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_第1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_第2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_第3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_第4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第5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85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江 玲(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对外合作处,江苏 南京 211168摘 要: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要求。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可以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深入了解创业教育实施背景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策略。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大学生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0905-0068-03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快

2、速发展,劳动力就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大力发展高校创业教育已成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1999年1月,国务院在批转教育部的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正式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创业教育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创业教育概念的提出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了大众化的进程。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却令人担忧。我国高校持续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2001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115万人,预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

3、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高校继续扩招,但整个社会就业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国家难以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高校毕业生必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大,在未来几年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势必更加严重。在这一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可能取得就业岗位,这客观上需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高校必须通过创业教育来满足此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使大学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大众化更加深入,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通过创业教育来解决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发达国家

4、解决就业困境的成功经验。柯林#博尔1989年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他认为未来的人都应该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关于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第三本教育护照被写进了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的报告中,并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教育称为!创业教育。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在1991年1月召开的!教育革新与发展服务计划(APE I D 东京会议的报告中,将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区分开来,引申出广义的创业教育和狭义的创业教育概念。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

5、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也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1广义的创业教育!在于为学生灵活、持续、终68*收稿日期:2009-04-27作者简介:江玲(1963,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合作处处长。身的学习打下基础2。狭义的创业教育则与增收培训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增收培训是为目标人口,特别是那些贫困和不利人口提供继续的技能、技巧和资源,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3在国内,李时椿等人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创业教育体现为以人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广

6、义创业教育和以创业基本素质与具体创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创业教育的相结合4。二、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一对创业教育的目标及理念认识不足创业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在于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和承担风险的勇气,在于增强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服务,而不仅仅是使其获得一份工作的就业式教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的领导,包括教师与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实施理念有所误解或根本不理解,对创业的内涵、本质认识比较模糊,存在较大的偏差。一些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态度很冷淡,许多高校管理者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毕

7、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仅停留在技巧、心理、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不重视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二没有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创业教育并没有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相融合,没有与学科专业教育形成有机联系,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这样就造成了创业教育脱离了学科专业,不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应有的积极的影响。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有关的创业课程,但缺乏配套的教材。有些教材是直接从国外编译过来的,未经本土化改编,根本就不适应中国学生的需求。(三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水平息息相关。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

8、创业实践经验。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和学生就业工作指导人员。他们共同的弱点就是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多是知识讲授,而缺乏实践经验的介绍。即便有少数人员具有相关的实践经历,但是时隔多年,其经验也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为此,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创业教育中专业化师资匮乏的问题,这关系到创业教育的成败。(四缺乏校园创业文化和社会创业环境创业教育需要系统完善的校园创业文化和社会创业环境,它是学生创业的基石。创业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类型。其中,校园文化既体现为一种观念,也体现在学校的制度和物质环境中,对

9、创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功能。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仅仅停留在以保守和求稳为特征的就业文化上。在校园物质设施的建设方面,也没有为实施创业教育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另外,社会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现阶段,政府、家庭及企业三者还没有完全参与到创业教育中,无法提供良好的设施和宽松的外部环境。三、高校创业教育实施对策(一强化创业教育理念我国的创业教育尚处在初级阶段,很多人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着许多误区。这就要求我国的各大院校要进一步强化对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更新观念,对创业教育的理解达成共识,从而建立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

10、。要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人格、创业能力纳入高校的教育目标,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健全创业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编写符合国情的创业教育教材任何教育目标都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同样,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要通过课程这个关键环节来实现。我国教育机构和高校要加大改革力度,改革目前不合理的课程体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及教育评价机制和教材;建立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挥学生创造性为核心、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教育课程结构。创业教育课程要具有系统性、逻辑性,还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适应。另外,创业教育不

11、但不排斥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且必须更深地依赖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关键问题是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此外,我们还要邀请相关的专家在参考借鉴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编写更符合我国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努力实现创业教材的本土化,从而实现!洋为中用的目的。69(三构建具有创新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创业学是管理教育中学科跨越最多、最具综合性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学科,因此,对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全面、深厚的管理基础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实践经验。因此,我国高校必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其中一个重要

12、的途径就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包括组织学术活动,经验交流,与国外的信息交流,了解国外创业教育的动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培训、国际合作、引进短期海外教师等形式,尽快提高国内大学创业教育的水平。同时,从企业及政府机构中,聘请那些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创业投资家、政府官员等担任兼职教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另外,学校还应当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创业经历和管理实践经验。(四营造良好校园创业文化和社会创业环境校园创业文化对于创业素质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功能。所以各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

13、设,使创业教育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加大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开展一些与创业有关的讲座、论坛、模拟创业活动等形式,使在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中。此外,各高校还要加大校园物质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同时,各高校可以联合、协作,呼吁和协调社会各界参与学校的创业教育,通过社会的多条渠道,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所需资金和必要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在过去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保证。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参考文献:13通过教育开发创

14、业能力东京小组研讨会报告J.教育情报参考,1991,(2:10.2毛建国.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4:16-19.4李时椿,常建坤,杨怡.大学生创业与高等院校创业教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78.责任编辑:赵龙祥Study on Entrepreneurshi p Educati on of Universitie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 i gher Educati on Popul arizati onJI A NG Li n g(O ff ice of Exchange and Coop erati o

15、n,J i angsu Vocational and T echnical Instit u te of Econo m ics and Comm erce,N anj i ng211168,J i angsu,Chi naA bstract:I m ple m enti n g enterprise educati o n as w ell as cultivati n g entrepreneurial ta l e nts is a core e le m ent of the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i n un i v ersiti e s and an

16、 i n ter nal requ ire m ent of t h e popularity o f h i g her education. Thr ough enterprise educati o n,it can not only he l p us so lve the e m ploy m ent prob le m s of un i v ersity students,but a l so v igorously pro mo te the develop m ent o f t h e soc i a list m ar ket econo m y.Therefore,the purpose o f this paper is to look into the connotati o n and necessity o f the enterpr i s e educati o n,to care f u ll y analyz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