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馏实验设计书_第1页
蒸馏实验设计书_第2页
蒸馏实验设计书_第3页
蒸馏实验设计书_第4页
蒸馏实验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组:赖家雄、潘健成、赖树敏、许晗、田裕昌精馏实验设计报告书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精馏的实验装置的结构与其操作用法;2. 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对精馏过程多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实验结论,以掌握实验研究的方法;3. 学会识别精馏塔内出现的几种操作状态,并分析这些操作状态对塔性能的影响; 4. 学习精馏塔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掌握其影响因素;5. 主要研究不同回流比对精馏的影响,并与全塔效率对比分析;6. 熟练采用酒精计、阿贝折射仪测定产品浓度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 研究在全回流条件下,开车过程中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规律。2. 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稳定操作时塔内温

2、度和浓度沿塔高的分布,研究其分布情况及规律。3. 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4. 测定精馏塔在某一回流比时全塔理论塔板数、总板效率。5. 测定在部分回流时总板效率随进料流量的变化情况。6. 测定在相同回流时,总板效率随不同位置进料的变化情况。三、实验原理 (一)精馏原理塔釜加热,液体沸腾,在塔内产生上升蒸汽,上升蒸汽与沸腾液体有着不同的组成,这种不同组成来自轻重组份间有不同的挥发度,由此塔顶冷凝,只需要部分回流即可达到塔顶轻组份增浓和塔底重组份提浓的目的。部分凝液作为轻组份较浓的塔顶产品,部分凝液作为回流,形成塔内下降液流,下降液流的浓度自塔顶而下逐步下降,至塔底浓度合格后

3、,连续或间歇地自塔釜排出部分釜液作为重组份较浓的塔底产品。在塔中部适当位置加入待分离料液,加料液中轻组份浓度与塔截面下降液流浓度最接近,该处即为加料的适当位置。因此,加料液中轻组分浓度愈高,加料位置也愈高,加料位置将塔分成上下二个塔段,上段为精馏段,下段为提馏段。在精馏段中上升蒸汽与回流之间进行物质传递,使上升蒸汽中轻组份不断增浓,至塔顶达到要求浓度。在提馏段中,下降液流与上升蒸汽间的物质传递使下降液流中的轻组份转入汽相,重组份则转入液相,下降液流中重组份浓度不断增浓,至塔底达到要求浓度。(二)30下质量分率与阿贝折射仪读书之间关系可按下列回归式计算 W=58.844116-42.61325*

4、 nDW为乙醇的质量分率,nD为折射仪读书。阿贝折射仪测定待测溶液折射率,由乙醇与正丙醇混合液“浓度折射率”关系式推测其质量浓度。(三)乙醇与正丙醇混合液的汽液平衡数据已知,根据精馏塔的原料液组成、进料热状况、操作回流比及塔顶馏出物组成、塔底釜液组成,可以求出该塔的理论板数NT ,按照以下公式得到总板效率ET ET总板效率;NT理论板数;NP实际塔板数;q= 式中tr 进料温度,;Tb 进料泡点温度,;Cpm进料液体在平均温度(tr+tb)/2 下的比热,KJ/(kmol*);rm 进料液体在其组成和泡点温度下的汽化热,KJ/ kmol;Cpm=Cp1 M1x1+ Cp2M2x2 ,KJ/(k

5、mol*) rm=r1M1x1+ r2M2x2,KJ/ kmol 式中Cp1,Cp2-分别是纯组分1和纯组分2在平均温度下的比热,KJ/(kmol*)r1,r2分别是纯组分1和纯组分2在泡点温度下的汽化热,KJ/kg;M1,M2分别是纯组分1和纯组分2的摩尔质量,kg/kmol;x1,x2分别是纯组分1和纯组分2在进料中的摩尔分率。四、实验装置:精馏塔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本装置主要包括精馏设备和仪表柜两部分。 实验装置部件说明:1-原料罐进料口;2-原料罐;3-进料泵回流阀;4-进料泵;5-电加热 器;6-釜料放空阀;7-塔釜产品罐放空阀;8-釜产品储罐;9-

