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童言无忌 儿童的证词是否可靠?1 引入大约在100年前,当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关于记忆的研究就成为心理学主题之一。近十年来,最令人惊奇的记忆研究发现:人们对先前事件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被后继事件修正。如果你曾经听一位朋友讲述一件你也参与其中的事情,你们在后来的回忆中,你一定会有体会:事情不是像他/她说的那样,至少和我记忆中不同。事实上,心理学家们对此早有研究。洛甫特斯和帕默(Loftus&Palmer,1974)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他们的研究证实了记忆不是对事件发生忠实地记录,而是具有重构性的:我们的记忆在某些方面精确,但后来的事件会进入到先前的记忆中,从而改变记忆的内容。在他们的实
2、验中,洛甫特斯和帕默让成年参与者看一段关于汽车故事的影片。随后,让参与者描述他们所看的事件并回答相关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当汽车彼此接触(contact)时,时速大约是多少?”研究者对不同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版本的问题描述。给另外一些参与者呈现问题时,依次用:碰撞(hit)、撞击(bumped)、猛撞(collided)、撞毁(smashed)。因变量是参与者对车速的估计。这些估计随着动词描述的不同而变化。 一个礼拜后,参与者被要求回忆影片内容并做问题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是:“你看到过一些碎玻璃片吗?”事实上,影片中没有出现碎玻璃,但在第一个阶段接受问题测试时,听到过动词“撞毁”的参与者中,多
3、数报告出现过碎玻璃。这告诉我们,记忆不像照片,照片储存不随时间变化,但是记忆不同,它是一项不断重复的工程。许多其他的研究也不断证明了这个结论。我们记忆中储存的不全然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内容。一些完全虚假的信息可能被纳入记忆之中,仅仅是由于在事件发生时碰巧获得了这些信息。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法庭常常认为目击者的证词是对事件最真实的记录。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记忆研究以来,心理学家越来越对此表示质疑。麦克尔·列屈门和史蒂文·塞西(Leichtman&Ceci,1995)对儿童的记忆进行了研究。发现儿童记忆发生错误主要有两类因素:认知因素和社会因素。儿童难以区分记忆内容
4、的来源。事实上,他们反复想象做出某种行为,这类来源称为错误归因,是认知因素的一个事例。社会因素包括贿赂、威胁以及在大压力下为了取悦成人而采取的某些反应。不难想象,某些问题包含着前提假设或具有诱导性。反复的诱导性询问可能给儿童造成一种熟悉的情境而融入儿童记忆中。我们将要讲述列屈门和塞西的一个实验研究,它真实地再现了儿童如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让他们难以提供回忆起真实的场景,而说出虚假的信息。2 实验研究实验的参与者来自私利日托中心的176名学前儿童。他们具有不同的社会竞技地位和种族背景,并且被分为两个年龄组:学龄前早期儿童组(34岁)与学龄前晚期儿童组(56岁)。每8个儿童被分在同一个教室中活动
5、,每个教室被随机分配一种实验条件,这样做法避免同班儿童相互交谈而发现彼此不同的实验条件。实验学龄前早期儿童包括一个控制组和三个实验组,学龄前晚期儿童也同样按四个组进行分配。一位实验助手扮演山姆的角色。实验设置的情景为一个名叫山姆的人来参观他们的日托中心。在研究中,山姆本人不收集数据,只是扮演成来访者的角色。在一堂故事阅读课上,山姆走进教师并向老师问好,然后老师把山姆介绍给全班儿童。然后山姆对阅读故事进行评论说,“我知道这个故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山姆绕教室走一圈,向小朋友们挥手道别。整个参观过程持续大约2分钟。下面我们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下实验中每个组接受的自变量的操纵情况。儿童分为了学龄
