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头式换热器设计_第1页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_第2页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_第3页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_第4页
浮头式换热器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06 月 08 日目录1、设计方案 1 2、衡算12.1 确定设计方案1 换热器的类型 12.1.2 管程安排 1 2.2 确定物性数据1 2.3 估算传热面积 22.3.1 热负荷 22.3.2 热流体用量 2 2.3.3 平均传热温差 . 22.3.4 初算传热面积 22.4 换热器工艺结构尺寸设计 32.4.1 管径和管内流速 3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32.4.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 32.4.4 传热管排列 42.4.5 壳体直径 42.4.6 折流板 4 接管 4 3

2、、换热器核算5 3.1传热面积校核 5 管程传热膜系数 5 3.1.2 壳程传热膜系数53.1.3 总传热系数 6 3.1.4 传热面积校核73.2 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7 3.2.1 管程阻力 73.2.2 壳程阻力 84、设备选型84.1 管子排列方式的选择 84.2 折流板的选择 94.3 除污垢措施的选择 94.4 材料的选择 95、附录及图表106、设计总结117、参考文献 121、设计方案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地使用各种换热器,且他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化工厂,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某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因生产需要,

3、需用水回收甘油的热量。已知水将甘油从120冷却至50,且甘油的压力不大于0.1MPa。水的流量为50m3/h,水的入口温度为28,出口温度为78,压力不大于0.1MPa,请设计一台换热器能完成上述任务。2、衡算2.1 确定设计方案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的温度变化情况:水的进口温度28,出口温度为78;甘油的进口温度为120,出口温度为50,本组为浮头式换热器。 管程安排 对于一般压力较高的流体流经管内,因为管子直径小,承受高压能力好,所以水走管程,又被冷却物料一般走壳程,便于散热,所以甘油走壳程。2.2 确定物性数据定性温度: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黏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平均值。故

4、壳程甘油的定性温度为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在定性温度下,分别查取管程和壳程流体(水和甘油)的物性参数,见下表:表1 冷热流体的物性参数物质密度(kg/m3)比热容(kJ/kg·) 黏度(Pa·s)导热系数 (W/m·)甘油水 810985.62.224.1760.9×10-3509.6×10-60.1865.4×10-22.3 估算传热面积 热负荷(忽略热损失)KJ/hkW 热流体用量(忽略热损失) kg/h 平均传热温差 先按纯逆流计算,得 初算传热面积 参照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大致范围表1,可假设K=350W/(m2·)

5、则估算的传热面积为m22.4 换热器工艺结构尺寸设计 管径和管内流速 参照列管式换热器内常用的流速范围表3,取管内流速为m/s,并取=24管径用下式计算 mm又由于考虑到市场上管径的一般规格大小,所以我们选用30×1.0mm的管子。利用试差法,计算管内流速为:m/s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由于=24,按照单管程,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m按照单管程设计,由于传热管太长,故宜采用多管程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非标准管长设计,取传热管长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传热管总根数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 平均温差校正系数计算如下按单壳程,双管程结构,查阅温度差校正系数值的表2,查得平均传热温差 ()由于平均传热

6、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故可以采取单壳程合适。 传热管排列 采用组合排列法,每管程内采用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则mm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mm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50mm。 壳体直径采用多管程结构,壳体直径按式mm可取mm 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直径的30%,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mm取折流板间距 ,则mm折流板数目 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液体流速为m/s,则接管内径为m圆整后可取管内径为D1=54mm,根据试差法计算管内液体流速为m/s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取接管内流体流速m/s,则接管内径为 m圆整后可取管内径为=85m

7、m,根据试差法计算管内液体流速为m/s3、换热器核算3.1传热面积校核管程传热膜系数 按照下式进行计算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 m2m/s普朗特数 W/(m2·) 壳程传热膜系数 用下式计算 管子是按照正三角形排列,传热当量直径为m 壳程流通截面积为m2 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m/s普朗特数 黏度校正 W/(m·) 总传热系数 首先对于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参照壁面污垢热阻的数值范围表,管外侧污垢热阻(m·)/W管内侧污垢热阻(m·)/W。已知管壁厚度m,查固体材料的热导率表2,碳钢在该条件下的热导率为(W/m·)。 故总传热系数K为W/(m2&

8、#183;) 传热面积校核由下式可得所计算传热面积为m2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Sm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完成生产任务。3.2 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管程阻力 管程总阻力可以采取下式计算式中 、分别为直管和回弯管中因摩擦阻力而引起的压降,Pa结垢校正因数,对30×1.0mm管子取1.4管程数串联的壳程数又,由,为湍流,又传热管的相对粗超度为0.01,查相关文献中的双对数坐标图得W/m·,流速m/s,kg/m3,所以PaPaPa0.1MPa管程流体阻力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壳程阻力按下式计算其中,流体流经管束的阻力 m/s故 Pa流体流过折流板缺口的阻力为

