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翻译中“ 忠” 的原则_第1页
谈翻译中“ 忠” 的原则_第2页
谈翻译中“ 忠” 的原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翻译中“ 忠” 的原则    摘要:从字词、句子和文章风格三方面论证“忠”的原则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指出翻译过程中必须“非常”忠实:追求 “精确”,同时指出“忠”也要有一定尺度,不能一味追求“忠”造成“死译”、“硬译”。关键词:源语;目标语;忠实;语境中国的翻译活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时期。唐朝高僧玄奘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明清的科学翻译也堪称翻译史中重要一环,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鲁迅先生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翻译原则,意为在信和顺不能两全时,宁可译文不顺也要忠实于原文

2、,决不欺骗读者。在国际上,十八世纪英国翻译家泰特勒在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他的翻译原则:(1)翻译应当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2)风格和手法应和原著保持一致;(3)翻译应该具备原著的通顺。泰特勒主要是从内容、表达和风格三个方面来阐述对于“忠”的要求。特别要注意表达上的“忠”不仅要弄清主题思想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要弄清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但是,由于源语和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不同,在行为措辞方面的“忠”也要有一定尺度,不能一味追求“忠”,从句子结构到含义完全与源语保持一致,这样就成了“死译”、“硬译”。如: 英语中我们说once in a blue moon 汉语中就不能译成“一个蓝色月亮里的一次”,而

3、应译成“千载难逢”。又如:hand in glovewith, 不能译作“戴着手套和?合作”而应译为“和?狼狈为奸”。 由此可见,中外名家都将译文的“忠”放到了翻译标准的首要位置。如何做到译文尽可能“忠”于原文呢? 一、字词翻译的“忠” 首先是翻阅词典以求精确,但又不能过分信赖词典。要注意词语出现的语境。因为不同的语言存在着词义空缺的现象, 如:汉语中的“头”字:(1)这娃娃头真大。The baby has gota big head.(2)她正在梳头。She was combing her hair.(3)她是我们组的头儿。She is the head of our group.只有第一个

4、例句与英文是相应的用法,而其后几个例句则是在完全理解原文基础上的意译了。 二、句子翻译的“忠”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的差别,在翻译中需要对原文的词序进行调整,使译文作到最大程度的通顺,并保证句子“忠”于原文,如:(1)Formerly a worker himself, he is nowan engineer.误:以前的工人,他是现在一个工程师。正:他过去是一个工人,现在当上了工程师了。(2)Never before has ourcountry been as united as it is today. 误:从来没有以前我们国家?正:今天,我们国家空前团结。 对一些特殊的句型要

5、做正确的处理,否则难以传达原作的意思,如:(1)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误:所有的答案都不正确。正:并非所有的答案都正确。(2)Every of us wouldntI like him.误: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他。正: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他。 三、文章风格上的“忠”不同的作者以其不同的风格见称,文章翻译应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 下面我们看一下“美国文学之父”Washington Iving 所写的小品文“The Westminster Abbey”中的一段文章。 “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

6、s in thelatter part of autumn, 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almost mingle together, 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year, 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magnificence of the old pile; and as I pa

7、ssed its threshold, it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 and losing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译文:1、在晚秋暗淡而悲哀的一天,当曙光和夜色几乎混而为一,而将这年终酝酿成一片凄凉的时分,我在那威治明士德院里徘徊,消磨了数小时的光阴,在这古屋悲壮的外观上,有种情调是正和那气候相称的;当时,在我跨进门槛的时候,仿佛是走回到古代的境地之中,把自己消失在前朝黑洞洞的影子里。译文:2、时方晚秋, 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

8、连接到一起,不可分割,岁月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寺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气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 原作文章古雅,节奏较慢,有一种悠闲自如的感觉,句子长短相仿,读起来富有音乐感,颇似中国散文中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是“欧文式”散文的代表,文中的shadow, mingle, throw, gloom, decline, like?等大量的词营造出一种极其古雅幽静的气氛。译文1 虽然较好地译出了原文的信息,但语言平直, 缺乏一种节奏感,而译文2 完全重现了“欧文式”散文风格, 大量的四字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有致,使人有如入其境的感觉。 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译文处理,也应从“忠”字着手。 散文体应当侧重其语言美,特别是描绘景物时,遣辞造句常含深刻寓意;诗歌讲求形美、声美和神美,是音、形、声的高度民主统一;政论体兼有科学风格和艺术风格,要求用语讲究分寸,不宜渲染夸张、润色加工等。下面我们就一篇政论文章看一下其语言特色。 Fellow delegates, we are all convinced that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