊疗指南_第1页
瓜氨酸血症诊疗指南_第2页
瓜氨酸血症诊疗指南_第3页
瓜氨酸血症诊疗指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瓜氨酸血症诊疗指南概述瓜氨酸血症分为瓜氨酸血症I型 (ctoullhem宜,Citrl )和瓜氨酸血症H型,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瓜氨酸血症I型是由于精氨酸 琥珀酸合成酶(arghhosucchatesyn-thetase, ASS)基因突变所致,ASS1基因(定出现高氨血症,瓜氨位在9P34.11)突变使酶的功能缺陷,导致氨在体内蓄积, 酸及其他尿素循环的副产物在血液、 尿液及脑脊液中蓄积,引起一系列的毒性损 害,造成惊厥甚至昏迷等一系列临床表征,严重时导致脑水肿危及生命。瓜氨酸血症H型是由于编码希特林蛋白(Citrh)的SLC25Al3基因(定位在7q2L3)突变所致

2、,引起尿素循环及 NADH的转运障碍和相关代谢紊乱。成 人发病患者称为成人发作的瓜氨酸血症n型(adukonseteitiullhem Htype II, CTLN2) , 1岁内发病则称为citrii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eonatal htrahepaticcholeslasiscausedbycitrindeficfency, N E C D ), 二者为 C irh 缺乏症 不同年龄的两种不同表型。本文将以瓜氨酸血症n型为例进行介绍。病因和流行病学瓜氨酸血症n型是由于编码希特林蛋白(Cilrh)的SLC25Al3基因(定位在 7q21.3)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希特

3、林蛋白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线粒体内 膜上天冬氨酸冷氨酸的载体,参与一系列的生物反应过程,将线粒体内天冬氨酸与 胞质中谷氨酸、质子交换,向胞质提供天冬氨酸参与尿素、蛋白质和核甘酸合成。 同时,作为苹果酸沃冬氨酸穿梭的一员,将胞质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噂吟二核甘酸(NADH )运至线粒体,向线粒体内提供充足的NADH ,同时维持线粒体与胞质之间 NADH比例的平衡。SLC25Al3基因突变可影响希特林蛋白的活性,由线粒体转运 到胞质的天冬氨酸减少,导致胞质内天冬氨酸缺乏,尿素循环受阻、瓜氨酸蓄积; 同时导致胞质内NADH /NAD*升高,从而引发各种代谢紊乱如抑制糖酵解、糖异 生,干扰蛋白质及核酸合成,同时

4、抑制脂肪酸氧化、促进脂肪合成。瓜氨酸血症H型在亚洲I、北美和欧洲均有报道,而患者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原创内容侵权必究在日本人群中,SLC25Al3基因纯合子突变频率约1/19,000,与NICCD发病率一致, CTLN2的发病率为1/2300001/L00000o有报道估计在我国南方SLC 25Al3基因纯合子突变频率约1B200,而在我国北方约1X3,500,000,南方比北方的发病 率高。临床表现NHCD患儿于出生后至数月内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月龄内,很少晚于5月龄。最常表现为出生后黄疸持续不退伴或不伴大便颜色浅淡,肝脏轻度肿大或无明显肿大。Nk CD还有其他多种非特异临床表现,包括喂养困

5、难、生长发育 迟缓、腹泻、低血糖、凝血时间延长等。大多数 NECD患者上述症状及体征在 6个月至1岁左右可自然缓解或经过饮食结构调整和药物治疗缓解,其中少部分的N1CCD患者在青春期以后发展为 CTLN2oCTLN2大部分是在成人后发病。通常在饮酒、摄入甜食、服用某些药物或感染 后突然出现高氨血症所致的澹妄,意识混乱等精神异常表现,严重者易与肝性脑昏 迷混淆。严重的CTLN2病情发展急剧,得不到正确治疗可危及生命。患 者多为消瘦体形,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饮食偏好,嗜食豆类、高蛋白、高脂食物,而 厌食高糖类。 辅助检查1 .常规生化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转氨酶水平轻度升高,血清总胆汁 酸显

6、著升高;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降低、甲胎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低血糖、高脂 血症、半乳糖血症、凝血功能轻度异常等。2 .血串联质谱分析 瓜氨酸、苏氨酸、蛋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水平增高, 部分患者仅有瓜氨酸增高,可伴有多种酰基肉碱增高。3 .尿气相质谱分析 半乳糖、半乳糖醇和半乳糖酸和 4-羟基苯乳酸、4聋基 苯丙酮酸增高。4 .肝脏组织病理显著改变为肝脂肪变性,可见弥散肝细胞微泡或大泡状脂 肪变性,毛细胆管内有胆汁淤积甚至小胆栓形成, 轻到中度纤维化,个别患者可 见肝门处淋巴细胞浸润及肝巨细胞转化。5 .基因检测 检测到两个SLC25Al3等位基因均有致病性变异即可确诊本病。6 .肝组织中C it

