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7轮复习(17)【考点解读】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能用于计算及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板块,在理解时要牢牢抓住关键词,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避免死记硬背而不理解实质,从而造成错答。【考点梳理】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可总结出不变量、一定改变量和可能改变量。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_没变、原子_ 没变、原子 _ 没变,所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归纳为:六个不变、两个

2、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宏观兀素兀素物质物质兀素微观原子原子原子分子分子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1)书写原则:以 _ 为依据 要遵守 _。(2)书写步骤写:写出的化学式,中间用横线相连。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3标:标明_。(3)意义:由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 _ 、_ 、_ 。2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获得各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_。3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获得各种物质的质量比=_ 。【基础训练】1.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X+6QT6CQ+6H2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 7A、X是由碳、氢两种兀素组成B、X中碳、氢两种兀素的质量比为1:23

3、/ 72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3.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 一定条件下,SQ和C2 生成SQ,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8g CH4 完全燃烧生成8g CQD、 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Q和HQ,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下列各项: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分子数目;原子数目;分子质量;原子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B、C、全部D、无法判断5.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Q和CQ,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 素组成6.有反应:8A+

4、3B2=C2+6D(其中A、D是化合物,&、C2 是单质)。若13.6gA与21.3gB2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2.1gD,已知C2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4B、16CC 3235.5(1) 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 逆填7.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C、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D、X中碳兀素的质量分数为40%A B、C、D),你推断的依据是 _4 / 7(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图形的一个化学方程式5 / 78.在实验中经常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1)如图是验证

5、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当瓶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的白烟也随之冒出。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为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岀,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2)_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_ =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典例精析】例1. (1)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增加了。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其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2)在2X+Y=Z+2R反应中,已知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与Y完全反

6、应,生成物R的质量为g。(3)有4AE2+nC2=2AC3+8BC2 反应中,n的值为_(4)已知m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2。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例2已知W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可燃物W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W20、49、71,若8gX恰好,理论上mi_mm2,其原因是吸滤瓶中6 / 7反应前质量/g501123反应后质量/g2Y28X贝yX=_,Y=_ 。_7 / 7例3.有机物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了二氧化水

7、,为确定A的无毒组成,小强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白色CuSQ粉末遇到水会变蓝)(1)A装置的作用是_和B装置的否颠倒_(2)小强根据A中白色粉末变蓝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A中含有C H、0三种元素,小刚认为他说法不正确,请你帮助小刚说明理由(3)小刚认为A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下图是小刚同学设计的一个实验方案。足Him*ME1ITf| E根据实验数据分析,A中_ ( “含”或“不含”)氧元素。图中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顺序能否调换_一。【反馈练习】1、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2CH0H + 3X匸+4NaOH =2Na

8、2CO + 6H20其中X的化学式为()A、QB COC、COD、H22、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丙物质属于单质D、 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 & 8申乙丙0农呑A恿子0表示R原子4.4gCO2 和3.6gH2O,则该有机物中A、一定含有C、H两种兀素,可能含有O兀素10倍,可连续使用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 / 7B、一定含有C、H 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

9、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9 / 7D、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0元素4.现有化学反应A+B=C,将agA和bgB在适当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分析得知剩余物为混合物,则生成物C的质量()gA、等于(a+b)B、小于(a+b)C、大于(a+b)D、不小于(a+b)5.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个都平衡B甲、乙、丙三个都不平衡7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法正确的是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在载人宇宙飞船中,一般都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Q)颗粒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再生氧气,供宇航员

10、呼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xCO=2N22CO+Q。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的数值为.方程式:15.(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6.甲、乙、装置分别放然后分别取,丙三位同学用三个不同攵在天平上调节至平衡,将试管中白亍散液体与锥时间形瓶中的物质混合,丙将气球中的镁粉倒入质质I I律,如下图。他们的方法是,先将下图时间D十-*jL一 严甲乙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回各自的天平上,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C、甲不平衡,乙、丙平衡D只有乙仍然平衡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 定是2xgaA+bB=cC+d

11、D中,下列说D、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果用超氧化钾(KO)来替代过氧化钠,也可与CO反应,生成K?CO和氧气,写出其化学10 / 7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0.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卜列说法中止确的是(D)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3.24.02.8反应后的质量(g)5.2X7.22.8A.a和c是反应物B.d一

12、定是催化剂C. X=2.0g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8.(宜昌)在炼铁工业中,常用 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aCOSiO2X+CQT,其中X的化学式是DA.CaSiOXB.CaSiO3C. CaSi2Q3D. CaSiO?14.(宜昌)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反应前反应后(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4)由乂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填“是”

13、或“不是”)催化剂。1.(安徽)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11 / 7(1)_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我_ (“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_。3小红按下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的含量计远大于O2 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N,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_。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