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精确送风系统技术规范书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Fujian Post&Telecom Planning-Designing Institute Co.,Ltd.2010年08月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精确送风系统技术规范书1、概述精确送风是指通过风管、送风器、调节器等装置将空调冷风直接送入机柜内,对机柜冷却后排出。实现了“先冷设备、再冷环境”,通过对送风区域及送风量的精确控制,以达到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精确送风可以分为下进风和上进风方式,所谓下进风方式,就是在机柜底部开一个可调节风量的进风口,将架空地板下的冷空气输送到机柜前面专门冷气通道而不流失;而上进风方式从气流组织
2、原理上基本与下进风方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进风口设在机柜顶上。精确送风适用于原为风帽送风或风管送风的机房,特别是有局部过热现象、且机房层高及走线架的布置能满足上送风精确送风改造要求的机房。设备发热量大、分布密集的大型通信机房和IDC数据中心机房改造节能效果更佳。本规范书规定了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精确送风系统技术要求等,适用于通信机房、数据中心精确送风系统的设备选型,也可作为工程招标的依据。2、总体技术要求2.1 系统组成机房精确送风系统由空调系统、管道系统、送风装置及监测与控制系统组成。管道系统包括:送风主风管及支风管、伸缩软管及送风接头。送风装置包括:风量调节阀、送风器及送风器与机架接口安装件。
3、监测与控制系统包括:机房温度控制系统、机柜温度及送风量监控系统及新风监控系统。2.2 精确送风实现方式冷通道封闭精确送风是通过上送风方式来实现的。冷气流经的通道主要包括:主送风管、支风管调节阀、连接软管、送风器和机柜,如图1所示。图1 冷通道封闭可变风量精确上送风的基本形式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主风管把来自静压箱的冷风输送各支风管,各支风管均安装有调节阀,通过调节阀控制送给每个机柜的冷风量。图2 上送风方式工作原理示意图2.3 总体技术要求上送风方式风管设定:梁下净高度3.7m,送风距离15m。若送风距离>15m,应核算最远端的空调送风风压、风量等能否满足工艺设备散热需求,如不能满足,可考
4、虑通过提高空调风机风压以及增加回风管道、诱导风机等辅助手段来满足设备散热需求。送风主管应满足单列机柜平均3KW的送风量,对于单机柜功耗>5KW的机柜,建议采用独立集中区域布置方式,并对其进行冷源的专门配备、强化散热或采用其他技术手段。系统通电要求:空调系统、调节和监控系统为双路交流市电供电,监控系统宜采用UPS电源。机柜出风口与进风口的温度差要求15,单机柜所需风量大于图3(或表1给出的送风量。机柜最小送风量按下式计算:Q=P/(Cp×p×tm3/h其中,P机柜功耗,单位:WCp空气的比热容,单位:kJ/kg·p空气的密度,单位:kg/m3。t机柜出风口与进
5、风口的温度差,可取15当机柜进风温度为25时,上式可简化为Q=3×P/t=p/5。表1 单机柜送风量与功耗关系表序号机柜功耗(KW最小送风量(m3/h10.51002120031.53004240052.55006360073.57008480094.59001051000图3 单机柜送风量与功耗关系图机房冷热通道应进行隔离,在机房实施冷通道封闭精确送风后,机柜前面安装的送风器实现了冷热气流的隔离,整个机柜外部空间形成热通道。为了保证机房内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维护人员的舒适性,机柜进风口空气温度范围为2030,相对湿度35%65%,空调回风温度35。机柜列间距以满足单列开门为基本条件,
6、并尽量增大间距。对于老机房:两列机柜间距D0.8m,参见图4所示。对于新建机房:当两列机柜朝向相同时,间距D1m(含单个送风器厚度O.2m;当两列机柜朝向不同时,前门间距D11.2m(含两个送风器厚度O.4m,后门间距D2O.8m,即除去送风器厚度后,机柜间距大于O.8m。参见图5所示.图4 老机房机柜列间距说明图5 新机房机柜列间距说明3、各构件技术要求3.1 空调系统为了满足冷通道封闭可变风量精确送风的控制需求,机房空调需要作如下技术改进:空调系统由原来的回风温湿度控制策略改为送/回风温湿度同时控制策略,空调电控系统必须留有相应的RS485接口,可通过远端控制,相关通讯协议需遵从万能主从节
