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swot分析_第1页
济南市swot分析_第2页
济南市swot分析_第3页
济南市swot分析_第4页
济南市swot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市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 SWOT分析 专业 城市规划 班级 09级3班 姓名 刘雷 学号 2009051298 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评价(1) S-strength 优势 1、地理生态环境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偏西,与外界的交通十分便利,是山东与其他各省连接的中几何中心,其影响力可以辐射到省内任意地市。济南的“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柳”是济南古城的整体景观特色,这是古人留给济南的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世纪初济南古城西部建成的经纬路分明的商埠区,又是前人留给济南保护古代泉城生态、建设新城商埠经济的成功典例。直到今天,济南古城区和商埠区仍然是城市最繁华的中心区和旅游区。在气候方面,

2、济南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年均气温14.3,1月最冷,平均气温-1.9,7月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7,全年大部分时间适宜出游。2、人文环境 济南是山东省的科教文化中心。即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和省级科研机构密集,具有国家十大软件基地之一的济南软件园、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和浪潮集团。 良好的人员资源济南位于孔孟之乡,居民素质普遍较高,且文化程度较高;同时,济南也是山东省高等教育最集中的地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8所,截止到2009年拥有在校生482665人,毕业生128017人,不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生数量都是山东省最高的,并且高于其周边大部分省市。 3、经

3、济环境 济南市是区域性宏观经济调控中心,除省级宏观调控部门多在济南外,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中国证监会济南分会、中国宝监会济南分会等代表中央政府监管黄淮海地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派出机构都在济南设立区域性总部。 4、交通基础设施治安环境 济南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是环渤海湾南北承接户宁、京津两大都市圈,东西辐射黄河中下游的区域中心城市。全省铁路、公路、航空枢纽,通讯设施完善,可直接与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0多个城市传递信息。“平安济南”建设为本城居民和外来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的居住和投资创业环境。 (二)W-Weakness 劣势1、不够完善的产业基础济南目前的产业主要依赖于交通装备、

4、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6大产业集群,但这6大产业集群中,有的已经不能符合济南市将来的发展期望,尤其是冶金钢铁和石化化纤这两大集群,将成为济南将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与难点。2、多项指标总数靠前,但增幅靠后。从目前的统计结果来看,济南市在各项统计指标中均位于省内前列,但从增幅上看,却很多都位于省内倒数的情况,说明济南市的发展是在放缓的.3、薄弱的物质资源基础济南本身并不具有良好的矿产能源及其他物质资源基础,工业生产原料主要依靠外地运输,这就使得在济南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偏高,且能效过低。与此同时,受限于济南南有山区北有黄河这一地理限制,就使得在物质资源开发上受到了进一步的制约

5、。4、 现行区划调整难于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重要问题。就我国而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将得到较好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升华,对于城市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价值,因此,我们全社会都应积极有效的保护好和发展好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市的现区划地域是一个从西南面向东北的长条,对实现济南城建的空间布局结构很不利,区划调整难于进行。5、 产业集群不明显,无产业优势,无行业领袖自有自然资源不足。产业结构的状况代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良好的产业结构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

6、要条件。8个城市中除济南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外,其余七个城市三次产业比重均呈二、三、一格局分布,其中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第二产业都在50%以上。产业结构的层次明显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亟待调整提高。(三)O-Opportunity机遇1、京沪高铁的建设京沪高铁和京沪铁路将让济南进一步对接长三角经济圈、京津冀经济圈,催生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交通的便捷将极大地促进济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济南在山东及全国的地位也将日益提升。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过,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黄三角发展规划主要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所谓高效生态经

7、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该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将获得迅猛增长。2008年,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756亿元,预期到2015年达到9300亿元,预期2020年达到15000亿元。三角区域将形成“四点”、“四区”、“一带”的布局框架。“四点”是指东营、滨州、潍坊港和莱州港区,“四区”是指东营、滨州、潍坊北部、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一带”是指以四个港口为支

8、撑,以四大临港产业区为核心,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环渤海南岸经济集聚带。3、 发展的政策机遇国务院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中,把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都列为山东沿海经济开放区。根据日韩产业转移以及山东半岛各个城市发展的特点,省政府已经确定山东半岛现代制造业基地将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和机械、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和医药、食品五大优势产业群。 四)T-Threat 威胁 1、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系统不完善,法规制度不健全,制约着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的增长。城市经营做法还不成熟,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之中。 2、经过改革开放20

9、多年的高速发展,山东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多年来主要经济总量指标一直居全国前列,但是人均指标相对落后,表明山东还不是“经济强省”。城市化率还不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与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相比差距更大。 3、在长三角和京津唐的南北夹击下,山东存在成为“经济洼地”的可能。面对全球制造中心东移的好机会。如果不注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为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创造好的软环境,就必定会被边缘化,处于劣势地位。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差距显著。上海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无可取代。同样,广州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领先于珠三角其它城市。产业发展、奥运契机使青岛得到快速的发展,城市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同为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城市的济南却没有形成显著的影响力优势。 二、济南市城市经营发展战略W+O战略方式发展济南目前是一所生产型城市,主要依托于一些工业的生产作为主要发展,但由于物质资源的匮乏,与城市等级的变化,这种发展模式将越来越不适应于济南的发展。从目前济南所遇到的机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济南应该发展的是服务型与交通枢纽型城市。从黄河三角洲规划中可以看出,其涉及到的具体城市中并没有济南的名字,这说明济南在某些方面不能在这次规划中直接获利,但由济南却可以为这些城市服务,并控制这些城市的发展,因此就要形成以周边城市制造,济南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