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_第1页
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_第2页
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_第3页
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 我国华北及华东地区的主要矿区如开滦矿区、兖州矿区、新汶矿区、枣庄矿区,开采石炭二叠系煤层。煤系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厚度大、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水压大。当遇有地质构造(如断裂构造)时,奥陶系石灰岩与上覆的本溪组或太原组的石灰岩连通,发生水力联系,造成底板突水事故。有些煤层由于受奥陶系石灰岩承压水的威逼而不能开采。因此,讨论和解决受奥陶系石灰岩承压水威逼煤层的平安开采问题,对于煤矿的平安生产和解放呆滞的煤炭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底板突水类型   

2、;     1、按底板突水地点分:巷道突水、采煤工作面突水。        2、按突水的动态表现形式分:        (1)爆发型:突然爆发,即达峰值,过后突水近于稳定、减小。来势猛、速度快、冲击力大,常有岩石碎屑伴水突出。        (2)缓冲型:水量由小到大渐渐增大,经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月才达到峰值。   

3、     (3)滞后型:采掘工作面推过后,在巷道、采空区内发生突水,滞后时间几天、几个月、几年,突水量可急可缓。        3、按突水量大小分:        (1)特大型:突水量等于或大于50  ;        49 ;(2)大型:20        19 ;(

4、3)中型:5        (4)小型:小于5 。        二、开采后底板岩层破坏规律        在开采过程中,煤层底板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底板岩层的变形与破坏,减弱了底板岩层的阻水力量,甚至形成突水通道。因此,讨论开采后煤层底板的应力重新分布、变形与破坏规律,是讨论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的基础。        1、开

5、采过程中工作面底板应力变形特征        采煤工作面四周应力的分布状况:按应力大小分上升应力区(增压区)、降低应力区(减压区)和原始应力区(稳压区)。        采煤工作面底板应力与变形状况:按应力与变形性质分压缩区(压应力)、膨胀区(拉应力)、压缩区与膨胀区之间(剪应力)。拉应力与剪应力使底板消失一系列垂直于层面的断裂。垂直断裂与层理、顺层断裂交叉,形成底板破裂带。       

6、; 2、煤层底板“下三带”        依据煤层底板的破坏状况及地下水的导升状况,采煤工作面连续推动后,工作面及采空区煤层底板可分为三带        (1)破坏带:直接与工作面邻接的底板,消失一系列沿层面和垂直于层面的断裂,使底板导水力量增加,因此又称为导水破坏带,其厚度称底板破坏深度h1,可达几米到十几米。        (2)爱护层带:位于破坏带之下的完整岩层,岩层在支承压力作用

7、下产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但仍保持连续性,其阻水力量未发生变化。因此,又称完整岩层带或阻水带。其厚度为h2。        (3)地下水导升带:位于爱护层带之下,底板承压水,沿底板隔水层裂隙上升的高度,其厚度为h3。        (4)底板含水层顶部充填隔水带:有时底板含水层顶部存在泥质物的充填,具有隔水作用,其厚度以h4表示。        依据下三带理论,猜测承压水体上采煤有四种状

8、况,        三、影响底板突水因素        1、水源条件        水源条件包括水压和水量。水量是突水的物质基础;水压是突水的动力。水量越丰富,突水量越大,其危害性也越大。水压大,一方面冲破力大;另一方面在隔水层裂隙中导上升度增大,水压越大其破坏性越大。        2、矿山压力  

9、;      (1)有周期来压的采煤工作面,在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支承压力大,对底板破坏严峻,易发生底板突水事故。        (2)在采煤工作面后部采空区四周的底板处于降低应力区或变形膨胀区,顶板垮落不充分,断裂张开,阻水力量最弱,易于突水。        (3)初次来压前,在开切眼四周,老顶大面积悬露、且直接顶垮落不接顶,底板形成较大的自由面,易于突水;    

10、;    (4)工作面推动速度太慢或停止时,在停采线处由于支承压力的长时        期作用,使底板破坏严峻,易于突水。工作面推动速度快,采空区底板还来不及形成较大的断裂,就会由膨胀状态变为压缩状态,有利于防止底板突水;        (5)区段煤柱在侧向支承压力的作用下,边缘处破坏;煤柱边缘处顶板垮落不充分,易于突水。        3、隔水层(爱护层)

11、阻力        0.3Mpa/m隔水层的强度、厚度及裂隙发育程度,影响隔水层阻力的大小。隔水层阻力系数(Z),以Mpa/m表示,在一般状况下Z=0.1 。        4、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特殊是断裂构造,是造成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缘由。我国绝大部分(80%以上)的底板突水,是由断裂构造引起的。    &

12、#160;   (1)断裂错距的存在,缩短了含水层与煤层之间的距离,使底板隔水        层厚度减小甚至消逝(见图4)。                (2)断裂错动时,断裂影响范围内的岩石比较破裂,极大地破坏了隔水层岩石的完整性,降低了隔水层的阻水力量。        (3)断裂错动

13、时,断裂影响范围内的岩石比较破裂,具有良好的储水和导水特征,当采煤工作面揭露到断裂构造时,即会发生底板突水。        (4)采煤工作面底板岩体中存在断裂构造时,使底板的破坏带深度增大。        四、承压水体上采煤防水平安媒岩柱的留设        1、防水平安煤岩柱的类型        承压水体上采煤,对于不同采动等级的水体,都必需留设平安媒岩柱。        表1为承压水体上采煤的采动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