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厦门火车站轨道交通土建预留工程监测成果周报编号:005 期日期:(2014 年 9 月 29 日-2014 年 10 月 5 日)编写:审核:十局厦门火车站轨道交通土建预留工程项目经理部报送日期:2014 年 10 月 6 日编号:ZB-XMHCZ-005目录1.2.3.4.工程概况2本周施工进度情况2现场测点埋设情况2监测数据图表34.1.4.2.4.3.4.4.地表沉降监测3竖井收敛6水平位移监测7土体支撑轴力85.6.监测数据分析与说明8结论与建议9第 1页 共 9 页1. 工程概况厦门火车站轨道交通土建预留工程起点厦门火车站站区间,起点设计里程为左DK0+193.273,终点里程为左
2、DK0+549.001,全长 355.728 双线延长米,区间范围内现状地面标高 5.8m19m,区间起点以 2单向坡进入厦门火车站站。区间隧道左右线均包含一组半径 R=1000m 曲线,线间距 5.07.1m,设置有一组 12 号 5.0m 线间距交叉渡线, 轨面标高为-11.883m-11.170m,区间隧道最大埋深 30.8m,最小埋深 16m。区间主要穿越地层为中风化花岗岩,下穿北广场落客平台区段通过地层依次为全风化花岗岩、散体状及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局部夹辉绿岩岩脉。其中级围岩 16.73m,级围岩 43m, 级围岩 297m。区间隧道正穿厦门火车站,至下穿厦门火车站北广场外改移道路
3、起,下穿南北广场空间、厦门火车站站房、站台出道地道及轨道,从厦门火车站旅客地道正下方通过,轨道交通轴线与旅客地道轴线投影重合。隧道拱顶距厦门火车站底板结构距离为 9.0 10.0m,隧道左右两侧分布有车站结构桩基,其中 1 处隧道结构与桩基最小净距为 2.6m,有 4 处与桩端净距为 2.65m,其余段与桩基净距为 510m。根据线间距和所衔接的车站型式,采用单洞双线断面,矿山法暗挖施工。鉴于工期,区间隧道两端各设置 1座竖井组织施工,其中南侧竖井预留通风道接口,轨道交通运营期间改造利用风井,北侧施工竖井结合厦门火车站站。由于施地限制,南竖井设于站后折返线区间端头右后侧山脚下场区,设置渐变断面
4、的联络通道与正洞连接。南竖井位于火车站南端,背靠梧村山山坳内,紧邻金榜南路,因厦门火车站改造及周边市政工程已组织施工,能利用的施地极小。2. 现场施工进度情况3.现场测点埋设情况我方于 2014 年 9 月 13 日-9 月 16 日测量四次初值,并于 9 月 18 日起对南竖井进行了监测。南竖井目前共埋设地表沉降测点 27 个,土体水平位移 2 个测孔,测点布设位置第 2页 共 9 页序号南竖井设计深度(m)本周开挖深度(m)累计开挖深度(m)备注134.98315如图 1 所示。竖井收敛点 14 个,支撑轴力 4 个。图表 1 南竖井量测布点图4. 监测数据图表4.1. 地层及支护情况观察
5、(1) 地层及支护情况观察本工点范围内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黏性土质填土,第四第冲洪积中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及残积层等。支护为场地混凝土硬化 1支护情况良好,无异常。4.2. 地表沉降监测图表 2 南竖井周边地表沉降监测成果表第 3页 共 9 页观测日期编号 DBC109-1109-2109-3109-4109-5110-1110-2110-3初测日期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上周沉降量(mm)-0.4-0.8-1.7-0.9-1.3-0.8-1.90.2140923累计沉降值(mm)-2.5-1.9-2.0-
6、1.4-3.2-2.1-2.3-3.1140925累计沉降值(mm)-0.8-1.3-2.7-3.4-4.3-1.4-3.9-3.5第 4页 共 9 页140927累计沉降值(mm)-0.6-1.2-2.7-3.5-4.1-1.7-4.5-3.6本周沉降量(mm)-0.2-0.4-1.0-2.6-2.8-0.9-2.6-3.8本周沉降速率(mm/d)-0.03-0.06-0.14-0.37-0.40-0.13-0.37-0.54观测日期编号 DBC111-1111-2111-3112-1112-2112-3113-1113-2初测日期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
7、140714140714140714上周沉降量(mm)-2.1-1.4-1.3-1.9-1.7-1.2-1.0-0.8140923累计沉降值(mm)-4.4-2.3-2.5-2.6-2.2-2.1-1.9140925累计沉降值(mm)-7.5-3.3-3.0-4.6-3.4-2.9-4.8-2.7140927累计沉降值(mm)-8.1-3.0-2.2-4.5-3.3-2.6-4.2-1.9本周沉降量(mm)-6.0-1.6-0.9-2.6-1.6-1.4-3.2-1.1本周沉降速率(mm/d)-0.86-0.23-0.13-0.37-0.23-0.20-0.46-0.16观测日期编号 DBC1
8、13-3113-4113-5114-1114-2114-3115-1115-2初测日期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140714上周沉降量(mm)-1.5-1.40.50.1-0.7-1.20.10.0140923累计沉降值(mm)-2.5-2.2-0.2-0.1-1.7-1.9-0.4-1.8140925累计沉降值(mm)-3.5-3.4-1.2-1.3-2.7-2.7-1.4-2.9140927累计沉降值(mm)-2.2-2.00.1-0.1-1.8-1.7-0.4-1.9本周沉降量(mm)-0.7-0.6-0.4-0.2-1.1-0.