9、其中m,m,则Pa总阻力Pa0.1MPa故壳程阻力在允许的范围内。4、设备选型4.1 管子排列方式的选择管子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正三角形排列、正方形排列、正方形错列,我们选择了正三角形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排列的优点是接凑度高,相同管板面积上可排管数多,壳程流体扰动性好,有较高的传热性能比,应用最为普遍,但其缺点就是不易清洗,常用于清洁的流体。本设计考虑到管子数目较多,又由于是4管程,则需采用组合排列,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4.2 折流板的选择安装折流板的目的是提高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为了取得良好的换热效果,挡板的形状和间距必须适当。相邻挡板的距离(板间距)一般取换热器

10、外径你给的0.21.0倍。浮头式换热器的板间距有150mm、200mm、300mm、400mm、600mm五种。在此次设计中,根据计算和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选择板间距为150mm,并且采用弓形折流板。4.3 除污垢措施的选择化学清洗易对设备产生腐蚀,因此在此次的除污垢措施中,采用软机械清洗,这种清洗方法依靠插入物的在管内的运动,与管子内表面接触,达到去除污垢的效果。这种软机械清洗又称在线软件清洗,常见的方法有旋转螺旋线法、液固流态化法、旋转纽带法、海绵胶球在线清洗法。而此次我们采用的是海绵胶球在线清洗法,此方法是将直径比管子内径稍大的海绵球挤入管内以起到除垢的目的。又查的,胶球循环一次所需时间

11、一般为30秒,胶球补充周期为胶球清洗系统累计运行7次,也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不同调整补充周期。胶球的更换周期:根据国产球使用统计,其更换周期为胶球清洗字体累计运行60次。4.4 材料的选择换热器材料应该根据操作压力、温度及流体的腐蚀性等来选用。金属材料: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和铝。非金属材料:石墨、聚四氟乙烯、玻璃、普通胶球。不锈钢和有色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能好,但价格相对较高。综合考虑到经济、安全等因素,我们选择了碳钢管子。设备选型汇总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厂家折流板换热管壳体管程接管壳程接管螺柱法兰支座定距管压力阀普通胶球上管板下管板高250mm301.0mm厚1.0mm85mm54mmM20

12、RF 550-2.5耳式支座B2301.0mm25mm402-101H-07GB/T14976Q235-ABR01-ABR006JB-T4707-2000HG20615JB1165-732GB/14976-1994SL100XLPSJJ7A132-0-2PSJJ7A132-0-6199612272126511111海东不锈钢有限公司宝丰钢业淄博泰勒换热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化工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沙河市四方紧固件有限公司武汉威孚热工技术有限公司河北同力自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斯普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莱峰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式泰格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澳昭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澳昭美金属材料有限公司5

13、、附录及图表 附表 1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项目结果单位水的流量水的进(出)口温度水的压力甘油的进(出)口温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水的热导率水的黏度甘油的密度甘油的比热容甘油的热导率甘油的黏度热负荷水的定性温度甘油的定性温度热流体用量平均传热温差管径管长管数目管心距壳体直径折流板的圆缺高度折流板的间距折流板的数目接管壳程内径接管管程内径管程流速壳程流速管程传热系数壳程传热系数管外侧污垢热阻管内侧污垢热阻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裕度管程阻力壳程阻力50 28(78)0.01120(50)985.64.17665.4×10-2509.6×10-68102.220.180.91&

14、#215;10-35725385133206030×1.0396385001501501954850.4710.292845.96481.7197×10-41.7197×10-443627.12961.2445924092m3/hMPakg/m3kJ/kg·W/m·Pa·sKg/m3kJ/(kg/)W/m·Pa·skWkJ/hmmm根mmmmmmmm块mmmmm/sm/sW/ (m2·)W/ (m2·)m2·/Wm2·/WW/ (m2·)m2PaPa6、设计总结在此次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所做的内容是设计一台浮头式换热器,用水回收甘油的热量。对于此次的浮头式换热器,其本生存在着优点和缺点,其中,该换热器的管子和管间在清洗时方便,检修也方便,且具有热补偿能力,但是其传热面不便于调整,结构也复杂,造价又高。此次的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选用了组合式的方法,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这样可以在同样的管板面积上排列最多的管束数,可以节省些材料。管子的管径为30×1.0mm,对于一般易结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