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7防水工程事故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课件_第1页
单元7防水工程事故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课件_第2页
单元7防水工程事故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课件_第3页
单元7防水工程事故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课件_第4页
单元7防水工程事故与处理 《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处理》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单元7 防水工程事故与处理7.1防水工程处理7.2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学习描述 教学要求:了解建筑防水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法、割开法、蓄水试验等;掌握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其他部位裂缝渗漏水等事故的处理办法。 实践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其他部位裂缝渗漏水等事故进行处理;还能对建筑防水工程进行现场检测。 单元7 防水工程事故与处理 根据屋面工程技

2、术规范(GB 503452012)的规定,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其中,防水等级为级的建筑类别是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其设防要求为两道防水设防;防水等级为级的建筑类别为一般建筑,设防要求为一道防水设防。 7.1.1 7.1.1 屋面防水屋面防水7.1 防水工程处理1.1.卷材屋面的开裂卷材屋面的开裂 (1)事故现象。卷材屋面开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装配式结构屋面上出现的有规则横向裂缝。当屋面无保温层时,这种横向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位置正对屋面板支座的上端;当屋面有保温层时,裂缝往往是断续的、弯曲的,位于屋面板支座两边1050 cm的范围内。这种有

3、规则裂缝一般在屋面完工后14年的冬季出现,开始细如发丝,以后逐渐加剧,地下发展到12 mm甚至更宽。另一种是无规则裂缝,其位置、形状、长度各不相同,出现的时间也无规律,一般贴补后不再裂开。 7.1 防水工程处理用盖缝条补缝用干铺卷材做延伸层用防水油膏补缝事故治理7.1 防水工程处理 玛脂:含量较高的矿粉与沥青形成黏聚力很高的胶凝状物,用于交通道路、机场跑道、高等级公路,以及钢桥路面面层的铺筑和房屋建筑的防潮等。 答疑解惑7.1 防水工程处理2.2.卷材屋面流淌卷材屋面流淌 (1)事故现象。 严重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50%以上,大部分流淌距离超过卷材搭接长度。卷材大多折皱成团,垂直面卷材拉开脱空

4、,卷材横向搭接有严重错动。在一些脱空和拉断处,产生漏水。 中等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50%,大部分流淌距离在卷材搭接长度范围之内,屋面有轻微折皱,垂直面卷材被拉开100 mm左右,只有天沟卷材脱空耸肩。 轻微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以下,流淌长度仅23 cm,在屋架端坡处有轻微折皱。7.1 防水工程处理局部切除重铺切割法钉钉子法(2)事故治理7.1 防水工程处理3.3.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开裂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开裂 (1)事故现象。混凝土刚性屋面开裂一般分为结构裂缝、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三种。结构裂缝通常出现在屋面板拼缝上,宽度较大,并穿过防水层而上下贯通。温度裂缝都是有规则的、通长的,裂缝

5、分布比较均匀。施工裂缝一般是不规则的、长度不等的断续裂缝,也有一些是因水泥收缩而产生的龟裂。7.1 防水工程处理 (2)事故治理。 属于结构和温度的裂缝,应在裂缝处将混凝土凿开,形成分开缝,然后按规定嵌填防水油膏,防止渗漏水。 防水层表面若出现一般裂缝,首先应将板面有裂缝的地方剔出缝槽,并将表面松动的石子、砂浆、浮灰等清理干净,然后再涂刷冷底子油一道,待干燥后再嵌填防水油膏,上面用防水卷材覆盖。防水卷材可用玻璃布、细麻布等,胶结料可用防水涂料或稀释油膏。7.1 防水工程处理4.4.天沟漏水天沟漏水 (1)事故现象。天沟纵向找坡太小,甚至有倒坡现象;天沟堵塞,排水不畅或漏水。 (2)事故治理。

