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_第1页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_第2页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_第3页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_第4页
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可编辑-化学品中文名称:液化石油气化学品英文名称:Liquefied petroleum gas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亦用作乙烯或制氢原料、化工原料。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有头晕&

2、#39; 头痛' 兴奋或嗜睡、 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引起皮肤冻伤。环境危害:是空气污染物质。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 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液态气体。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1、密闭操作,注意通风。防止皮肤接触。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2、避免接触眼睛、皮肤。3、避免吸入气体。4、作业场所不得进

3、食' 饮水或吸烟。5、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护服,戴劳保手套。6、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7、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8、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事故响应:1、尽可能切断泄漏源。2、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换不浸泡于保持在38-42 C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 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3、眼睛接触:不适用。4、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5、食入:不适用。安全储存:1、储存于阴凉、 通风的库房。2、远离火种' 热源。禁止使用易产生

4、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3、库温不宜超过30 C,保持容器密封。4、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废弃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口混合物V危险组分浓度CAS No丙烷丁烷67. 3%28.1%74-98-6皮肤接 触:H I i it - r / 第四部分:急救措盗八如果发生冻伤,将换不浸泡于保持在106-97-838-42 C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眼睛接触:不适用。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 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不适用

5、。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本品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 恶心' 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 甚至呼吸停止。液化石油气发生泄漏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造成低温,引起皮肤冻伤。对施救者的忠告: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及时输氧或包扎接触部位。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 旷处。特别危险性:极易燃,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

6、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火场 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特殊灭火方法:无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清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 呼吸器,穿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 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环境保护措施:使用合适的防扩散措施,以免污染环境。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可以用锅炉车或蒸 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

7、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远离着火源,防止发生爆炸。第七部分:操作处精品置与储存操作处置: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土吾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 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 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 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 应急处理设备。储存:储存于阴凉、

8、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库温不宜超过30 C,保持容器密封。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PC-TWA: 100mg/m 3; PC-STEL: 1500mg/m 3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生物限值:无资料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方法:推荐使用可减少危险接触的工程方法进行控制。方法包可编辑-括控制工艺条件,泄漏检测以及其他过程修改,生产过程密闭操作,装置区通风充足,足以控制气体浓度。呼吸系统防护: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简易滤毒罐、 面罩或口罩、 毛巾。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

9、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皮肤和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特殊防护措施: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和携带火种(打火机' 手机等)以及接打手机。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 有人监护。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气味:特殊臭味pH值:无资料熔点/凝固点FC): -176.6沸点、初沸点和沸程r C): 400.5闪点 FC): -82爆炸下限% (V/V): 1.94爆炸上限% (V/V) : 9.11蒸汽压(KPa):无资料蒸气密度(空气=1 ): 1.62.1相对密度(水=1):0.5-0. 6溶解性:不

10、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齐上辛醇/水分配系数:2. 36-2. 89自燃温度C) : 380分解温度C):无资料气温阈值:无资料蒸汽速率:无资料易燃性:无资料临界温度C):无资料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在正常环境温度下储存和使用,本品稳定。危险反应: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底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应避免条件:避免容器受热、光照、碰撞。不相容的物质:氧化剂、卤素等。危险的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预期用途:用作民用燃料、 发动机燃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

11、火机的气体 燃料,亦用 作乙烯或制氢原料、化工原料可预见的错误用途:无资料。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急性毒性:LDso: 19000ppm立即致死。若气体浓度过高,会引起窒息,液体会引起皮肤及眼睛冻伤。LC5o: 658g/m 3/4hr (大鼠,吸入),680 g/m3/2hr (老鼠,吸入)皮肤刺激或腐蚀: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无资料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次性接触:无资料。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无资料。吸入危害:吸入有毒,有麻醉作用毒代动力学、代谢和分布信息:无资料。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生态毒性:该物质对

12、空气有污染。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一残余废弃物: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或以掩埋法处理。一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弃注意事项:防止废弃物与身体器官接触,若可能回收容器或在经认可的掩埋场处置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075联合国运输名称:液化石油气联合国危险 性分类:2.1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包装类别:无资料包装方法:螺纹口玻璃瓶、 铁盖压口玻璃瓶' 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 普通木 箱。海洋污染物(是/否):是运输注意事项

13、: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 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 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 卤素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 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 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 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 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 装运输。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标准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对本化学品的管理,本说明书按照下列法规、标准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

14、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令第591号)一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5号)-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 -2009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内容 和项目顺序(GB/T 16483 -2008 )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 2009 )-化学品分类' 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 20576GB20599、GB20601 、 GB20602)一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提 示:运输方' 购买使用方等下游用户应注意遵守当地的使用、废弃处置法 规,按规定 使用、处置。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其他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