7、点协议。空调系统送风量变化范围应不导致空调蒸发器表面结冰,且送风量能够无级调节,推荐送风量调节范围:70%100%。3.2 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主送风管、支风管、伸缩软管和送风接头。设计主送风管、支风管、伸缩软管和送风接头的尺寸和材质要求如表2:表2 送风管道尺寸和材质要求列表名称尺寸材质主送风管矩形,主风管推荐设计风速为8lOm/s,其截面积根据所需输送风量及设计风速确定,风管长短边比小于4:1,长宽与静压箱匹配;主送风管应设计为长度方向变径形式,以保证内部静压的稳定推荐酚醛铝箔复合材料,保温材料密度60kg/m3,燃烧性能B1级,弯曲强度1.05MPa,厚度20mm;如采用镀
8、锌钢板风管,其外表面包裹橡塑保温材料的厚度20mm支风管圆形,直径不小于225mm镀锌钢板螺旋圆风管,其外表面包裹橡塑保温材料的厚度20mm伸缩软管圆形,直径不小于225mm柔性风管,如玻纤布聚脂薄膜铝箔复合金属钢带螺旋软管、铝箔聚脂复合夹丝螺旋软管等送风接头圆台形,一端与伸缩软管匹配,另一端与送风器入风口匹配轻质阻燃塑胶,阻燃等级UL94-FV0,厚度2mm,最外面覆盖保温棉(如:聚氨脂泡沫塑料,厚度10mm3.3 调节阀调节阀安装在支风管上,其尺寸与支风管相同,直径225mm,支持手动调节和自动调节;为便于机房实行风量自动监控调节,可以设置自动调节阀。通过控制调节阀的开度,实现对每个机柜送
9、风量的精确控制。其结构如图6所示:图6 调节阀结构示意图开度调节范围:0100%;开度调节精度:±5%;供电电压:48VDC或220VAC。3.4 送风器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送风器分为两类:门板式送风器和悬挂式送风器,其结构如图7、图8所示。图7 门板式送风器图8 悬挂式送风器1 改造机柜的前门可以拆除;2 机柜安装接口符合下节尺寸要求。1 改造机柜的前门不能或不便拆除;2 改造机柜前门的开孔率50%,且分布规则。门板式送风器规格如下:1 送风器材料规格:Fe,08,T1.5,即冷轧板,材质符合我国的优质碳素冷轧钢08材料,板材厚度为1.5mm;2 进风孔有效通风直径177mm;3
10、内测贴附隔热棉(如:聚氨脂泡沫塑料,厚度10mm,减少热交换;4 机柜内部风压通过上下两排风压调节孔进行调节;5 挡风板的默认安装间距为200mm,且等间距规则分布,其作用是:改变风向,确保冷风流向设备侧。现场可根据送风方式的不同,手动调整挡风板的安装方向;6 送风器的有效储风截面为400mm×200mm的梯形结构;7 送风器通过门锁及门轴与机柜连接;8 门板送风器的上端通过进风口与伸缩软管连接,下端封闭,结构如图9所示。门板式送风器的尺寸系列如表3所示:表3 门板式送风器的尺寸系列表适配机柜高度(H1800mm2000mm2200mm送风器高度(H11675mm1875mm2075
11、mm送风器宽度(W1594mm备注:优选机柜的宽度尺寸为600mm,其它尺寸规格的机柜适配送风器,需要进行特殊定制。图9 上送风门板送风器示意图门锁距下基准面的距离为1100mm永远保持不变,门锁高度与机柜高度无关。其结构如图10所示:图10 上送风门板送风器示意图悬挂送风器规格如下:1 送风器材料规格:Fe,08,T1.5,即冷轧板,材质符合我国的优质碳素冷轧钢08材料,板材厚度为1.5mm;2 进风孔有效通风直径177mm;3 内侧贴附隔热棉(如:聚氨脂泡沫塑料,厚度10mm,减少热交换;4 机柜内部风压通过上下两排风压调节孔进行调节;5 挡风板的默认安装间距为200mm,且等间距规则分布
12、,其作用是:改变风向,确保冷风流向设备侧。现场可根据送风方式的不同,手动调整挡风板的安装方向;6 送风器的有效通风截面为400mm×200mm的梯形结构;7 悬挂送风器背面均布压铆螺母,用螺钉直接将送风器悬挂固定在机柜门上;8 悬挂送风器的上端通过进风口与伸缩软管连接,下端封闭,结构详见图11:图11 悬挂送风器示意图悬挂式送风器的尺寸系列如表4所示:表4 悬挂式送风器的尺寸系列表适配机柜高度(H1800mm2000mm2200mm送风器高度(H11675mm1875mm2075mm送风器宽度(W1400mm备注:优选机柜的宽度尺寸为600mm,其它尺寸规格的机柜适配送风器,需要进行
13、特殊定制。3.5 门板式送风器与机架安装接口送风器安装在机柜进风侧,送风器安装深度为D1,机架轮廓如图12所示。图12 机架的三维尺寸示意图门板式送风器的尺寸系列如表5所示:表5 门板式送风器安装尺寸表适配机柜高度(H1800mm2000mm2200mm送风器安装高度(H11680mm1880mm2080mm送风器安装宽度(D130mm备注:不同的门锁会导致机柜门厚度的不同。现场改造时,需要根据待改造机柜的机柜门安装特点,得出送风器安装深度。“30mm”只是参考数据。1、优选改造机架的宽度尺寸为600mm,其他尺寸规格的机架需要进行特殊定制。2、不同公司、不同规格的机架,送风器安装接口会有所不
