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_第1页
福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_第2页
福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_第3页
福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7氢氧化铈Ce(OH)4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氢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滤渣A中主要含有SiO2、CeO2B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eO2+H2O2+3H+=Ce3+2H2O+O2D过程中消耗 11.2L O2(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8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都可以降低肝脏中的胆固醇,二者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2、B二者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C胆烷酸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D等物质的量的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与足量Na反应时,最多消耗Na的量相同9氯气氧化HBr提取溴的新工艺反应之一为:6H2SO4+5BaBr2+Ba(BrO3)2=6BaSO4+6Br2+6H2O,利用此反应和CCl4得到液溴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D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1 L0.2mol/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O3、HSO3、SO32的总数为0.2NA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H4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AC向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3、D100g 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4NA11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2Y10Z12W30,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Y、W、X、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位于同一主族,Y与W位于同一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原子半径:XYW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C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强碱反应D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12FFC电解法可由金属氧化物直接电解制备金属单质,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利用此法成功电解制备钽粉(Ta),其原理如图所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极为电源的正极CTa2O5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Ta2O5+10e=2Ta+5O2D石墨电极上生成22.4 L O2,则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46.02102313已知NaClO2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常温时,有1 mol/L的HClO2溶液和1mol/L的HBF4(氟硼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V,所得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HClO2为弱酸HBF4为强酸B常温下HClO2的电高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4C在0pH5时,HBF4溶液满足pH=lg(V/V0)D25时1L pH=2的HBF4溶液与10

5、0时1L pH=2的HBF4溶液消耗的NaOH相同26(14分)氯化氨基汞Hg(NH2)Cl是祛斑霜中常用的添加剂,可由反应:Hg+2NH3+Cl2=Hg(NH2)Cl+NH4Cl制备,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制备氯化氨基汞,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盛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其作用为_。(4)整个装置的仪器连接顺序为A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5)E中短导管a通人的气体是_,导管ab采用长短不同的原因是_。(6)氯化氨基汞产品中氯化氨基汞的含量测定:称取ag样品,加入水及稀硫酸溶解向溶解后的溶液

6、中加入0.1mol/L KI溶液,立即出现橙红色沉淀,继续滴加KI溶液至沉淀消失,溶液呈无色已知Hg2+2I=HgI2(橙红色),HgI2+2I=HgI42(无色),共消耗V mL KI溶液。测定产品中氯化氨基汞的质量分数为_27(14分)溴酸镉Cd(BrO3)2常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以镉铁矿(成分为CdO2、Fe2O3、FeO及少量的Al2O3和SiO2)为原料制备Cd(BrO3)2的流程如下:已知:CdSO4溶于水。(1)Cd(BrO3)2中Cd的化合价为_(2)酸浸时,为了提高镉的浸取率可以采取的指施有_(写出两种即可)。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完全沉淀的pHFe3+1.52.8Al3+

7、3.05.0Fe2+6.38.3Cd2+7.49.4(3)还原镉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_(4)用H2O2溶液氧化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5)已知几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调pH时,应调整的pH范为_,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6)实际工业生产中,有时还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来测定沉镉后溶液中Cd2+的含量,其原理是:Cd2+2NaR=2Na+CdR2,其中NaR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常温下,将沉镉后的溶液(此时溶液pH=6)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测得溶液中的Na+比交换前增加了0.046g/L,则该条件下Cd(

8、OH)2的Ksp值为_(7)已知镉铁矿中CdO2的含量为72%,整个流程中镉元素的损耗率为8%,则2t该镉铁矿可制得Cd(BrO3)2(相对分子质量为368)_Kg。28(15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用Pt/Al2O3、Pd/C、 Rh/SiO2等作催化剂,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2H2 (g)+CO(g)CH3OH(g)化学键HHCOCHCOOH键能/(kJ/mol)abcde (1)下表所列数据是各化学键的键能,该反应的H=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2)某科研小组用Pd/C作催化剂,在450时,研究了n(H):n(CO)分别为2:1、3:1时CO转化率的变

9、化情况(如图),则图中表示n(H2):n(CO)=3:1的变化曲线为_(填“曲线a或“曲线b”)。(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充入1 mol CO和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后在某温度下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压强/MPa12.610.89.58.78.48.4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为_.(4)将CO和H2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H0。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10、所示(虚线框表示没有测定该条件下的数据)。T1、T2、T3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判断理由是_(5)美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了多孔硅甲醇直接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石墨2为_ (填“正“或“负“)极。石墨1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AA705合金(含Al、Zn、Mg和Cu)几乎与钢一样坚固,但重量仅为钢的三分之一,已被用于飞机机身和机翼、智能手机外壳上等。但这种合金很难被焊接。最近科学家将碳化钛纳米颗粒(大小仅为十亿分之一米)注入AA7075的焊丝内,让这些纳米颗粒充当连接件之间的填充材料。注入了纳米粒子的填充焊丝也可以更容易地连接其他难以焊接的金属和金属合金。

11、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2)第三周期某元素的前5个电子的电离能如图1所示。该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判断依据是_。(3)CN、NH3、H2O和OH等配体都能与Zn2+形成配离子。1mol Zn(NH3)42+含_ mol键,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4)铝镁合金是优质储钠材料,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其晶胞如图2所示。1个铝原子周围有_个镁原子最近且等距离。(5)在二氧化钛和光照条件下,苯甲醇可被氧化成苯甲醛:苯甲醇中C原子杂化类型是_。苯甲醇的沸点高于苯甲醛,其原因是_。(6)钛晶体有两种品胞,如图所示。如图3所示,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用含的式子表示)。已知图4中六棱柱边长为x cm,高为y cm。该钛晶胞密度为D gcm-3,NA为_mol1(用含x y和D的式子表示)。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吡贝地尔( )是多巴胺能激动剂,合成路线如下:(1)A的名称是_。(2)EF的反应类型是_。(3)G的结构简式为_;1molB最多消耗NaOH与N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4)D+H吡贝地尔的反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