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换元放缩思路综合分析 摘要:本文将换元与放缩两种思路结合应用求解相关问题,在分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常规思路的对比,提炼出适合学生认识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并给出了详尽的讨论与基本的应对模式。 关健词:换元放缩分类对比应对策略 换元与放缩是高中数学中两个重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融含着深刻的逻辑推理与数学转化思想。理解这两种方法的本质与强化这两种思维的应用,能够使知识低层次不断分化,高层次重新组合,形成科学高效的思维,促使创新能力的发展。
2、换元与放缩两种思路的结合应用, 更会使许多问题的求解变得简捷高效,更加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独创性,形成深刻的洞察力。 本文集锦了一些两种方法结合应用的题目,在分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常规思路的对比,以达到启迪思维的妙用。 一、换元放缩在含参方程中的应用 例1、
3、若关于x的方程16x+(4+a)·4x+4=0有解,则实数a取值范围是()。 A、(-,-4)B、(-,48-4) C、(-8,-4D、(-,-8 解法一:常规思路。
4、; 令t=4x(t0),原方程可化为t2+(4+a)t+4=0。 由题意知此方程需要有正根,所以0且两根之和为正数,则可得不等式组: (a+4)2-160 -(a+4)>0
5、; 从而易得:a-8。 解法二:换元放缩思路。 令t=4x(t0),原方程可化为t2+(4+a)t+4=0。 移项并两边同除以t(t>0),则可知:
6、;(4+a)=-t- -4 从而易得:a-8。 点评:第一种方法是换元与一元二次根的判别式结合求解,是换元转换后首先想到的基本思路。第二种换元转换后采用方程形式的等效转换,得到了有效形式后采用放缩得到了结果。显然第二种方法求解过程简捷高效,有利于思维深层次的训练。换元后将复杂方程转换为一元二次
7、方程是解题的基础,应用换元自变量的定义域使方程转化为可放缩的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放缩后得到结果是解题的技巧。 二、换元放缩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2、已知a、b、c、dR,求证:ac+bd(a2+b2)(c2+d2) 解法一:常规思路。
8、 (a2+b2)(c2+d2)(ac+bd)2=(bc+ad)20 (a2+b2)(c2+d2)(ac+bd)2 (a2+b2)(c2+d2)|ac+bd|ac+bd 即:ac+bd(a2
9、+b2)(c2+d2) 解法二:换元放缩思路。 设:,(r1、r2均为变量),则: ac+bd=r1r2cosacos+r1r2sinasin=r1r2cos(a-)|r1r2|
10、0; |r1r2|=|r1|r2|=a2+b2·c2+d2=(a2+b2)(c2+d2) 即:ac+bd(a2+b2)(c2+d2) 点评:第一种应用的是差值比较与放缩法直接得到了结果。第二种采用三角换元的方式,利用三角函数的值域进行放缩得到了结果。从形式上看,第一种解法比第二种解法思维直接,解题过程简单,但第一种解法需要多次转换,思维歧点较多;第二种采用三角转换后
11、,歧点较少,开辟直接到达结果的目的。利用三角换元是解题的 基础,利用三角函数的值域进行放缩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使三角形式转换为原不等式是解题的技巧。 三、换元放缩在含参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3、已知xR时,32x-(k+1)·3x+2>0。则k的取值范围是()。
12、0; A、(-,-1)B、(-,22-1) C、(-1,22-1)D、(-22-,22-1) 解法一:常规思路。 设t=3x(t>0),则原不等式可转化为:t2-(k+1
13、)t+2>0。 对应方程t2-(k+1)t+2=0的=(k+1)2-8=k2+2k-7 (1)当-22-1<k<22-1时,<0,方程t2-(k+1)t+2=0无实根,不等式t2-(k+1)t+2>0恒成立。 因此当 k(-22-1,22-1),不等式32x-(k+1)·3x+2>0是成立的。
14、160; (2)当k-22-1或k22-1时,0,方程t2-(k+1)t+2=0有实数根。设此方程两个实根为t1、t2,且t1t2,要使得t>0时不等式t2-(k+1)t+2>0成立,则方程t2-(k+1)t+2=0的大根t20。 t1·t2=2>0 t20
15、0; 又t1+t2=k+1<0 即:k<-1 结合分析条件k-22-1或k22可知:k(-,-22-1; 即当k(-,-22-1时,32x-(k+1)·3x+2>0是成立的
16、。 & nbsp;只要满足(1)或(2)结果,32x-(k+1)·3x+2>0均成立,因此k取值范围是(-,22-1)。 解法二:换元放缩思路。 令3x=t(t&g
17、t;0),则原式可转换为:t2-(k+1)t+2>0。 移项并两边同除以t(t>0),则可知:k+1<t+。 而又不等式的性质可知:t+22 所以:k+1<22 &
18、#160; 即:k<22-1 所以k取值范围是(-,22-1)。 点评:第一种方法是换元与二次函数的性质结合求解,根据函数的开口向上,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就可讨论t>0使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是换元转换后首先想到的基本思路。第二种方法是换元转换后将不等式等效转换,得到了有效形式后采用放缩得到了结果。通过对比,第二种方法思维过程简单,省时灵活,将参数特性充分
19、显示在不等式中,使这个辅元,转换了角色,变成了主元,得到了讨论。换元后将复杂方程转换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是解题的基础,应用等效转换的形式将辅元参数转换为主元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放缩后得到结果是解题的技巧。 四、换元放缩在函数中的应用 例4、函数y=的值域是_。 解法一:常规思
20、路。 令t=x+40 则原函数可转换为:y= 近而可看作以y为参数的方程,即:yt2-t+y=0 此方程有非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1)y=0
21、时,代入方程,即可得t=0,满足题意。 (2)y0时,根据方程有大于零的实根,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得不等式组: =1-4y20 t1+t2=>0
22、 解得:y(0, 综合(1)、(2),y(0,。 解法二:换元放缩思路。 令t=x+40
23、160; 则原函数可转换为:y= 又从函数的表达式可知:y0 所以y0,。 点评:第一种方法采用换元将函数转换成含参方程,使得函数变成了参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来求解函数的值域。第二种方法换元后,利用换元后自变量的定义域直接对函数形式转换,采用放缩形式得到结果。第二种方法求解思路简单,求解过程明了,彰显了数学思维的简捷美。换元转换是解题的基础,形式转换是解题的关键,应用放缩是解题的技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尔夫协议书
- 华为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
- 小学口语对话训练
- 2025版冻疮常见症状回顾及护理方法
- 2025版感冒常见症状及护理建议培训
- 癌症症状解析及护理技巧
- 市场调查的方式与方法
- 固定资产审计方法
- 血液科疾病症状辨析与护理要点
- 工业设计元素讲解
- 锂电池pack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山东省济宁汶上县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GB/T 40338-2021金属和合金的腐蚀铝合金剥落腐蚀试验
- GB/T 20882.2-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第2部分:葡萄糖浆(粉)
- 总账会计绩效考核表
-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 省赛一等奖
- 树立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教育模板课件
- 电烙铁使用详解课件
- 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规范课件
- (新)中考英语书面表达指导教学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