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并不神秘(同步练习)总分100分,共2大题20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1.下列问题中,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的是OA.月亮形态的变化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C.地宸的发生D.校学生会选举产生新一任学生会会长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杜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列实例中属于科学技术绐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是()C.利用机器人扫地网络绐青少年健康带来影响A.调查B.实验C.观察D.思考D.3.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在经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

2、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成功发现,告诉我们在科学探究中应积极()4 .这个学期开始学习科学课程,下列有关科学的认识错误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开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5 .种子长成幼苗、冰雪熔化成水、火山喷发,日落日出。这些现象说明()A.事物的变化规律是一样的B.事物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C.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D.大自然中的事物是不会发生变化的6 .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月亮形态的变化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C.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7 .科

3、学无处不在,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现。下列现象与相应的科学 发现(发明)没有直接联系的是()A.莘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8 .水的沸腾顶起壶盖一一发明蒸汽机C.悬挂的灯晃动一一手表D.挤奶女工没有患天花一一种牛痘预防天花8 .科学家要进行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仔细观察,提出问题B.积极思考,发现规律C.认真记录,分析论证D.总结交流,资源共享9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B.牛顿通过观察到苹果落地的现象进行探究而发现的C.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运动而发现的D.伽利略通过探究物体下落而发现的10 .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A.小

4、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大美景B.苹果落在地上,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腌,发明了蒸汽机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11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A.多做实验B.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C.仔细观察,积极实脸,认真思考D.以上都不正确12 .潮虫的中文学名叫鼠妇,关于它的最早记载可见于本草纲目虫部。小明在校园 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去寻找探索。他记 录了发现湖虫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量(如表)o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 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地点水泥路上水槽边的石头下种花的湿花盆底下干草地中潮虫数量/只024182A.阳

5、光充足 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13 .中医绐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C.获取相关的事实和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更好地交流14 .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像伽利略等科学家之所以有许 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A.论文报告,资源共享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5 .本学期开设的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 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6、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16 .小科在学校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的第一个课题顺利完成,正当高兴时却发现自己家的 月季花死了,什么原因呢?她想起妈妈说过前几天不小心往花盆里倒了大量的食盐 水,于是小科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实验研究,发现土壤中含的食盐浓度 过高,最后经老师的分析知道当根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植物反而会失水枯 死。对文中的划线部分你觉得应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部分?()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7 .如图所示,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

7、前,猜测一下,如果沿两张纸条的中间向下吹气,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操作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的横线上。气流(1)你的猜测:9(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3)你提出的问题:。18 .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2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 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20天后测量25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1)请指出小明同学的设计方案一处不足:O(2)本实验主

8、要采用什么科学方法? 。(3)测量25株大豆计算平均高度,而不是“1株”的高度,因为。(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的因素。19 .花园、庭院中的花盘和石块下,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 色的小动物一一鼠妇在爬行,还会发现潮湿的地方鼠妇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某生 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请你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的一半放湿土,另一半放干燥的土,将10只鼠妇 放在两种土的交界处,放在适宜的环境下,认真观察鼠妇的行为。(4)分析实骁结果,得出结论。该小组对上述实验重复10次,结果如表:环境第1次第2次

9、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第7次笫8次第9次第10次干燥0只1只2只0只3只1只2只。只3只2只潮湿10只9只8只101;只9只8只10只7只8只(5)在实验重复10次的原因是 。(6)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的实验结论是(7)实验结束后怎么处理鼠妇,。20 .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 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 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 节律不变。保持其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饲养

10、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人口到达出口所 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组别第一次第二次A90. 2283.53B32. 4020.25(1)B组实验的作用是一_;(2)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3)通过实验分析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答】A.月亮形杰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故A不符合题意;B.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属于自然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关,属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故B 不符合题意;C.地震的发生属于地壳的运动,与地质的运动有关,属