6、凿掉天沟找坡层,再拉线找坡,然后按下述方法进行处理。将转角处开裂的卷材割开,旧卷材烘烤后分层剥离,清除旧胶结料。 治理四周卷材裂缝严重的雨水斗时,应将该处的卷材铲除,检查短管是否紧贴板面或铁水盘,如短管浮搁在找平层上,应将该处的找平层凿掉,清除后安装好短管,再用搭槎法重铺三毡四油防水层,并做好雨水斗附近卷材的收口和包贴。7.1 防水工程处理 地下工程的防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结构主体防水,二是细部构造防水,特别是施工缝、变形缝、诱导缝、后浇带的防水。地下工程的变形缝(诱导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 7.1.2 7.1.2 地下室防地

7、下室防水水7.1 防水工程处理 (1)一级防水标准。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二级防水标准。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1 m2;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2 m2。 (3)三级防水标准。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单个湿渍面积不大于0.3 m2,单个漏水点的漏水量不大于2.51 L/d,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不超过7处,人员临时活动的场所;一般战备工程。 (4)四级防水标准。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沙;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

8、大于2 L/(m2d),任意100 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 L/(m2d)。7.1 防水工程处理 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也称结构自防水,可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钢纤维、合成纤维等,并配合严格的施工及施工管理,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或改变孔隙形态、分布特征,从而达到防水(防渗)的目的。 答疑解惑7.1 防水工程处理1.防水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2.防水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3.防水混凝土裂缝渗漏水常见的防水混凝土事故7.1 防水工程处理 7.1.3 7.1.3 其他部位裂缝渗漏水其他部位裂缝渗漏水4.埋入式止水带(片)变形缝渗漏水2.管道穿墙部位渗漏水1.预埋件部位渗漏

9、水3.后埋式止水带(片)变形缝渗漏水7.1 防水工程处理 7.2.1 7.2.1 防水层厚度检测防水层厚度检测7.2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 防水层厚度的现场检测,检测涂膜防水层厚度时,待检涂膜防水层应完全固化。国家现行验收标准中对于涂层厚度的质量要求为“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的最小厚度值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其中超声波法适用于涂膜防水层的厚度检测,割开法适用于涂膜和卷材防水层的厚度检测。割开法检测结果准确率高,但对防水层的完整性有影响。超声波涂层测厚仪7.2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 (1)采用与被测涂膜材质相近且厚度已知的涂膜对超声波涂层测厚仪进行校正。 (2)在探头端面涂抹耦合剂。

10、 (3)施加适当且恒定的力将探头垂直地压在测点表面,读取并记录仪器示值。每个测点应重复读数3次,并应以3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防水层厚度的检测结果,精确至0.01 mm。超声波涂层测厚仪1.1.超声波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7.2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2.2.割开法割开法 割开法适用于涂膜和卷材防水层,属于局部破损检测。也可在其他现场检测后的破损部位割取防水层,采用测厚仪进行检测。 割开法防水层厚度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采用切割工具在选定测点处切割出尺寸为40 mm40 mm的防水层,取样时应避免防水层因拉伸而产生永久变形。 (2)用测厚仪在四边及中心部位分别量取样品的厚度,取5个测

11、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测点防水层厚度的检测结果,精确至0.01 mm。 7.2.2 7.2.2 蓄水试验蓄水试验7.2 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 室内防水工程凡具备蓄水条件的,必须进行蓄水试验。厕浴间、厨房地面和泳池、休息平台蓄水高度应在距平面高度20 mm以上。排水沟、溢水沟、水池、泳池应满负荷试验。蓄水实验 现有验收规范中对蓄水试验的相关要求: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中第3.0.12条规定“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观感质量检查和雨后观察或淋水、蓄水试验,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第9.0.8条规定“具备蓄水条件的檐沟、天沟应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时间不得少于24 h,并应填写蓄水试验记录”。 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 1962006)中第6.1.1条第9款规定“地面和水池、泳池的蓄水试验应达到24 h以上,墙面间歇淋水应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