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220kVGIS母线筒支撑件焊缝检测分析及处理建议_第1页
某220kVGIS母线筒支撑件焊缝检测分析及处理建议_第2页
某220kVGIS母线筒支撑件焊缝检测分析及处理建议_第3页
某220kVGIS母线筒支撑件焊缝检测分析及处理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220kV GIS母线筒支撑件焊缝检测分析及处理建议某220kV GIS母线筒底座支撑件焊缝处在安装过程中发生泄漏,该母线筒为铝合金材料制造焊接。决定对该批母线筒支撑件焊缝进行预防性检查,对 220kV I段母线A相及C相,II段母线B相及C相,m段母线A B C三相,IV段母线 A B、C三相的底座支撑件焊缝进行了目视及渗透探伤检查。1 .试验方法选择一般常用的表面检测方法有:目视检查、渗透探伤检查、磁粉探伤检查3种。因为铝材为非磁性材料,无法应用磁粉探伤方法,只能选择目视检查与渗透 检查2种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测。2 .现场检验(1)已泄漏母线筒检查对已泄漏母线筒底座支撑件焊缝进行目视检查,

2、 发现焊缝靠筒体侧热影响区 有线状缺陷,依据长期的专业工作经验我们判断为裂纹。 为进一步验证目视检查 出的线状缺陷是否为裂纹,采用渗透探伤的方法对该部位进行检测验证。对已经泄漏的母线筒底座支撑件焊缝打磨去除表面的油漆层,经过清洗一渗透一去除多余渗透液一显像各步骤,检查到该支撑件焊缝在靠筒体侧热影响区开 裂,且由筒体外壁向内壁扩展,如图1所示,图2为未经打磨去除油漆层时渗透 探伤检查的裂纹(箭头指示红色显示为裂纹)。图1已泄漏母线筒支撑件焊缝开裂处图2已泄漏母线筒支撑件焊缝开裂处2渗透探伤结果证明,采用目视检查发现的线状缺陷均为裂纹且已裂至筒体。 考虑到母线筒现场安装位置的限制, 结合上述检测结

3、果的验证,最终确定检验方 法为:先对母线筒支撑件焊缝做目视检查,目视检查完毕后再对有缺陷部位进行 渗透探伤抽查验证。(2)母线筒预防现场检查本次检验受现场条件限制,主要对 220kV GIS设备母线筒I段母线 A相及C 相,II段母线B相及C相,田段母线A、B、C三相,IV段母线A B C三相的支 撑件焊缝进行目视检查,共发现 57处支撑件焊缝开裂。其中位置1为I段、田 段母线A相及C相,II段、IV段B相及C相母线筒支撑件焊缝的外侧(共41处, 具体数量见下表1),检查位置2为田段、IV段母线 A B、C三相母线筒支撑件 焊缝的内侧,共16处。根据目视检查结果,对其中 4处开裂位置进行了渗透

4、探 伤验证(如图3及图4所示),最终确定目视检查的方法是可行的,检验结果是 可信的。表1检查位置1具体编号序号开裂位置开裂数量序号开裂位置开裂数量1I段母线A相气室12处11出段母线A相气室12处2I段母线A相气室22处12出段母线A相气室22处3I段母线A相气室41处13出段母线A相气室33处4I段母线C相气室41处14出段母线C相气室31处5I段母线A相气室61处15出段母线A相气室42处6I段母线A相气室82处16IV段母线B相气室21处7n段母线B相气室24处17IV段母线B相气室32处8n段母线B相气室32处18IV段母线B相气室46处9n段母线B相气室62处19IV段母线C相气室7

5、1处10n段母线B相气室84处合计41处图3母线筒支撑件“缝开裂处 1图4 母线筒支撑件焊缝开裂处 23.讨论与分析铝基母线筒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有气焊、焊条电弧焊、鸨极氮弧焊( TIG)、 熔化极量弧焊(MIG)等。其焊接特点主要有6个方面:(1)强氧化性。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活泼性强,任何温度下都会氧化,在母 材表面形成A12O3氧化膜,熔点高(约2050C),远大于铝合金的熔点,密度大, 约为铝的1-4倍,不易浮出熔池表面,易在焊缝中形成夹渣缺陷。焊接时该氧化 膜妨碍母材熔化和熔合,易出现未熔合缺陷,且氧化膜会吸附水分,促使焊缝中 产生气孔。(2)较大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铝合金的导热系数约为钢

6、的一倍多,焊接 时耗能多,故焊接时需采用能量集中功率大的热源,有时需预热。( 3)热裂纹倾向大。铝及铝合金的线膨胀系数约为钢的2 倍,凝固时的体积收缩率达6.5%左右,常因过大的内应力而在脆性温度区间内产生热裂纹,对于高强铝合金尤为严重,故焊接时合理的工艺尤为重要。( 4) 易形成气孔。铝及铝合金的液体熔池易吸收气体,凝固时来不及析出,焊接前需严格清理表面。( 5)焊接热对基体金属的影响。焊接产生的热会使基体金属近缝区的某些部位力学性能变坏,对于冷作硬化的合金也是如此,使接头性能弱化,且焊接线能量越大,性能降低的强度也愈严重。( 6)无色泽变化。焊接过程中从固态变成液态时无明显颜色变化。4. 结论与建议综合上述检查结果,我们认为该批设备存在严重影响运行安全的缺陷。针对该缺陷,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审查焊接工艺是否合理;( 2)审查制造过程中各质量控制节点见证文件;( 3)审查出厂验收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