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书最终结果_第1页
计算书最终结果_第2页
计算书最终结果_第3页
计算书最终结果_第4页
计算书最终结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书一、计算简图二、设计荷载1.人群荷载:5KN/m22.砼 重 度:25KN/m33.栏杆及基座荷载:3.24KN/m4.结构重要性系数:0=1三、板的配筋计算1.由于 因此人行道板采用双向板计算。2.计算简图:3.设计荷载值恒载设计标准值:gk=(0.12+0.08)×25 =5KN/活载设计标准值:qk=5 KN/恒 载 设 计 值:g=ggk=1.2×5=6KN/活 载 设 计 值:q=qqk=1.4×5=7KN/4.弯矩设计值参考桥梁设计与计算(邵旭东,陈翔云,李立峰编著)中,查不同支承条件下的板在均布荷载下的计算系数:5.钢筋、砼设计值C30砼 R2

2、35 6.求X及As的值板中心点5的配筋计算:X方向:s=25,h0=120-25=95mm选8100,实际配筋面积为503y方向:s=30,h0=120-30=90mm选8100,实际配筋面积为503板固定边点2的配筋计算:X方向选8100,实际配筋面积为503板固定边点3的配筋计算:y方向选8100,实际配筋面积为503四、悬挑梁的配筋拟采用C30,钢筋采用HRB335,截面采用变高度梁,梁间距采用2000mm,悬挑长度3000mm。1.计算简图2.设计荷载值砼自重(板及路面砖结构层): g砼1=0.2×2×25=10KN/m砼自重(变高梁):g砼2=(0.55)

3、15;0.25×25= KN/m栏杆及基座自重:g栏杆=3.24×2=6.48KN恒载设计标准值:gk= g砼1g砼2=(13.45 )KN/m活载设计标准值:qk=5×2=10KN/m变高梁荷载设计值:P=6.48恒载设计值:ggk=2×(13.45 )=(26.9KN/m活载设计值:q=qqk=2×10=20KN/m变高梁荷载设计值:P=12.963.内力设计值M=V4.钢筋、砼设计值C30 ,HRB335 5 .配筋计算A.正截面配筋截面有效高度(按双排钢筋计算)求解受压区高度238.68展开为解得x=176.63mm求=13.8250=

4、2176mm2配筋率=0.223%且大于0.2%选取6B,实际配镜面积为2280mm22176mm2B.斜截面配筋故应该截面需要配置箍筋选用B的双肢箍,单肢的面积为Asv1=78.5mm2,箍筋间距为其中p=100=100=1.92.5,故p=1.9箍筋间距为 =419mm箍筋间距选为mmC.承载力检算:抗弯承载力:配筋后受压区高度因此满足承载力要求。抗剪承载力:配箍筋后因此满足抗剪承载力要求D.裂缝检算短期效应组合52.65+19.44+45=117.09KN长期效应组合=52.65+19.44+0.4=90.09 KN 0.0922mm计算值小于允许值0.2mm,满足规范要求。五、抗倾覆计算悬挑结构抗倾覆力矩混凝土抗倾覆力矩=1KN悬挑部分及上部倾覆力矩=238.68KN KN因此满足抗倾覆要求。六、挠度检算:挠曲验算采用迈达斯计算,荷载、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与悬挑梁的配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