14、同,现场改造时,需要根据机柜门的安装接口尺寸来确定送风器安装接口尺寸,图13中所给出的数据只是参考数据。3.6 监测与控制系统机房智能温控系统由空调联动监控系统、机架温度和送风阀监控系统、机房温控管理系统组成,其原理如图14所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所需的部件。图14 机房智能温控系统原理图机架温度和送风阀监控系统:检测机架进风口温度,对机架送风阀门进行开度智能调节控制,将机架排风口温控控制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内。机房温控管理系统:配置各机架和机房的温湿度值等参数、收集并上报给上位机相关信息:每台机架的排风温度、机房内的温湿度值、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及告警信息;控制方式选择以及运行日志的报表输出等。
15、单独选配空调系统,由机房温控管理系统来进行自动调节。1 机房温控管理系统由控制系统和上位机系统组成;2 空调系统、机架温度和送风阀监控系统规格请参考本规范第四章。人机界面:机房管理系统上位机配置端采用友好界面,显示直观,易于操作,主要功能应包括:1 配置空调系统控制方式;2 显示每台机架的排风温度、机房内的温湿度值、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及告警信息;3 输出运行日志报表和告警日志报表。4、超大功率机架冷却方式对于大于5KW的超大功率机架冷却问题,送风冷却系统需要进行相应改进,根据机架功耗配置特点和最小送风量选用合适的支风管、伸缩软管以及送风器。超大功率机架(大于5KW建议在机房中集中于某个区域安
16、装,并尽可能靠近冷源布置,并相应配置充足的制冷设备。4.1 风量需求与机架功耗的关系在送风温度为25,机架温升为15的情况下,单机架最小送风量与其功耗成线性关系,如下所示。表10 单机架送风量与功耗关系表序号机柜功耗(KW最小送风量(m3/h10.51002120031.53004240052.55006360073.57008480094.59001051000115.511001261200136.513001471400157.515001681600178.5170018918005、 其他同一机房区域中尽量采用同一种规格的支风管和伸缩软管,便于施工和管理。在老机房改造及设备扩容之前,必须首先搜集扩容后机房设备总功耗,单机架最大功耗,现有机房空调的制冷量、额定送风量及机外余压等方面的数据,然后结合设计送风管路进行校核计算,只有在确认机房改造后冷却能力可以满足要求之后,才能进行实质性的机房技术改造。如果仅针对机房送风管路进行技术改造仍无法满足机房设备扩容的要求时,则需考虑提高机房的冷却能力,如增加机房空调台数、提高机房空调机外余压等。6、工程要求6.1 工程规模本期有两个工程,一个工程为2010年福建省通信机房空调系统改造工程,拟在厦门本地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某企业物流方案设计
- 《xu工学绪论》课件
- 脚手架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 育婴员中级习题库含参考答案解析
- 社会学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培养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 8月肿瘤内科出科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纺织行业品牌传播与推广策略考核试卷
- 文字设计核心要素与应用方法
- 螺旋传动装置的防尘设计考核试卷
- 室内设计平面概念方案汇报
- 2025年四川甘孜州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货车股份转让合同协议
- 购买防雨棚合同协议
- 2025中美关税战时政述评-初中《道法》25年时政述评课件
- 食堂净菜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机场窗口服务投诉培训
- 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 客服工作劳务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