9、5-0.5-1.9本周沉降速率(mm/d)-0.10-0.09-0.06-0.03-0.16-0.07-0.07-0.27观测日期编号 DBC115-3115-4115-5初测日期140714140714140714上周沉降量(mm)0.0-0.4-0.7140923累计沉降值(mm)-1.7-2.1-2.1140925累计沉降值(mm)-0.9-3.1140927累计沉降值(mm)-0.6-2.3本周沉降量(mm)-0.6-1.9-1.4本周沉降速率(mm/d)-0.09-0.27-0.47第 5页 共 9 页4.3.竖井收敛图表 3 基坑收敛监测第 6页 共 9 页监测点初始值(mm)累积
10、变化(mm)本周变化速率(mm/d)备注SJJ1-18396.291-3.55-0.51SJJ1-212449.458-5.363-0.77SJJ2-18409.803-1.526-0.22SJJ2-212452.893-1.457-0.21SJJ3-18406.8730.1450.02SJJ3-212453.7830.770.11SJJ4-18408.498-2.034-0.29SJJ4-212452.35-3.157-1.01SJJ5-18411.673-2.419-0.34SJJ5-212452.98-2.524-0.35SJJ6-18407.687-0.501-0.074.4 土体水平
11、位移监测图表 4 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成果表第 7页 共 9 页观测日期测斜孔编号TST1TST2位移深度位移深度上周变化值(mm)1.28-1.33140923累计位移(mm)1.88-11.5m-0.31-11.0m140925累计位移(mm)2.96-11.5m-1.81-11.0m140927累计位移(mm)2.83-11.5m-1.87-11.0m本周变化值(mm)1.55-0.80备注:由于数据过多,成果表中仅体现各测孔累计位移最大值及其出现的深度,其余测点见图 2。SJJ6-212451.450.1180.01SJJ7-18407.593-0.82-0.11SJJ7-212451.2
12、4-0.56-0.8图表 5 南竖井土体水平位移-深度曲线图4.4. 支撑轴力图表 4 支撑反力监测成果表5. 监测数据分析与说明(1)地层及支护情况观察本工点范围内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黏性土质填土,第四第冲洪积中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及残积层等。支护为场地混凝土硬化 1支护情况良好,无异常。(2)地表沉降监测第 8页 共 9 页观测日期编号50501505025050550514数值数值数值数值上周变化值(mm)1531.61876.11893.80140928累计位移(mm)1531.61876.61893.71867.4140929累计位移(mm)1531.31875.41893.91866.9140930累计位移(mm)1531.41875.91892.51865.6本月变化值(mm)1531.61876.11893.81866.4南竖井周边地表沉降累计变化最大值-3.03mm,该点本周变化值-3.03mm,该点也为本周变化最大值测点。地表沉降测点累计变化值及变化速率均在值范围内。 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南竖井土体水平位移累计变化最大值-9.14mm,该点本周变化值-9.14mm,该点也周变化最大值测点。土体水平位移累计变化值及变化速率均在值范围内。 基坑收敛监测南竖井土体水平位移累计变化最大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部护理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 区块链技术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升级的利器
- 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分析
- 《库存管理系统操作》课件
- 从理论到实践光声成像技术的突破与挑战
- 细致分析2024年CAD 工程师考试的考点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常识普及》课件
- 2025企业租赁合同协议书如何撰写
-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企业商业决策的透明化五年计划
- 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寄宿制民族小学学校防震减灾知识专题廖向升课件
- 杭汽HNKS50-63-28型汽轮机大修施工方案
- Q∕GDW 12113-2021 边缘物联代理技术要求
- 电缆沟工程量计算表(土建)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 中层干部因私出国境请假审批表
- 潍柴发动机WD615系列分解图册
- 碎石、砂出厂合格证
- 泵站水锤计算书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评估收费标准
- 配件来源及报价明细表
- IQC供应商品质管理看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