6、塔釜;10-流量计;11-顶产品罐放空阀;12-顶产品;13-塔板;14-塔身;15-降液管;16-塔顶取样口;17-观察段;18-线 圈;19-冷凝器20-塔釜取样口。1、实验装置的主要尺寸如下: 名称直径(mm)高度(mm)板间距(mm)板数(块)板型孔径(mm)降液管(mm)材质塔体80*415001009筛板2.510*1.5紫铜塔釜133*2500不锈钢塔顶冷凝器89*1.5380不锈钢塔釜冷凝器45*2240不锈钢2、实验物系:乙醇-正丙醇物系1) 汽液平衡关系: 见附表。2) 原料液浓度: 乙醇质量百分数约为1525。3) 浓度分析用阿贝折光仪。 对30 下质量分率与阿贝折光仪读

7、数之间关系也可按下列回归式计算:                   58.84411642.61325 nD其中为乙醇的质量分率, nD为折光仪读数 (折光指数)。附表一:乙醇-正丙醇汽液平衡关系X/摩尔分率00.1260.1880.2100.3580.4610.5460.6000.6630.8841.000Y/摩尔分率00.2400.3180.3490.5500.6500.7110.7600.7990.9141.

8、000五、实验操作步骤(一)、全回流操作时,在原料贮罐中配置乙醇含量15%25%(以摩尔分数)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料至塔釜液面达250300mm。(二)、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观察塔釜、塔身、塔顶温度及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观察视镜)发现塔板上有料液时,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控制阀。(三)、测定全回流情况下的单板效率及全塔效率,在一定回流量下,全回流一段时间,待该塔操作参数稳定后,即可在原料、塔顶、塔底及相邻两块塔板上取样,用阿贝折光仪进行分析,测取数据,重复3次,并记录各操作参数,即第一号板到第九号板、塔顶和塔釜的温度。(四)、做完全回流实验后,将回流分配装置设置到回

9、流比为2,3,4,7,进料量设置为2.1L/h。进行部分回流实验。待塔操作稳定后,在塔顶、塔釜、原料釜内取样,分析测取数据。(五)、测完不同回流比后,固定相同的回流比,从不同的地方进料,待塔操作稳定后,在塔顶、塔釜、原料釜内取样,并测塔顶、塔釜、原料釜的折射率。(六)、不同进料实验完毕后,固定进料位置,改变进料流量,待操作稳定后,在塔顶、塔釜、原料釜内取样,并测其折射率。(七)、实验完毕,停止加料,关闭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待一段时间后(视镜内无料液时)切断塔顶冷凝器及釜液冷却器的供水,切断电源,清理现场。六、实验数据记录 (一)全回流情况下(1)、全回流(回流比R=1 ),进料流量:2.1 L

10、/h, 进料位置:上面板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2)、塔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t/sT/(3)、塔内温度随塔高的变化塔高(塔板层数)塔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塔顶T/ (4)、塔内浓度随塔高的变化塔高(塔板层数)塔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塔顶折光率n (二)不同回流比情况下(1)回流比R=2, 进料流量:2.1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2)回流比R=3, 进料流量:2.1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3)回流比R=4, 进料流量:2.1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

11、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4)回流比R=7, 进料流量:2.1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 (三)回流比相同,不同板进料情况下(1)回流比R=4, 进料流量:2.1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2)回流比R=4, 进料流量:2.1 L/h, 进料位置:中间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3)回流比R=4, 进料流量:2.1 L/h, 进料位置:下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 (四)回流板相同,进料位置相同,不同进料流量情况下(1)回流比R=4, 进料流量:2.1 L/

12、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2)回流比R=4, 进料流量:3.6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3)回流比R=4, 进料流量:4.4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4)回流比R=4, 进料流量:6.4 L/h, 进料位置:上面板 温度T/样品折射率n(测三个样)塔底原料塔顶七、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实验所用物系是易燃物品,操作过程中避免洒落以免发生危险;蒸馏釜中料液量要适当,附中液面保持在液位计的2/3左右,乙醇浓度在20%30%(质量)。2. 本实验设备加热功率由电位器来调节(调节时应缓慢增大或减小),故在加热时应注意加热千万别过快,以免发生爆沸(过冷沸腾),使釜液从塔底冲出。若遇此现象应立即断电,重新加料到指定液面,再缓慢升电压,重新操作。升温和正常操作 中釜的电功率不能过大。3. 注意观擦塔顶塔釜及各板温度变化及塔压变化,开车时先开冷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