11、于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故C不符 合题意;D.校学生会选举产生新一任学生会会长,是由选票的多少决定的,不属于可探究的科学 问题,故D符合题意。故选D。2 .【答案】D【解答】解:ABC.蛟龙号7062米海试成功、“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利用机器人扫 地都是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捷,故ABC不符合题意;D.网络给青少年健康带来影响属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故D符合题意。故选Do3 .【答案】B【解答】解:“经历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 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在多次实验后终于得出胜利的成果,说明我们在科 学探究中应积极实验,故B正

12、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4 .【答案】C【解答】解:A、科学研究要从小处入手,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平时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 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确;B、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思考,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 化的规律,正确;C、对书本知识我们要抱着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但不是盲目地崇拜,要敢于质疑,运用 科学的研究方法去验证其科学性,不正确;D、多看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杂志和书籍,正确。故选:Co5 .【答案】C【解答】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 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等;社会现象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相互影

13、响 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表象。种子长成幼苗、冰雪培化成水、火山喷发,日落日出。这些 现象说明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在发生变化。故C符合题意。故选C。6 .【答案】D【解答】解:月亮形态的变化、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四川九寨沟发生地震都是自然现 象,是科学研究的范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属于民主选举,与 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踌,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7 .【答案】C【解答】解:A、地球对表面及附近的物体都存在引力的作用,通过苹果落地现象以及其它类似 现象,得到地心引力的存在,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沸腾时顶起壶盖,实现了内能到机械能的转化

14、,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发明了蒸汽机, 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悬挂的灯晃动,晃动周期是一定的,人们据此发明了摆钟用来计时,但手表工作原 理与此不同,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C符合题意;D、挤奶女工经常接触牛痘,没有出现天花,并且大量的接触牛痘的人都没有出现天花, 说明接种牛痘可以抵御天花,两者之间存在直接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o8 .【答案】A【解答】科学研究从问题入手.故首要工作是仔细观察,提出问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o9 .【答案】B【解答】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牛顿通过观察到革果落地的现象从而进行探究发现的,故B正确。 故选Bo10 .【答案】A【解答

15、】A.小明到杭州旅游,发现西湖十景,不是科学研究;B.苹果下落,牛顿受此启发发现万有引力,是科学研究;C.瓦特好奇水沸膊,发明蒸汽机,是科学研究;D.麦哲伦航海探险,发现地球是圆的,是科学研究。故选Ao11 .【答案】C【解答】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故选C12 .【答案】B【解答】通过记录可以分析:在水槽边的石头下和庭院里的湿花盆下鼠妇的数量最多,而水泥路 上、干草地中鼠妇的数量很少。比较这两种环境的差别,可以发现主要区别条件是:光 照和水分,而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而光亮、干燥的环境中鼠妇的数量 很少。可推知:鼠妇的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故选

16、B。13 .【答案】C【解答】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 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故选C。14 .【答案】D15 .【答案】C【解答】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 动.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 交流.因此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做法和认识是不正确的.故选:C.16 .【答案】C【解答】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 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

17、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 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所以“于 是小王将土壤带到实验室里与老师一起研究”,应属于科学探究的收集证据。故选C。17 .【答案】(1)两张纸分开或两张纸向中间靠拢;(2)两张纸向中间靠拢;(3)为什么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而不分开。【解答】解:(1)当向中间吹气时,你的猜测:两张纸分开或两张纸向中间靠拢;(2)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纸外侧的压强 不变,纸受到向内的压

18、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将看到纸 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此现象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3)你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而不分开。故答案为:(1)两张纸分开或两张纸向中间靠拢;(2)两张纸向中间靠拢;(3)为什么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而不分开。18 .【答案】(1)未设置对照组(2)实验组大豆的平均高度高于对照组大豆的平均高度(3)减小实验误差(4)光照、温度、气候、土壤条件等(合理即可)【解答】(1)由于小明同学的设计方案没有设置对照组,因此结果可信度不高,故填:未设置 对照组;(2)本实验主要采用了 “实验组大豆的平均高度高于对照组大豆的平均高度”的方法, 使结论的可靠性增强;(3)测量25株大豆计算平均高度,而不是“1株”的高度,因为测量数据越大,实验 误差越小,故填:减小实验误差;(4)光照、温度、气候、土壤条件等都有可能影响大豆植株高度,故填:光照、温度、 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