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古诗三首(绝句)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 .课文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唐杜甫的绝句、宋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和宋曾几的三衢道中,写的都是春季的景色。绝句前两行诗句,浓墨渲染,泼洒出阳光下明丽绚烂的春景;后两行诗句,则工笔细描,描绘了燕子飞翔、 鸳鸯静睡的具体春景事物,从而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勃发的初春景物图,表 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鸭戏图的诗歌,前三行诗歌咏了画面的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篓蒿、 产芽,再现了画境;最后一行诗句则写了诗人由春景产生的联想:这正是河豚肥 美上市的时节,从而让诗歌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三衢道中首句点出了出行时

2、间:梅子黄时,第二句写了出行路线:小溪、山行 ;第三、四句具体 描写了山行看到的景色:绿树荫浓、黄鹏啼鸣,展现了三衢山的道中无穷的生机 和意趣,表达了诗人旅途舒畅愉悦的心情。 三首古诗都描绘了诗人细致观察的景 象,为学生想想画面说景象提供了具体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空间。2 .课文以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 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又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以形成具 体形象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3 .绝句里有四个会写的字,为此,默写的练习达标宜在背诵和写字教学 后进行。4 .课后练习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不

3、但指出了终极目标-说说怎样的景象,指出了过程目标 了解诗句意思, 再进行想象;还提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过程 阅读理解到内化运用,完 成语感培养和语言积累的过程。5 .虽然这篇课文由三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 教学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 通课文等。学情分析:1 .通过第一学段和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约 30首古诗了, 他们对古诗的学习要求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和现代汉 语词语的词义与古汉语词语的词语关系已有所了解, 形成了一定的借助插图了解 诗句意思的能力,这些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有利条件

4、,应充分利用。2 .学生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就有结合诗句 (句子)的意思想象画面的学习训 练,到三年级上学期,明确提出 想象画面”的学习训练就进行了 7次,因此,结 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虽是难点,但是学 生还是有一定的达标基础的。教学目标:1 .能正确认读 鸳”等6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 .能正确读写融”等13个字。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4.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能结合诗句意思,想象画面,用自 己的话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感受春天和初夏的美好,体会诗人观察 的细致,激发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重点教

5、学目标:教学目标3、4。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教学准备:教师:鸳”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 融”等13个字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教学 PPT学生:每人一套 鸳”等6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新华字典。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 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 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 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 .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 内容的课

6、文 讨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2 .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作者认真细致观察并具体描绘的大自然中可爱的生 灵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三个: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要体会优美生动的 语句;要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3 .小结:对了。在第一学段和三年级上学期,我们进行了不少的读语句想象 画面的学习训练,也体会了不少让我们有新鲜感的语句描写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个单元我们在学习描写大自然可爱的生灵的课文要继续进行着两个学习训 练。还要学习课文的作者,认真细致观察大自然的一种植物, 把观察和感受到的 写清楚。4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

7、文主要教学目标。1 .导语:那么,我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什么课文,来进行想象画面和体会优 美语句的学习训练呢?来了解作者观察和描写大自然的什么可爱的生灵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1古诗三首2 .齐读课题。3 .释题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通过课题,你知道我们通过学习什么来完成有关 的学习训练的吗?住旨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我们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来 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的。)4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要通过学习三首古诗来完成有关的学习训练。那么,这三首是什么古诗?我们怎样进行有关的学习训练?就让我们先来了解是哪三 首古诗,然后学习会认读的字和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就

8、可以进行有关的学习训 练了。二、指导预习,了解诗歌题目。1 .出示预习任务。(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 能把三首古诗读下来。(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再 把课文读准。(3)借助注释或字典,想一想,三首古诗的题目分别表示什么?个体操作,同桌交流。2 .反馈指导。(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 子读日。(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鸳“鸯“崇”。(3)PPT出示会写字词 融化、燕子、产苇、嫩芽、长短、梅子、泛舟”复习认 读。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

9、中红色的字, 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 写。(4)指名朗读,一人一首,从 犊准”的角度评议;其余学生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5)指名回答预习任务3。预设:绝句: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四句为一绝;五个字一句的称为五言绝句,七个 字一句的称为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五言绝句。追问:二年级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指名背诵)。惠崇春江晚景:给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提诗。追问:三年级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两首诗赠刘景文和饮湖上初 晴雨后,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指名背诵)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简介诗人曾几 (具体见教师用书)。三、读通顺课文,粗知诗歌内容。(

10、一)质疑。1 .导语:通过课文的注释,我们了解了古诗歌里一些词语的意思,但是由于 古诗是古时候写的,有些词语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同学们可能读不懂。 有不懂的不要紧,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和插图想一想,还有哪些词语是不懂的、 不理解的,在词语的下面写个问号,查字典或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2 .反馈指导。先汇报查字典解决的词语,然后才质疑。预设:绝句:飞燕子:应为 燕子飞”睡鸳鸯:应为鸳鸯睡”。惠崇春江晚景:欲:将要。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梅子成熟的时候;这时长江一带阴雨连绵,故有 梅 雨”的说法。(二)读通顺课文,了解诗歌写的季节。1 .导语

11、:我们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诗歌题目的意思,通过质疑解疑,对三首 古诗的意思有了 一定的了解,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三首诗歌读通顺, 把节奏 读好吗?出示任务: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三首诗歌,注意读好节奏。个体练习,同桌互读互纠。2 .反馈指导。预设: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产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3 .导语:读到这里,你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出示任务:朗读课文

