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稳压稳流_第1页
线性稳压稳流_第2页
线性稳压稳流_第3页
线性稳压稳流_第4页
线性稳压稳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可调直流稳定电源摘要:本设计采用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实现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变化量由反馈网络取样经比较放大电路(运放OP07)放大后去控制调整管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的电压降,再通过点电解电容滤波,得到稳定的输出电压。对于直流稳流电源则通过双运放构成的恒流电路实现。用电压跟随器、稳压管以及电位器共同调节作用提供恒流电路所需的电压,最终得到可调的直流稳流电源。 关键词:串联反馈式、双运放恒流电路、电压跟随器一、直流稳压电源1、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由运放构成深度负反馈电路,通过调节取样环节电阻的大小来改变反馈系数,从而调节输出电压。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位器,即可实现+9V+

2、12V输出。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该电路的稳压原理为:当输入电压VI增加时,输出电压VO增加,随之反馈电压VF也增加。VF与基准电压VREF相比较,其差值电压经比较放大电路放大后,使VB和IC减小,调整管T的c-e极间电压Vce增大,使VO下降,从而维持VO基本稳定。原理简洁易懂,且性价比高。方案二:采用可调式三端稳压器LM317实现。其原理图为: 集成稳压块输出端和调整端之间的固有参考电压VREF加在给定电阻R1两端,将产生一个恒定电流通过输出电压调节器RP1。与其并联的电容可进一步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二极管的作用是防止输出端短路时,稳压块损坏。LM317内部就含有过热和过流保护电路,安全

3、可靠、性能优良、不易损坏且使用方便。比较上述两种方案,考虑到经济效益,方案一不但能很好的达到各项指标,且性价比更高,所以决定选用方案一。2、电路设计2.1电路的的原理框图为:2.2各电路元件参数计算(1)获取基准电压电路:稳压管选IN4733,VZ=5.1V,IZT=49mA。电阻R1起到限流作用,根据所选稳压管的参数以及输入电压大小,定R1=510。(2)比较放大电路:考虑到经济效益,运放OP07性价比更高,所以选择OP07。(3)调整管:采用两只NPN型BJT组成的复合管,使共集共集放大电路比单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电压跟随特性更好,输入电阻更高,输出电阻更小,其动态性能更好。所以选用功率管

4、TIP 122。(4)取样电路:当RP动端在最下端时,Vomax=Vz当RP动端在最上端时,Vomin= Vz电压调整范围为+9V+12V,考虑到电阻值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将VO定在+7V+14V,确保+9V+12V的调整范围,即Vomax=14V,Vomin=7V。由于电位器的阻值确定为1K,由上面两个式子可计算出R2与R3的比值,结合实际情况,选取R2=1K,R3=1K。(5)滤波电路:运放自激振荡产生纹波,电解电容C为稳压电路输出侧的滤波电容,可以起到减小纹波的作用,根据经验,一般电容值选取47470µF,这里取47µF。3、电路的实现与调试(1)输出电压:空载时用万用

5、表测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可测得电压变化范围。电压调节范围为:+6.748V+13.061V ,可以实现+9V+12V范围的调节。(2)最大输出电流:将负载RL调到满载,电压表测得的电压值即为VO。逐渐减小RL,直到VO的值下降5%,此时电流表测得的电流即为最大输出电流。 最大输出电流为1.512A,大于1A,满足指标。(3)电压调整率:接入负载,在输入电压为15V时,测得负载两端电压并记录。将输入电压提高到18V,记录负载两端电压。电压调整率为满载电压(V)输入电压(V)空载电压(9V)空载电压(12V)158.98011.983189.02412.045Sv(%)0.160.17根据所计算

6、的电压调整率均小于0.2%,可知该项指标符合条件。(4)负载调整率:输入电压为15V,负载电流从零变到最大时,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即空载满载输出电压(V)9.0028.980由表格数据可知负载调整率负载调整率小于1%,符合条件。(5)纹波电压(峰-峰值):将示波器接到输出端,将耦合按钮打到交流档,测量峰峰值。用示波器测得纹波电压(峰峰值)为7.68mA,满足指标纹波电压(峰-峰值)10mV(6)效率:输入15V直流电时,测量输入电流值VI,再测量输出电压VO与输出电流VO。效率4、结论 经过方案的筛选,元器件参数的设定以及电路的调试与分析,最终达到了题目要求的各项指标,实现了可调式直流稳压电源

7、的设计。二、直流稳流电源1、方案的选择与论证方案一:采用双运放构成的恒流电路。其原理图为: 该电路中A3为深度负反馈同相放大器;A1、A2接成电压跟随器组态。由原理图可知: ,令R3=R4= R5=R6=10 K,则可得。可知,输出电流只取决于R7的阻值和VR,使得输出电流恒定。调节电位器则可得到不同的电压值VR,从而实现可调直流稳流电源。该设计方案利用运放构成深度反馈电路,有效抑制外界信号的干扰,使得恒流电源的工作稳定性增强。方案二:采用三端固定式集成稳压器7805。电路原理图如下:集成块3脚和2脚之间的压降恒为5V,流经电位器产生可调的稳恒电流。电路简单易懂,但是集成块的静态电流作为负载电

8、流的一部分,当它随输入电压及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时,会影响负载电流的稳定性。比较上述两种方案,方案一稳定性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性价比更好。所以选择方案一。2、电路设计2.1电路的原理框图为:2.2各电路元器件参数计算(1)稳压管及限流电阻R1:稳压管选IN4733,VZ=5.1V,IZT=49mA。电阻R1起到限流作用,根据所选稳压管的参数以及输入电压大小,定R1=510。(2)双运放恒流电路:考虑到元器件的经济效益,运放OP07性价比更高,所以选择OP07。由原理图可知,。要产生稳恒电流,则满足R3=R4,R5=R6 。此时。这里令R3=R4= R5=R6=10 K。(3)电压跟随器A1:考虑

9、到元器件的经济效益,运放OP07性价比更高,所以选择OP07。(4)电位器RP,电阻R2和电阻R7:因为,输出电流在420mA可调,且VRmax=5.1V,所以R7可取200。电位器RP已定,为1 K。由原理图可知,解得 ,这里取R2=150。3、电路的实现与调试(1)输出电流:将电流表串入输出端,调节电位器RP,测量输出电流的变化范围。 实验测得电流的调节范围为3.4176mA26.269mA,可以实现4mA 20mA的调节范围。(2)负载调整率:输入电压为12V,调节电位器RP,使输出电流为20mA。串入一个可变电阻,能够实现200300范围内调节,测量输出电流的相对变化。负载调整率负载阻值()200300输出电流(mA)20.33320.520负载调整率(%)0.935由表格数据可知负载调整率小于1%,满足条件。4、结论经过方案的筛选,元器件参数的设定以及电路的调试与分析,最终达到了题目要求的各项指标,实现了可调式直流稳流电源的设计。三、参考文献1、康华光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