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_第1页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_第2页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_第3页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F戴与阅读!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导读: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堀。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词语注释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 的信物的风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堀: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 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堀,佩玉名,古 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木桃:桃子。木李:李子。1作品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

2、佩玉。这不是为了答谢 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这不是为了答谢 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这不是为了答谢 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 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 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堀 (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 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 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 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

3、下调查, 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 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 美齐桓公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 马器物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这一说法在宋代有 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根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 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 人有赠我以微物

4、,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这体现了 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 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 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 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 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 可取的。有鉴于此,笔者倾向于在较宽泛的意义上理解此诗,将其视 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首

5、先,其中没有诗 经中最典型的句式一一四字句。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 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堀(瑶、玖);匪以为报,永以 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 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其次,语句具有极 高的重叠复沓程度。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 一字之差,并且“琼堀”、“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 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 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 大。这样,三章基本重复,而如此高的重复程度在整部诗经中也 并不很多,格式看起来就像唐代据王维

6、诗谱写的阳关三叠乐歌似 的,一一自然这是诗经的音乐与文学双重性决定的。“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 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 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 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 所以说“匪报也”。“投 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堀(瑶、玖)”,其深层语义当是: 虽汝投我之物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实贵逾琼堀(瑶、玖); 我以琼堀(瑶、玖)相报,亦难尽我心中对汝之感激。清牛运震诗 志评此数语云:“惠有大于木瓜者,却以木瓜为言,是降一格衬托 法;琼瑶足以报矣,却说匪报,是进一层翻剥法。”他的话并非没有 道理,但将木瓜、琼瑶之类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实,其他解此 诗者似也有此病。实际上,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 之心横亘其间,他想要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 尚的情意。从这一点上说,后来汉代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尽管说的是“投金报玉”。其意义实也与“投 木报琼”无异。【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1 .诗经卫风木瓜赏析鉴赏2 .木瓜诗经原文赏析3 .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