6、前早期儿童和学龄前晚期儿童,两个组的儿童又各自分为四个组,如下所示:(1) 刻板印象实验组:在山姆进行参观的前一个月,一位研究助手每周对这些儿童进行一次访问,他一边和儿童玩游戏,一边讲述关于山姆的脚本故事。在四次访问期间,儿童听到12个故事,这些故事表达了对山姆的刻板印象。每个故事中,山姆被描述成一个友善、但有点冒失的人。比如山姆曾丢失了一枝借来的笔,但进行了赔偿。又比如山姆偶尔会把棋子带回家,但之后会把它们归还。(2) 暗示实验组:在山姆参观前的一个月,研究者并没有试图造成对他的刻板印象。而是在山姆参观后,持续一个月每隔一周向儿童询问一些有关他参观的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两个错误的暗示:山姆撕
7、裂了一本书以及他弄脏了玩具熊。比如问儿童:“当山姆弄脏了玩具熊,他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3) 刻板印象加暗示组:这组的儿童接受刻板印象组和暗示组的实验处理,即在山姆参观前听有关山姆的故事形成刻板印象,参观后被暗示错误信息。(4) 控制组:不接受上述两种处理,只是和其他组一样,上课时山姆来访。在完成对暗示组和刻板印象加暗示组的小朋友错误暗示后,所有儿童经历一次最后的访谈,访谈由在之前所有过程中没有出现的新人进行。儿童对事件的记忆质量被操作化地定义为他们对访谈问题反应的精确性。在这次访谈中,儿童被询问同样的问题。在记忆测验中,让儿童自由回忆,描述山姆参观的课堂发生了什么。自由叙述结束后,研究者
8、提出一些具体的探测性问题,询问他们是否听说过关于一本书或者玩具熊的事,或者问他们是否看见山姆对这些物体做过什么,并追问其信念强度,如“你真的没看见他这么做吗?”整个访谈被做出录像带,通过儿童的反应的进行编码生成数据资料。编码者不了解儿童处于哪种实验条件下。随机抽取20%的录像带,由不同的评分者进行编码以检查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一致性达到90%,这充分说明评分者充分可信。他们对儿童在自由叙述和针对性问题阶段的回答进行正误评分。3 结果结果显示,控制组和刻板印象组儿童在自由回忆中均没有出现任何错误。然而,接受撕书、弄脏玩具熊这些既定事实暗示的儿童组,包括暗示组和刻板印象加暗示组儿童,在自由叙述时就包
9、含了这些事情。之后进行的探测性问题的回答,包括(1)是否儿童认为书或玩具熊事件发生了(2)儿童是否观察到这些事件(3)儿童是否坚持这些事件的存在。两个年龄段的控制组的小孩只有少数有错误回答;刻板印象组在针对性问题中出现了对虚假事件的错误判断,同时存在年龄趋势,高年龄的孩子正确率比低年龄的孩子高;在暗示组中,孩子表现出更高的错误率,比刻板印象组孩子对虚假信息的重构更严重;刻板印象加暗示组儿童,报告错误观念(34岁儿童中有72%,56岁儿童40%)、声称目击事件(34岁儿童中有40%,56岁儿童10%)、坚持目击观点的儿童(34岁儿童中有20%,56岁儿童10%)的比例最高。4 讨论这是一个设计精
10、巧的实验。刻板印象组儿童,在实验研究者的故事讲述中,对陌生人形成了刻板印象,这很好地控制了其他的额外变量,使儿童和山姆之间的关系变得纯净和易于操控。而对暗示组的儿童所施加的提问,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他们在自由回忆阶段就表现出对错误情境的重构,并坚信自己的回忆是对事实的描述。实验结果还显示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单单是刻板印象并不足以导致儿童在自由回忆中出现错误的报告事件。当事件发生后的暗示作用加入时,两者相结合形成了对记忆信息最强烈的干扰影响。这项研究中的暗示组设置的情境十分有现实意义,或者用心理学语言来描述,这个实验的外部效度较高。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儿童目击了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的人犯罪。再假设这个
11、儿童成长在一个持有种族偏见的家庭中。当案件发生后,儿童不断地接受来自父母、警察以及检察官等各种各样的人的提问。除非这些人全部在措辞上非常注意小心,否则他们不断重复的问题就像这个实验中的暗示一样,比如“那个长头发的男人对着营业员大吼大叫了吗?”在儿童的脑海里形成一种影响,最后儿童出现了虚构的场景:有个男人在对着营业员大吼大叫。这时,这个儿童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不再是目击场景的真实信息了,而是再不断受到外界暗示后的错误信息。如果法庭还照样采信儿童的证词,那么悲剧将在童言无忌中上演。此外,这些研究中的结果表明了仅仅刻板印象还不至于使儿童在自由回忆中出现较大的错误偏差,但是当他们接受暗示性的提问时,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这至少提示我们,如果不得已我们需要搜集儿童的证词,我们最好采用儿童自由回忆的方式,并且在此之前不要对儿童有任何额外暗示性的、针对性的追问。因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