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概括类试题答题对策_图文_第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概括类试题答题对策_图文_第2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概括类试题答题对策_图文_第3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概括类试题答题对策_图文_第4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概括类试题答题对策_图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写新空间复习备考高考现代文阅读概括类试题答题对策画吴卫东一、找中心句.纲举目张如2008年全国卷第14题: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试卷材料为季羡林的马缨花【答案】(1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2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菜”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二、去虚留实.删繁就简如2008年江苏卷第18题: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试卷材料为晚清学人杨守敬这是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题干中“哪几件事”和“重要影响”是关键点。本文所写之事很多很碎。列举哪“几件”事最好呢?那些出现在特定事件前后的点明意义的句子最值得考生关注.如第一段中的“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研究历史

2、地理学的开端”,第二段中的“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第三段中的“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等等。读写新空间.复习备考案就做好了。【答案】(1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I临摹舆地图;(2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3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4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三、理清层次,防止遗漏【答案l(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经死了。(自然现象(2多年前到同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生活变故(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心理感受四、合并同类。提取精要有些文章或段落。虽有概括力较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可能并不一致:也有一些并没有相应的

3、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应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所举语段的信息不止一个。一一筛选之后。看看相关信息、相同信息、不同信息各是什么,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传达的.然后将相同的进行大合并。相关的进行小合并,不同的并列到一起.从更高的概念范畴进行概括,也就是要把“苹果、香蕉、橘子、菠萝”等概括为“水果”。这种归类处理、提取精要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如2008年江苏卷第19题: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试卷材料为晚清学人杨守敬【答案】(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

4、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又不盲从。(3交游广泛.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入,游学日本。多方涉猎。当然.在做概括类试题时,把握文章或文段的主要信息也至关重要。一般说来,不同表达方式的语段主要信息特点是不相同的。如以叙述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及特征;叙述意义及目的等。以描写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描写的景物;景与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以议论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议论的话题、中心看法;证明中心看法的证据:结论是什么等。以说明方式为主的语段,其主要信息有:被说明的事物;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罄A鸯瀑I二二_I墨葺葛!毫毽砖铽撼吣j薯熏毒最.誊。毽诲

5、铽驾冬.墓I毒j固j砖祷蜒萼鲁j_。?二二一二读写新空间复习备考着眼章法,会通精义律诗鉴赏题备考方略画寇安炳律诗的章法.本于这一诗体字数句数(排律除外的规定限制.由唐经宋至元而相因成习形成了一套颇有讲究的章法体式。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起承转合”。这一结构律诗的特点已成律诗写作的定规铁律。因此,鉴赏律诗应有章法意识的要求,是必须明确树立的。而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讲究,又与律诗的题目密切相关。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先说说律诗的题目。律诗的题目与其诗。恰似皎洁之圆月与灿烂之群星明月率星.众星烘月,互依相托.如此才会形有神、象有意、景有情地以精美的短章小制抒发传达出丰富深微的情趣心志。具体而言,“或单刀

6、直入,开篇破题;或引而不发.篇末点题;或韵韵回首,处处擒题”。因此,律诗题目既有诗的深邈寄寓性意义.又有内容较为明确的具体限定性作用。前者如杂兴、怀古、咏史、绝句、书愤、古意、无题等;后者如马嵬、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酬乐天席上见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登岳阳楼、蜀相、枫桥夜泊、赤壁等,真如人之醒目亮额。有概括显眼且又别具丰神的凝放意脉之功。所以。鉴赏律诗。审视题目巷不可少。1.李白听蜀僧溶弹琴就是从题目到全诗结构都严格遵守律诗写作特点的一首律诗:昕蜀僧溶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起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承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转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舍题日中“听

7、”、“蜀”、“僧”、“溶”、“弹”、“琴”的每一字.在诗中均一一赋写到位。诗人将自己“听蜀僧溶弹琴”情景的兴感咏叹.予以了画卷般王现展开。首联中“蜀僧”点明“弹琴”者身份,叶包”、“绿绮”分别描写持琴人的静雅与琴的名贵.“峨眉峰”一切诗题“蜀”.二点僧之隐地。“破题”明快切要。首联起笔即须“点题”,这与律诗篇幅“短”不容铺张旁逸密不可分。颔联紧承首联诗意.并直扣题目“听”.妙在承接自然天成。一状写抚琴弹艺.二描写琴音琴韵:写意、写情。尽在一观一听之说明的目的等。抓住了以上信息.再综合运用前文介绍的方法,做概括类试题就比较容易了。最后,不管什么类型的概括试题.只要题干不作特别要求,如“请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等,我们就应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或句子组织答案.这样可以避免归纳的不准确。无论是选用文中的关键语句。还是用自己的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