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1页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2页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在生活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在生活中的应用 囚徒困境最早出现在1950年,由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Albert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若二人都保持沉

2、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如同博弈论的其他例证,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另外,没有任何其他力量干预个人决策,参与者可完全按照自己意愿选择策略。 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口。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

3、沉默要来得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1)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2)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纳什均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二人同样服刑2年。这场博弈的纳什均衡,显然不是顾及团体利益的帕累托最优解决方案。以全体利益而言,如果两个参与者都合作保持沉默,两人都只会被判刑半年,总体利益更高,结果也比两人背叛对方、判刑2年的情况较佳。但根据以上假设,二人均为理性的个人,且只追求

4、自己个人利益。均衡状况会是两个囚徒都选择背叛,结果二人判决均比合作为高,总体利益较合作为低。这就是“困境”所在。例子漂亮地证明了:非零和博弈中,帕累托最优和纳什均衡是相冲突的。一,囚徒困境之于异地恋 异地恋成功率很低,如果一个事件大量发生,那么我们视之为一个大概率事件,不是偶发事件,或者就可以叫一种现象。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是感情问题,但是感情问题是感性问题,感性问题不足以解释现象,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来解释。那么异地恋同样可以视为一组囚徒困境假设一:分开两地(距离较远)的情侣视为甲、乙两人假设二:甲乙两个都是经济人假设三:甲乙两个人由于分开两地无法完全了解对方的选择,即

5、信息具有不透明性 甲乙的两个选择:坚守、放弃选择A:若甲乙都选择不顾时间长短和地理的距离,都选择坚守,那么甲乙情侣关系维持,之前的时间和异地造成的机会成本没有浪费,对甲乙来说得利最大选择B、C:若某一方率先选择放弃,找到新欢再抛弃另一方,那么这一方的机会成本会为新的得利(找到新欢)的得利收获所弥补,但另一方在这组博弈中得利为0,之前投入的机会成本全部变为沉没成本。选择D:若两方同时选择放弃,那么两方的机会成本都变为沉没成本。 在四组选择中,A选择似乎是对两人的最优选,但是由于假设条件的存在,信息的不透明性会导致甲乙选择的结果大多不会是A,由于担心对方选择放弃,导致自己的机会成本变为沉没成本,在面临优选的时候,甲乙很容易形成选择BCD的局面。 在这个博弈中有两个变量,就是分开的地理位置的长短以及分开的时间的长短,这两个变量直接影响了最后的选择,时间、距离越长,造成BCD的局面的可能性也更加大。 实际上在囚徒困境中,双方互不背叛的得利比互相背叛的大,但是由于利己性的存在,两个一般都选择互相背叛。如果一方选择背叛另一方,而另一方不变,那么背叛方就得利了,而坚守的一方损失了。也就是说,是如果保持静态均衡,就是两个人同样不选择背叛对方,那么均衡就可以保持。如果一方先打破均衡,那么他就是得益方,而另一方就是受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