12、,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 象? 分别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分别用不同符号标示出有关依据。个体操作。4 .反馈指导。预设:绝句: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依据:迟日,春风。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描 绘景象的:江山,花草,泥、燕子,沙、鸳鸯。惠崇春江晚景:写的是春天的景象;依据:春江。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 描绘景象的:竹,桃花,鸭,篓蒿,产芽。三衢道中:写的是初夏的景象;依据:梅子黄时。通过描写这些景物来 描绘景象的:绿阴,黄鹏。四、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第二课时一、复习。(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二)复习

13、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提问:朗读课文,结合插图想一想,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景象?分别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描绘景象的?(指名回答。答案见第一课时。)二、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三首古诗。(一)学习、背诵绝句。1 .导语:同学们,我们现在就进入到每一首诗歌的学习,有信心吗 ?我们先 学习绝句(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 ?(指 名回答)出示任务:(PPT出示绝句插图)有感情朗读绝句,借助插图,结合 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个体操作,小组交流。2 .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形成答案;重点指导朗读最 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前两句诗

14、句。以下相同,不再说明。)预设:每行诗句意思:迟日江山丽:春天里的江山多么秀丽。春风花草香:春风送来了花草的芳香。泥融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衔来湿润的泥土 (忙着筑窝)。沙暖睡鸳鸯:鸳鸯睡在暖和的沙滩上。3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绝句,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歌描 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 .反馈指导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预设:春光普照大地,万物复苏,水碧山青,一派秀丽的景色。春风徐徐,送来花 的芳香和草的清香。冰雪消融,泥土湿润,燕子欢快地飞来飞去

15、,衔来湿泥忙着 筑巢。成双成对的鸳鸯相依相偎,躺卧在温暖的沙滩上,静静入睡,多可爱啊。5 .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6 .小结:诗歌前两行诗句,浓墨渲染,泼洒出阳光下明丽绚烂的春景;后两行 诗句,则工笔细描,描绘了燕子飞翔、鸳鸯静睡的具体春景事物,从而构成一幅 色彩鲜明,春意勃发的初春景物图,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 欣欣向荣 的欢悦情怀。7 .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绝句背诵下来吗 ?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 节奏和感情的哦。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绝句背诵下来。个体操作,同桌互检。8 .反馈指导。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9 二)学习、背诵惠崇春江晚景。1

16、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绝句,继续学习第二首古诗惠崇春江晚 景。(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么吗 ?(指名回 答)出示任务:(PPT出示惠崇春71晚景插图)有感情朗读惠崇春江晚景, 借助插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个体操作,同桌交流。2 .反馈指导。预设:竹外桃花三两枝:竹林外两三枝桃盛开了。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最先知道春天江水回暖。篓蒿满地产芽短:河滩上篓蒿长得满地都是,产笋也抽出短短的嫩芽。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正是河豚将要溯江而上的时候。3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惠崇春江晚景,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 象诗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惠

17、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 .反馈指导。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预设:翠绿的竹林外,两三枝桃树已经绽开朵朵艳丽的桃花。 鸭子最先知道初春江 水的回暖,纷纷到水中嬉戏觅食。两岸的河滩上,篓蒿长得满地都是,产笋也抽 出嫩绿的芽儿。肥美的河豚这时将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来。5 .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6 .小结: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鸭戏图的诗歌,前三行诗歌咏了画面的 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篓蒿、产芽,再现了画境;最后一行诗句则写了诗人由春景产生的联想:这正是

18、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从而让诗歌洋溢着浓厚 而清新的生活气息7 .导语:读到这里,你能把惠崇春江晚景背诵下来吗?是背诵哦,也就是要讲究节奏和感情的哦。出示任务:读一读,背一背,把惠崇春江晚景背诵下来。个体操作,同桌互检。8 .反馈指导。评议标准:通顺流畅,节奏准确;表现出诗人情感。9 三)学习、背诵三衢道中。1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继续学习第三 首古诗三衢道中(板诗题后齐读诗题),谁还记得预习时这首诗的诗题表示什 么吗?(指名回答)出示任务:(PPT出示三衢道中插图)有感情朗读三衢道中,借助插 图,结合注释和质疑,用自己的话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个体操作,小组交流。2 .

19、反馈指导。预设: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变黄的时候,每天都是晴天。小溪泛尽却山行:乘坐小船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就改走山路继续前行。绿阴不减来时路:山路上的绿树成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添得黄鹏四五声:树林深处传来了黄鹏清脆的鸣叫声。3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三衢道中,结合诗句的意思和插图,想象诗 歌描绘的景象画面,然后说一说三衢道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个体操作,同桌交流。4 .反馈指导。出示评议标准:(1)用自己的话说;(2)能体现诗句意思;(3)语句通顺连贯。先有感情朗读全诗,然后才说说景象,师生评议。预设:梅子变黄成熟时的时候,每天都是太阳高照的晴朗好天气。(我)乘坐小舟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然后改走蜿蜒的山路继续向前 行走。山路两旁苍翠的树木茂盛浓密,形成的树荫一点都不比来的时候路上的少。 绿林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黄鹏的清脆鸣叫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不少情趣。5 .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反馈指导。6 .小结:诗歌首句点出了出行时间:梅子黄时,第二句写了出行路线:小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