7、m蛋白表达水平患者的肝组织中C ilrii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诊断1 .NECD的诊断目前国内外尚无公认的NECD临床、生化诊断标准。1岁以内起病,临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血生化提示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 高,血瓜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升高的患者应考虑 NHCD的可能,结合 SLC25A13 基因突变分析被认为是确诊NHCD的可靠手段。患者的两个 SLC25Al3等位基 因均有致病性突变即可确诊本病。2 .CTLN2的诊断 目前尚无有关CTLN 2的诊疗指南。CTLN2的诊断可参考 以下几点:喜食富含豆类、高蛋白质和高脂的食物,厌食富含糖类的食物;一般 营养状况差,BMI明显偏低;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神

8、经精神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 显示高瓜氨酸血症和高氨血症;肝活组织检查常表现为脂肪肝;基因检测为 SLC25A13位点突变。鉴别诊断对于NHCD患儿,除了与婴儿肝炎综合征中感染相关的疾病及肝外胆道梗阻 (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相鉴别外,还需要与其他引起肝内胆汁淤积的疾 病加以鉴别;对于CTLN2,需与各种原因肝硬化所导致的肝性脑病、瓜氨酸血症 I型等疾病相鉴别。1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包括I型、n型和in型。临床表现相似,但一般来讲,该病一般不会有氨基酸异常、低血糖、血清蛋白降低。此外,该病I型和 n型的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正常也是鉴别要点。还可进行基因分析鉴别。2 .Abg辿 综合

9、征 该病可表现为胆汁淤积,是累及多系统(肝、心脏、肾、椎 骨、眼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特殊面容及其他多系统的特征性改变,肝脏 穿刺(肝内胆管发育不良)及基因检测可确诊。3 .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 可表现为新生儿期即可出现的胆汁淤积,但该病不会 有低血糖、甲胎蛋白显著升高、血清蛋白降低及氨基酸代谢异常等特点,血清胆汁 酸水平正常或极低以及胆汁酸成分分析有助于鉴别。4 .瓜氨酸血症I型主要与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 rg h ho succ hate synthetase,ASS)基因突变有关,其血液中瓜氨酸水平升高更明显,基因检测确定为ASS1基因突变。治疗1 .NECD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

10、整和对症治疗。NECD患儿需改用无乳糖配方奶 和(或)强化中链三酰甘油(MCT)的治疗奶粉。同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包 括维生素A、D、E、K)。熊去氧胆酸可用于利胆。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症状可在 1岁内缓解,个别患者预后不良。2 .CTLN2的治疗(1)饮食治疗:适当降低糖类在总热量的占比、适当提高蛋白和脂类的占比; 如血氨明显升高者,则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2)补充丙酮酸:丙酮酸钠可通过乳酸脱氢酶反应将细胞质内的 NADH氧化为 NAD + ,为三竣酸循环的底物提供能量,同时改善 Cirh缺乏所导致的氧化应激。有 个案报道显示口服丙酮酸钠(4.58g/H)可减少CTLN2患者高氨血症发作

11、。(3)脑病发作时治疗:由CTLN2的代谢特点可知,饮酒、含糖食物及某些药物 可诱发或加重CTLN2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规治疗肝性脑病的方法,如高糖类、低蛋白 饮食以及输注富含高糖的溶液,均不能用于CTLN2患者的治疗。精氨酸能改善 高氨血症和瓜氨酸血症,可能对治疗CTLN2有效。(4)肝脏移植:肝移植是目前公认对本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预防高氨血症导致的相关脑病出现,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嗜好高蛋白的饮食习惯。成人后发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神经精神系统症 状、高瓜氨酸血症和高氨血症、肝 活组织检查提示为脂肪肝怀疑CTLN2有双等位基因突变确定诊断表达减少或不表达确定诊断诊疗流程(图18-1)1岁以内

12、起病临床表现为黄疸、血生化提示血清总 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血瓜氨酸 等多种氨基酸升高怀疑N1CCDSLC25A13基因检测无C itrh蛋白分析正常考虑其他诊断 图18-1瓜氨酸血症II型诊疗流程图参考文献1D fez-FemandezC ,R ilfenachlV ,H ?berleJ.M utationshthehum anAighhosucchateS ynthetas e (ASS l)gene,in pactonpatients,coni m onchanges,andstmctuiakonsideiations.Hum M u 1at20l7,38 (5):47 W84.ooH IPatkHD ,LeeYW .M obcubigenetrsofcitmffinem felypes I and II .C IhChin A eta,2014,431:1-8.3 SahekiT,houeK,Tushin aA,etalC iirhdefciencyandcurinttreatm enteonceptM olG en elM etab,2010,100 (S uppll) :S 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